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养大的皇子,现在还活着,并且入族谱的皇子。(未满一月早丧的皇子不入族谱)。


☆、011 正名(上)

  永熹二十年六月初,天降大雨,隆德太后病,众妃侍疾。
  隆德太后甄氏,乃先帝(泰安帝)继后,永熹帝之嫡继母,大昭王朝母后皇太后。当初圣母皇太后武氏(永熹帝生母)位分低,无权养子,永熹帝打一生下,便是交由无子无女的隆德太后抚养。论说孝敬,永熹帝断不会忘了这位待自个儿极好的“母后”。
  隆德太后年近古稀,岁数大了,不经折腾。初四夜间,京城下了一场大雨,宫人们不仔细,偏拿了冰凉的汤羹伺候隆德太后用下,到了晚间,隆德太后就发起了高热。隆德太后受寒,后宫嫔妃都得前来侍疾,一众宗室亲眷也一一递帖子进宫请安。永熹帝更是着急,每每下了早朝,先伺候隆德太后服用药膳,再招来御医仔细询问隆德太后的病情,事无巨细,一一亲手,最后才回了清正殿批阅奏章。
  一来二去,珑妃的生辰却不能大办了。索性珑妃要的正是这个结果——毕竟隆德太后正病着,后宫妃子倘若欢欢喜喜地大办生辰宴席,可不是不孝么?只一道口谕,倒免了瑞四娘进宫请安,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六月,初夏。寅时刚过不久,天边泛着鱼肚白,日光大亮,没有一丝云彩。
  洒水扫尘的丫鬟仆子天未亮就起来干活了,偶有几个偷懒的,聚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说话,教管事的看见了,免不了几声斥骂。
  辰时刚过,公主府迎来一位年轻妇人。
  但见这年轻妇人由一辆红盖蓝帷四角朱轮车载来,穿着一身石青色朝服,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挽了一个正宫髻,柳叶眉,红缨唇,头戴朝冠,冠顶饰有六颗东珠,上衔红宝石,正中镶了一只金孔雀,垂珠三行,末缀珊瑚,系有护领垂石青绦,两耳一对金葫芦,胸前挂着一串朝珠,共一百零八颗,一手一只金镶玉镯子,脚踏冠头鞋。这妇人原不是旁人,正是毅贝勒夫人瑞氏言夏。
  毅贝勒昨个儿侍疾,留宿宫中,毅贝勒夫人随侍,因着怀有身孕,旁人可不敢让她多劳,只是同几位宫妃、宗族女眷陪着隆德太后说说话,解解闷。今早伺候完毅贝勒上早朝,又给隆德太后请了安、跟着隆德太后用了早膳,这才出宫。只是准备回贝勒府的时候,毅贝勒夫人忽然起了念头,转道来公主府。
  可巧,公主府的司礼女官①送上来一盘子木牌,每一块木牌中都写有一个寓意吉祥的文字。
  屋里左右器着一个冰皿,两个小丫鬟顺着方向扇扇子,给炕上的老夫人和毅贝勒夫人带来几分凉意。
  “这个‘琪’字不错。”毅贝勒夫人从一盘子木牌中挑出了写有“琪”字的一张,“琪乃美玉,有珍贵之意,又寓花草繁盛、子嗣繁荣……娘亲,您说呢?”
  “琪花瑶草,其美如玉,确实不错。”老夫人接过木牌,左右端详,却不如意,“只是老三家③的二娃娃先取了这‘琪’字,到底不好。”
  毅贝勒夫人又挑出了一块木牌,道:“那这个‘琼’字如何?琼即美玉,喻美好之物,琼玉乃天际霜雪……女儿还记得,三娘诞辰之时,下了好大一场雪哩。”
  那年正月,新春刚过不久,街头挂着的红灯笼还扑闪扑闪发着亮光。一场大雪来得悄无声息,等众人惊觉时,汝国公府的三姑娘已经诞下了。
  “还有这个‘玟’字,女儿瞧着也不错……”
  “得啦,我的乖乖。”老夫人哭笑不得,牵起毅贝勒夫人的手,动作极轻极柔,生怕搁着她,“这些动脑筋的活计呀,让你大哥来就是了,你倒好,挺着个大肚子也敢到处乱跑!我跟你说啊,要是伤着我的乖孙子,我可跟你没玩。”
  “娘。”毅贝勒夫人眉眼弯弯,晓得老夫人心疼自个儿,心底里跟打翻了蜜罐一样甜。
  正这时,老夫人早先吩咐的酸梅汤端上来了。
  酸梅汤以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熬制,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瘀,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
  毅贝勒夫人还未出阁的时候,最馋的就是公主府的酸梅汤了。
  摸了摸碗壁,毅贝勒夫人噘起小嘴,嘀咕道:“怎么不是冰的呀?”
