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有这心思,也是好的。”瑞书鹏这回倒看了她一眼,许是对李姨娘动了几分恻隐之心,但转而又道,“只是规矩还是要的,夫人身子重,忌讳多,未免晦气,夫人这儿你少走动才是。”
  “禀二爷,李姐姐的心思可真真的呢,前几日还向二夫人讨了一座玉观音,日日虔心祈祷、念经诵佛。”将李姨娘错愕的神情净收眼底,郭姨娘掩嘴笑道,“今儿个闻二爷回府,李姐姐才舍得出来哩。”郭姨娘看似为李姨娘说好话,实为讽刺,一说李姨娘仗着小产的名号心怀怨气不肯前来请安,二说李姨娘装腔作势只为在二爷跟前上眼药争宠。“还是夫人体谅,偏疼李姐姐的。”
  “哦?”瑞书鹏道,“夫人心地是好……既然如此,李氏你便好好念经诵佛罢,也算全了爷和夫人的一份心意。夫人,你说呢?”
  “妾身原也是这份心思。”
  李姨娘纵然满心委屈,也只得福身称是,心里却对郭姨娘嫉恨极了——二夫人有孕,能伺候二爷的只有两位正经姨娘和上不得台面的通房丫头,倘若自个儿遭了二爷厌烦,得意的还不是她郭氏?
  不过和自个儿一样是从婢子爬到姨娘上来的,有什么好得意的?还胆敢在二爷跟前上眼药,扮柔弱盼怜惜,活该遭二爷厌烦……郭姨娘眉眼带笑,心里噼里啪啦地打着小算盘。二夫人这胎才六七月,等诞下麟儿、养足身子,估摸还需三四个月。李氏明显是不得二爷心意的,只要自个儿温顺些,伏低做小,没准还能乘这大好机会怀上一子呢!
  对于郭姨娘的小心思,二夫人岂会不知?只是在二夫人看来,李氏嚣张跋扈,郭氏温柔小意,任谁都看得出郭氏要比李氏乖觉得多,也更听话。倘若自个儿能诞下二房的嫡长子,即便给郭氏一个想念,也未尝不可,正好,还能堵了那七出之过,何乐而不为呢?
  瑞书鹏心里紧着要与二夫人说的话,可他一个燥汉子,只会拿糕点、玩意儿哄娃娃,先头许诺明个儿给闺女买珍味阁,后脚就让丫鬟们伺候闺女回房歇下。待自家闺女跪安,便也让李氏和郭氏退下。
  郭姨娘是爽爽利利地跪安,毫不拖泥带水——二爷要宿在正房,自个儿有什么办法呢?还不如伏低做小,让二夫人放心呢!再说了,如今二夫人怀着身孕,二爷跟个孕妇睡还能怎样,不也是盖着被子纯聊天,碍不得自个儿什么。李姨娘却有些不大情愿了,细长的桃花眼带着泪光,面容哀切,仿佛受了极大的委屈,扬州瘦马似的身子摇摇欲坠,教人看着心慌。
  眼瞧着李氏磨磨蹭蹭不肯退下,还带着一脸的晦气,瑞书鹏顿时心生不悦,只觉这李氏真不会看人脸色,借着自己几分疼宠就敢蹬鼻子上脸:“李氏,你可还有事?”
  “婢妾,婢妾无事……婢妾只是想……”
  “既然无事,那就好好在房里待着,为那孩子念经诵佛。罢了,你也不必过来给请安了,夫人身子重,可受不得半点晦气!”
