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与此同时,陈稜率领的主力向东,在婆利国(今加里曼丹岛,世界第三大岛,面积七十四万余平方公里)登陆。

    婆利国的大隋的“贡使”之国,但是现在,这种关系已经难以让希望走向广阔海洋的隋感到满足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隋军,婆利国出现“反弹”。

    与其他几个国家比,婆利国更大。但这个大指的是面积而不是实力,相对于半岛上的国家,地处海岛,与外界联系较少的婆利国当然要落后得多。

    但陈稜也由顾忌,这个顾忌便是婆利国复杂的地理和中原人更难以承受的气候。

    陈稜手下,而今只有六千兵力,从这一点上讲,也缺乏绝对的优势。婆利国可以动用上万人。

    况且,台风季节又要来临了。

    隋军水师在南沙群岛南部海域(今弹丸礁、南华礁、南威岛、景宏岛、华阳礁)立碑“宣示主权”,然后靠抵昆仑岛屯田校尉府,经林邑沿海北上,返回临振。

    撤退是暂时的。

    九月刚过,陈稜再领一万水陆大军,卷土重来。

    而在此之前,一切预先该做的工作,都已经悄悄进行了………选择进军路线、收买当地人做内应……

    这些内应中,不乏婆利国的某些权贵。

    在从未见过的珍宝面前,总会有人动心,而这样的东西,大隋可以拿出许多。

    何况还有权力的诱惑。

    十月底,隋军在扶南国的港口完成了最后的补给。

    十一月,隋军占据了今天的纳土纳群岛(面积大约两千一百平方公里)………当年还是无主之地,设置“新海校尉府”,驻军两百,移民一百五十户………当然移民是以后的事情,以此作为跳板。

    十一月底,两千隋军在今天的达都角登陆。婆利王南希科布那那早已闻讯,立刻亲领五千主力前往迎敌。

    十二月初,隋军两千在今天的古晋(今马来西亚沙巴越州首府)附近登陆,婆利王忙再调五千人由大将奥利拉多纳克迎击。

    刚过一天,又有五千隋军在今马来西亚沙巴越州的泗务港登陆。

    隋军主力终于露面了!婆利王派儿子南希科布的日特领最后的八千人迎敌。

    十二月初五,隋军在泗务港登陆登陆的第二天,南希科布那那突然得到消息,自己与南希科布的日特之间,出现大批隋军。

    奥利拉多纳克早已经被隋军收买了。他很快放弃了抵抗,使得古晋的隋军顺利登陆,切断了南希科布那那和希科布的日特之间的联系。

    祸不单行。

    仅仅两天后,南希科布那那就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自己的老窝被隋军端了,母亲、妻子、儿女,几乎全部落在隋军手里。

    那五千人,并不是隋军真正的主力。

    陈稜的主力,只有不到一千人。

    兵不在多而在精,这区区七百人,是真正的精锐。

    这支小股隋军在今天的坤甸(今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首府)附近登陆,并没有引起婆利人的注意。

    与其他几路大张旗鼓不同,这支人马的登陆是静悄悄的,连时间都选择在了没有什么月光的夜里。

    但是这里登陆,离婆利的“京城”,却是最近的。

    婆利的“京城”,守备已经十分空虚,更重要的,是守将纳西第日儿也已经被收买。

    兵不血刃。

    十二月初九,南希科布那那投降,而南希科布的日特还企图继续抵抗。

    十二月初十,隋军宣布册封南希科布那那“归胜侯”,仍做婆利国王。

    但是婆利国其实被分作了几个部分。

    奥利拉多纳克出任西婆利(今西加里曼丹大部和中加里曼丹西部,部分地区是国王直辖区,首府在今坤甸)都督;纳西第日儿出任南婆利(今中加里曼丹大部和南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部分地区属国王直辖区,首府在今马辰)都督;另外一个婆利国大臣拉克拉希特热被封为东婆利(今东加里曼丹、沙巴州的山打根、斗湖一带,首府在今三马林达)都督。