  因着隆德太后就是食用冰凉之物病倒的,公主府的司膳女官可不敢“重蹈覆辙”,再有,毅贝勒夫人还怀着身孕哩,千娇万贵的。所以端上来的酸梅汤只是放了些许白糖,稍稍晾了一会儿,不敢冰镇,恐伤了胃。
  毅贝勒夫人身旁伺候的宋妈妈却满脸赞赏:“夫人,高太医可说了,您现在不能吃冰凉之物,仔细伤胃。”
  “高太医说得在理。”老夫人权当哄着赖皮耍闹的小孩儿,“冰凉之物易伤胃,你呀,打小就是个贪嘴的,要是没人看着,准能吃穿肚皮!老宋家的,你可得好好看着她,平日的饮居起食都得给本宫一一看仔细咯。”
  “奴婢遵命,”宋妈妈笑着扣了个万福。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闹得毅贝勒夫人羞红了脸,直直嗔怪。
  毅贝勒夫人是被下了早朝的毅贝勒爷亲自接走的。原是下早朝后,在宫门口等人的府院仆役报了信,说毅贝勒夫人到公主府请安去了,毅贝勒爷一合计,和大舅子(汝国公爷)一道,上公主府接人。
  “昨个儿辛苦一天,怎的不回府好好歇息?”
  “就是嘴馋母亲这儿的酸梅汤了嘛,可惜母亲念叨得紧,不许我贪点清凉爽口的吃。”毅贝勒夫人嘟了嘟嘴,好似还馋着那旧时的冰镇酸梅汤。
  毅贝勒爷哭笑不得,两眼滴溜溜地一转,低声哄道:“乖,你不馋那冰凉之物……我让人给你买晋北的蜜干儿,怎么样?”
  “你说的?”毅贝勒夫人一听,笑得跟一只偷了腥的猫似的,揪着毅贝勒爷的袖子不放。
  “我说的。”毅贝勒爷也不恼,只管护着她,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眼中闪过一丝莫名。
  且说公主府内,汝国公爷搀着老夫人往回走,原是老夫人执意要亲自出来送送小闺女,众人无法,只得小心伺候,打伞的打伞,扇风的扇风。
  汝国公爷高五尺四寸,油光满面,大腹便便,脸上舔着笑,看着傻里傻气,眼里闪过一丝丝精明,多有计较。国公爷私心里想向老夫人探探口风,对几个跟在身旁丫鬟仆妇自然不甚喜欢,示意几人落后几步:“母亲,小妹此次特地过来请安,莫不是宫里又有什么动静?”
  “不就是她那小丫头片子嘴馋我这儿的酸梅汤,眼巴巴地过来哩。”老夫人带着几分敷衍,觉得热得慌,便有丫鬟梅裳拿着手帕上前,让老夫人擦汗,“珍太妃是个细心的,太过拘着夏儿了,夏儿又是个倔脾气,可不得不乐意么。”
  国公爷笑道:“太妃娘娘也是谨慎,多谨慎些总是好的。小妹大大咧咧,又是个性子单纯的,有太妃娘娘在,母亲也能安心。”
  “这倒也是。”回到屋里,老夫人招手让一旁的温菊端来方才一盘子木牌上前,道,“这是今儿个司礼女官呈上来的,你回去后仔细瞧瞧,挑个好的……我让司礼女官择个黄道吉日,开宗祀,给三娘正名、入族谱②。”
  “这,”国公爷一喜,“儿子代三娘谢母亲恩典。”又喜滋滋地同老夫人磕叨几句,国公爷遂吩咐贴身伺候的仆子拿好一盘子木牌,跪安了。当然,国公爷还留了个心眼,唤来个长得不起眼的仆子前去打探,瞧瞧老夫人属意的是哪一个字。
  开宗祀正名、入族谱,于一家之主汝国公爷而言并不是难事,不过一句话的功夫。只是倘若能让老夫人开口,总归多了几分体面。
  看着欢欢喜喜离去的国公爷,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嘀咕道:“就是个缺心眼的。”
  “老夫人多虑了,国公爷是个实在人。”瑞嬷嬷耳尖,听了这一句,应道。
  “本宫瞧着可不是什么实在人。”老夫人一声冷哼,“好大喜功、骄奢淫逸,还当自个儿精明呢,被人卖了尚且帮着数钱的货色,全让本宫的‘好婆婆’给教坏了!只是可惜了他那长子名分,要是鹏哥儿是长子,汝国公府何用这般畏畏缩缩……也该庆幸他是长子,有国公爷的位置让他坐,要不然,等分了府,一大家子全得败在他手上!”
  国公爷是嫡长子,最初几年是养在公主府的。只是老夫人第二胎诞下的是孪生的双生女,瑞家太夫人嫌晦气,又实在想念嫡嫡亲的孙子,软硬兼施非把国公爷接回驸马府住,这一住,就是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