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写字楼灵异事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惚中,我似乎觉得前面有人,我一下清醒过来,我在开车呢。我急忙一个急刹。我在魂不守舍的时候,险些撞倒一个行人,对方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坚持着把车开回了家。我呆呆地坐在卧室里,这里还留有小雨的东西。睹物思人,我更觉的难受,可我找不到宣泄的地方。

    一直隔了好久,我才平静一点。恰在这时,手机又响了。接起电话,我半天才反应起来是馨打来的。馨三天前去北京总部开会,今天回来,这会儿刚下车,本来我说好去接她的,可是小雨的事弄的我什么都忘了。

    只说了几句话,馨就发觉了我情绪不正常。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馨说要来陪我聊聊。鉴于我当时的精神状况,馨断然拒绝了我去接她的要求。她说自己会打车过来。我当时有点精神恍惚,就没再坚持。谁知道,这一下差点把馨的命送了。

    我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馨还没到,这时候我的情绪已经好多了。我开始着急,从车站到这里最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正要给馨打电话。她的电话却先打了过来。馨在电话里急急的让我下楼去接她,她的声音非常慌乱。因为不知道她出了什么事,我心急火燎,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小区门前。见馨脸色苍白的坐在保安室里。看见我过来,她完全没有了平时的矜持,一下就扑在我身上。这一举动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知道一定出了什么大事,因为馨今天太反常了。她平时总是一副优雅大度的样子,像今天这样出格的举动是绝不会有的。

    我急急地追问她怎么了,馨只是摇头,什么也不说。平时进出大门我时常给这几个保安散烟或者聊几句天,所以他们都跟我挺熟的。一个小伙子说:“刚一辆电动车送她过来的。她一下车就跑进来了。什么都不说就给你打电话。你快带她走吧,看她吓的。”我迟疑了一下,谢了那保安带着馨回了家。

    馨坐在沙发上过了好半天才心有余悸地给我讲了刚才的经过。

    原来馨打了一辆车来我的住处。可是到了半路却被迫下车。因为路上两辆车发生了事故,车主互不相让,把路整个给堵了,出租车过不去。馨看看离我的住处还远。她正无可奈何,一辆电动车停在她旁边问她去哪里?这就是所谓的私人“摩的”了。平时我们都不会坐这种车,可是馨看看天已经晚了又急于赶过来,就跟他讲好价钱上了车的后座。但是走了一会儿,馨发现不对劲儿,车走的路明显不对,而且越来越黑,越来越偏僻。路上已经少见行人了。馨大声问载她的人,可是那人头也不回,既不答话也不停车,只管一个劲的往前飞奔。馨知道糟了,这人一定不怀好意。可是馨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女人,她不仅没有慌乱,反而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呼救是没用的,打电话报警也来不及。她决定想办法自救,她在自己包里一摸,发现一把她平时随身带着的梳子,那把梳子很精巧,而且尾部尖尖的。馨决定行险一搏。馨坐在电动车的后座上,正坐在那人后面。于是馨把那把梳子的尾部静悄悄地顶在了那人的后腰上。然后跟他说了一番话。大意是说。我是也出来混的,你别逼我,要不咱来个鱼死网破,我给你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然后把梳子用力一扎,还真扎破了一点对方的皮肉。那人犹豫了,估计他的震惊还大于害怕,他没想到一个女人还会这么反抗。在馨的逼迫之下,他老老实实的把馨送到了小区门前。一边走一边还一个劲的向馨解释,说他平时不是这样的人,今天是看见馨一个单身女人,一时糊涂才见色起意的。其实馨更害怕,她手里根本不是刀,只是一把没有杀伤力的梳子,只是那人看不见而已。直到到了小区门前,看见了小区的保安,馨才飞快的跳下车,钻进保安室给我打了电话。

    听完馨的讲述,我一面是钦佩她的机警和冷静,一面是毛骨悚然加上后悔不迭。如果馨出了事,我真是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那晚我们聊了很久,一个是情场受挫,一个是大难不死,我们倒颇有一番劫后余生的感觉。

    41、谁动了我的饺子

    再扒一个吴阿姨的故事。

    吴阿姨家是信阳农村的,她小时候一直在农村生活,见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今天再给大家讲一个。