    婆利作为一个还比较原始的国家,部落在国家起着主要作用,而拉克拉希特热正是东婆利主要部族的首领。

    所有的都督,都被封为伯爵。

    对于南希科布的日特来说,虽然自己还有八千主力,但所有的隋军都指向自己。更重要的,是已经没有了后方………拉克拉希特热的东婆利就在他的身后。

    就在南希科布的日特犹豫的时候,隋军使者出现在他的军营。

    信是陈稜和南希科布那那共同发出的:选择归顺,你就还是婆利国王太子,未来的归胜侯,如果顽抗,你的兄弟愿意合作者大有人在。

    婆利国王虽然实权大减,王命“不出京城二百里”,但终归还是地位崇高的象征。

    再说,隋军大兵压境,几个都督也是不怀好意。

    十二月二十三日,南希科布的日特投降,随即被册立为“世子”,兼任国王直辖区(首府在今楠阿皮诺)的高行政长官、北婆利都督(今加里曼丹岛北部马来西亚沙巴州内陆地区和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部分)。

    而婆利北部沿海地区(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沿海),被割给隋。为了奖励陈稜,他的长子陈秀实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世袭“沙洲军节度使”,封伯爵,领军八百、移民近万口“屯垦”,并“收服土著六千余口”,先后创立沙洲堡(沙洲军节度使府,在今文莱斯里巴加湾)等十座堡寨(在今古晋、泗务、锡曼甘、民都鲁、甘帮瓜拉尼亚、邦阿、维斯顿、哥打基纳巴鲁、生那查等处)。沙洲堡和齐云堡(今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鲁),也成为南海水师重要的基地。沿海的沙洲堡、齐云堡(今马来西亚哥打基纳巴鲁)、登云堡(今古晋),也成为南海水师重要的基地。新海校尉府也被划归沙洲军。

    有了这些基地,接下来的扩张就要容易得多了:

    大业二十九年(公元六三二年)正月,隋军水师在回师途中,相继将沿途若干海岛纳入囊中:正月十八日,设天南巡检司(今淡美兰…巴达斯群岛,纳土纳群岛的一部分);二十九日,设承远巡检司(今林加群岛,面积两千一百余平方公里);二月初九,抵望海镇,二月十七日,设群升巡检司(今阿南巴斯群岛和哲马加岛,面积近七百平方公里)……

    陈稜的主力回师了,但一支两千人的分遣队却继续在“南洋”游弋:

    二月二十一日,设承恩巡检司(今邦加岛,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隋军最初控制的只是沿海个别地区);二十九日,设承庆巡检司(今勿里洞岛,面积近五千平方公里);三月初九,抵堕婆登国(今苏门答腊岛东南),与堕婆登国达成“贡使之国”关系;三月二十日,抵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诃陵王不识好歹,居然想要抢劫,被隋军好好教训一番,不过隋军也没有占领诃陵国的实力,双方议和,诃陵国“遣使进贡”,并与大隋通商;五月初九,再抵堕婆登国躲避飓风;六月,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旧唐书称迷黎车)和婆露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巴尼亚克群岛)相继遣使来访,与隋军达成贡使通商的协议。

    新设置的天南、承远、群升、承恩、承庆巡检司,划归望海镇管辖。

第二百章  东北设道
    陈稜在“南洋”可以说“高歌猛进”。

    不过在东都,这只是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小事”。

    朝廷的注意力,一在帝国的东方,一在帝国的西方。

    大业二十六年(公元六三零年)二月底,驻扎在朝鲜半岛的“东征军”,加上助战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突厥、契丹、靺鞨等部,共计十五万大军,准备跨海东征。

    然而,这一年的台风,却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在济州岛东方海面上,远征军的先锋遭遇到这一年的第一场大风暴。百条战船,沉没近半,四万先头部队,损失两万,其他的,总算漂到对马岛、济州岛,好在这些岛屿,如今都在隋的控制下。还有一些,干脆被吹回了朝鲜半岛南部沿海。

    无功而返,损兵折将,周法尚等人上书请罪。我却好言宽慰了一番:“此天祸,非战之罪也。”

    东征倭国的准备,仍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然而,靺鞨却突起变故。

    渤海王室,再起夺位之争。

    去年十二月,渤海郡王达荣病故。

    达荣的王妃,是汉家女子,她的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