  李姨娘原本就苍白的小脸蛋愈发灰败,浑浑僵僵地退下了。
  郭姨娘正在外头等着,也不着急离开,一见李姨娘出来,立时扬起笑脸,亲亲热热地挽住李姨娘的胳膊,拉着她一块走:“哎哟喂,冬儿姐姐,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呀?莫不是小产之后身子没养好?照我说呀,冬儿姐姐还是多歇息歇息的好,要不然,姐姐怎么能够代那可怜的孩子好好‘伺候’二爷和二夫人呢?冬儿姐姐,你说是吧?”郭姨娘还特地将“伺候”二字念得极重,生怕李姨娘听不出来似的。
  李姨娘厌恶地看了她一眼,用力甩开郭姨娘缠上来的胳膊:“哼!你当真以为二夫人容得下你么?我讨不了好,你也不用得意,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咱们走着瞧!”说罢也不管候在一旁的丫鬟杏儿①,气呼呼地回了自个儿的房中。
  “不过一人老珠黄的臭婆娘,比秋后的蚂蚱还不如,神气个什么呀!”郭姨娘啐了一句。
  “太太且息怒,为着这臭婆娘生气可不值当。”郭姨娘的贴身丫鬟元慈劝道,“太太又年轻又漂亮,强过她不知多少倍,她这是妒忌太太呢。”
  郭姨娘“哼”了一声,对着元慈的几句殷勤倒是挺受用,由着她扶着自个儿回房了。
  且说正房中,瑞书鹏遣散了几个丫鬟仆妇,这才开口。
  “此番圣上下江南,名为巡查,实为暗访。”瑞书鹏盯着二夫人的眼睛,牢牢握住二夫人的双手,“绪娘,南边不安生啊。”
  “二爷……”瑞书鹏这等愁苦模样,二夫人只在他出征北戎的时候见过,不免有心慌。
  二夫人林氏绪娘,乃武官之后。其父林锆,前从一品征北营提督,永熹十五年战死;长兄林世笙,正三品骁骑参领,统领左骁营,也是瑞书鹏的统帅。永熹十四年,二夫人刚诞下瑞四娘不久,北戎来犯,征北营、左骁营受命出征。大昭王朝虽是胜了,可胜得艰难,正是这一战,损了征北营提督林锆,损了骁骑参领荣膺,损了大昭王朝三万精兵。
  二夫人知道,二爷绝非贪生怕死之徒,只是一旦南边战起,势必生灵涂炭,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倘若北戎这厢趁机倾轧,那后果……大昭王朝才平安了三年,国力可不比先前雄厚。
  “南夷一直很安生呀?怎会……”
  “萧后野心大了,自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瑞书鹏眼带厉色,“圣上一番成就,萧氏一族功不可没,可却不曾想,这乖顺的家狗原是险恶的野狼,可等着一朝专权当她的圣母皇太后呢!可恨圣上心慈,念不得萧后不好,还只当是南夷雨水不济、粮草不丰,故而滋事!”
  永熹帝元后萧氏,乃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萧宏之女,从一品镇国大将军萧靖国之妹。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早丧,未命名,追封荣贝皇太子;次子徐泽耀,排行三,封皇太子;长女封号端静,排行二,永熹九年殁,追封端静尊皇固伦公主;次女未着封号,排行七。
  萧后当了六年的王妃、二十年的皇后,盼着圣母皇太后这个位置不是一天两天了,眼瞧着庶出皇子一个个长大,永熹帝的心越来愈不在自己的身上,哪怕用萧氏一族的功劳也挣不来什么了,萧后自然耐不住。
  “那咱们珑妃娘娘……”
  珑妃瑞氏言姝,同萧后可算不得什么“姐妹亲和”,相比盛宠多年的倩贵妃、孕有三子一女的唐淑妃,珑妃瑞氏更叫萧后忌惮。毕竟,倩贵妃虽盛宠多年,却从未诞下一子一女,还是个外族番邦;而看似子嗣众多的唐淑妃却从未能保住其子嗣,三个皇子无不早丧,独留一女,病歪歪地养着,也不是个长命的面相。
  永熹帝养大了的皇子②有七个,珑妃所出便占了其二,无怪萧后忌惮。
  “我原就是要与你说这事。”瑞书鹏道,“那日萧后说教长姐的生辰,不知怎的倒念叨起四儿,还糊弄得圣上起了兴致,竟遣了人来营队问我‘四儿起了闺名没有’,要不是长姐机灵,求了恩典,许她自个儿给四儿起名,要不然,可就真来一出‘圣上给臣子之女起名’了!”
  在大昭王朝,只有极受宠的公主才享有帝王亲取的封号或乳名;倘若是不受宠的,多半是由礼部草拟,再由皇后挑选,最后才上奏帝王恩准。瑞四娘一个四品武官之女,倘若真让永熹帝亲取了名字,旁人何想?
  说来也巧,汝国公府的四姑娘瑞四娘竟与珑妃瑞言姝同月同日所生,也是瑞四娘诞辰之日,原为庶二品瑞嫔的瑞言姝晋封为正二品妃,封号珑,称珑妃。
  今年六月初六是珑妃三十岁生辰,乃是整寿,不同往年,可就这么一茬,便让萧后得着了机会,拿这件事说项。
  “长姐有孕,圣上恐怕要大办,不日便在宫中设宴……四儿,估摸着得进宫一趟。”
  “进宫!”二夫人一惊,猛地拽紧瑞书鹏,“四儿还这么小,不,四儿什么规矩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进宫……进宫怎么行呢,不,不行!”
  “绪娘!”瑞书鹏低吼一声,震醒了二夫人,“长姐的肚子,就是一块护身牌,眼下凭谁都越不过长姐去!四儿不过是进宫让长姐看一眼,起个闺名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再说还有母亲在,有你和嫂嫂在,真的无妨……真的无妨。”仿佛再低囔几句,能让二夫人更安心。
  作者有话要说:  ①杏儿,李姨娘的新任贴身丫鬟。前任贴身丫鬟环儿被老夫人以伺候不周为名杖责一十,并赶出汝国公府。
  ②养大的皇子,现在还活着,并且入族谱的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