    那一年吴阿姨刚结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妇女,她每天辛苦的操持家务。一个春天上午,吴阿姨正在屋里忙活,觉得听见外面闹哄哄的。吴阿姨是个不好事的人,也没理会,继续做家务。大约十分钟之后,一个邻居大婶闯进来冲着她喊:“你快去看看吧,你家地窖塌了,掉进去人了。”吴阿姨吓了一跳,急忙跟着大婶跑出去。

    北方的天气非常冷,那个年代物资又比较匮乏,不像现在,我们吃什么东西随时去超市。那些年人们到了冬天都要提前储备各种蔬菜粮食,所以农村很多家庭都会挖个地窖,其实现在农村也有用地窖的。一般是在地下挖出个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深度根据水层深浅不同而不同。把秋天收下的土豆、白菜、水果以及牛羊肉等东西统统放入地窖储藏起来,过冬的粮食准备得足足的,冬天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吴阿姨家也不例外。

    今天恰好一个小学组织学生春游来到吴阿姨的小村里。一个女教师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跑到了吴阿姨家的地窖上面。地窖突然塌了一块,那个女教师掉进了地窖里,很快就昏倒在里面。带队的老师见出了事吓坏了,他也小心地爬进了地窖,可是没等救起那个女教师,他自己也昏倒在里面。

    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知识。地窖里储备了大量粮食和蔬菜,而植物在有光照的情况下会发生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但是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会发生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由于地窖是一个相对比较密闭的环境,消耗的氧气无法得到补充,二氧化碳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所以有经验的人进入地窖前都会先吊下去一盏灯,如果灯不熄灭,才可以进去。但是那个带队老师没有这些知识和经验,他又急于救人,结果和那个女教师都因为缺氧而昏迷在地窖里了。

    孩子们的哭叫声惊动了小村的住户们。可现在正是农忙,小村里的人都到地里干活去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一时间都束手无策。后来还是有人叫回了吴阿姨的老公。他老公是个非常有主意的人。听说出了事,把农具一扔就跑了回来,一边跑一边还告诉其他人,让他们把村里的鼓风机赶紧弄到出事地点。

    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听说要救人,很多村民都扔下了手里的活,齐心协力把鼓风机弄到了地窖口,然后开始用鼓风机往地窖里吹风。这其实就是在往地窖里补充氧气。一直过了好一会儿,吴阿姨的老公见差不多了才跳进地窖,其他村民也七手八脚的帮忙,把昏倒的两个人弄了出来,然后赶紧把人送进了医院。

    可是还是晚了,那个带队老师身体强壮,经过医生抢救后活了过来。可怜那个女教师,因为缺氧时间太长,没能救过来。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自从地窖里死了人,吴阿姨家就不敢再用它了。他们把原来的地窖埋了,又挖了一个新地窖。但是他们家里开始不安宁。首先是吴阿姨发现的,晚上全家都睡了以后,她总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似乎有人在走来走去。她开始以为是进了贼。两口子爬起来检查了几次,什么都没有,但是一躺下就能听到有声音。她老公胆大,后来索性不睡了,听到声音就猛得冲进厨房,可是依然什么人都没有。就这样闹腾了一个月。后来两口子受不了了。村里的老人建议他们给那个死去的女教师烧烧纸,送一送。两口子接受了这个建议,买了些香烛纸马在那个埋掉的地窖上烧了。家里真的就太平了。两口子松了口气,慢慢就把这件事淡忘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该过春节了。到了大年夜,吴阿姨夜里包饺子,准备第二天早上给一家人煮了吃。她包完之后,把包好的饺子整齐的排列在面板上,然后睡觉去了。第二天一大早她早早地起了床到厨房准备煮饺子,可是她惊讶的发现,昨天排的整整齐齐的饺子变了,有些饺子被扔在地上,而面板上剩下的饺子被排成了一个歪歪斜斜的“大”字。吴阿姨吓坏了。春节时期,天非常冷,门窗的关的严严实实,不可能有人进来。他们还没孩子,也不可能是孩子捣乱。吴阿姨又奇怪,又害怕。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