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乐夜未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放出?
    ——的确是快刀斩乱麻,但是……那么多人……新选入的官婢……能胜任吗?
    兮君直觉认为不妥,看了看左右侍御的神色,便打算否决了。
    这时,张贺低声道:“此次天子徙宫,诸贵人入掖庭,宫人、宦者皆仓促备下,借此亦可重配各殿宫人。”
    兮君顿时一怔,醒过神来,倒是将原本想说的话给忘了。
    “掖庭令……”兮君喃喃地低语,连左右侍御都没有听清她在说什么。
    不过,中宫诸人如何不明白掖庭令这番解释的意思?
    ——因为掖庭诸女皆是随天子自建章宫徙未央宫,她们身边侍使之人也多是从建章宫带过来的,可以算是那些人的亲信了。
    ——掖庭令分明是借这个机会,将那些嫔御的侍使之人重新安排!
    虽然宫人皆属掖庭,但是,想重新安排既有的人事,掖庭令也需要机会。
    既然明白了张贺的想法,兮君也就没有异议,然而,她仍然有些困惑:“既然如此……君当上书县官。”
    ——掖庭令是少府属下,可上书少府,亦可直接对皇帝进言,就是不该找上她这个皇后!
    ——毕竟,此事牵涉整个禁中的侍使宫人。与后宫嫔御的关系反而不大。
    ——在这种事情上,她这个皇后并没有决定的权力。
    张贺的头垂得更低了,姿态比之前更加恭谨,他对皇后解释:“臣已上书少府,少府呈尚书,书还,命臣请于中宫。”
    ……
    “可。”
    沉默了一会儿,兮君终是给了准允。
    ——很显然,这就是她唯一能说的答案。
    果然,得到答案之后,张贺便离开了,殿中顿时寂静下来。
    皇后沉思不语,中宫侍御同样不敢发出声音,片刻之后,才有一声轻响划破了殿中的寂静。
    兮君展开之前私府长呈上的奏书——关于修建她的父亲与祖父的冢茔的用度记录。
    见状,中宫众人更加屏住了呼吸。
    ——皇后……究竟是什么想法呢?
    ……
    兮君的想法从来都不重要,虽然,诏令出自中宫,但是,谁都明白那究竟是何人的意思。
    掖庭诸人都顺从地接受了掖庭署的安排,没有哪一位后宫的身边还有昔日熟悉的面孔。
    ——这意味着什么?
    后宫每一个人都明白!
    当匈奴的消息再度传来时,宫中已经平静下来,谁还记得那个最初的话题呢?
    ——匈奴左谷蠡王卒。
    “和亲?”刘弗陵冷笑。V
65、马事【第一更】
    汉朝并不忌讳和亲。
    ——公主、宗室女乃至掖庭女子与宫人。都属天子,受天下供养,自然也可以为了大汉天下下有所牺牲。
    ——当然,没有人会喜欢被迫。
    孝武皇帝虽然对与匈奴和亲的观点十分反感,但是,当乌孙求娶汉女时,汉朝君臣却并没有拒绝。
    ——婚姻、血缘始终是让人信任的结盟方式。
    ——嫁一个女子就可以断匈奴一臂,为什么不同意?
    ——宗室女也并不都是那么尊贵的。
    ——汉律森严,有的是因罪失爵的宗室,也有的是被没入的宗室子。
    和亲……并不总是等于屈辱的。
    然而,汉匈之间却没有这样的可能!
    ——当然,匈奴人也未必多么在意汉是不是真的以公主出嫁,他们在乎的是随公主而来的妆奁之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对匈奴来说,反正是娶回一个女人,至于那个女人是不是汉皇帝的亲生女儿,一点都不重要!
    ——总之是女人也就行了。
    刘弗陵从一开始就不相信,霍光会愿意与匈奴的和亲——尤其是在匈奴仍然不愿降低姿态的时候。
    ——可是,和亲的消息却传了开来。
    ……
    看到掖庭上书时,刘弗陵就明白了霍光这一次的目的——在他之后,掖庭中的那些女人自然也是不能拖离掌握的。
    明白之后,刘弗陵一直在好奇——霍光会如何对匈奴拒绝?
    ——结果……
    ——根本不需要霍光拒绝!
    匈奴贵人间的斗争已经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左谷蠡王是单于之弟,这种时候提出那样的暗示,又约束兵马不让匈奴侵汉,又厚遇汉使……
    ——对匈奴贵人来说,那些都是违背传统的作法!
    ——匈奴毕竟曾经那强大……
    匈奴贵人中还能缺了打算对左谷蠡王除之而后快的人?
    坐在前殿路寝之中,看到关于匈奴的奏报时,刘弗陵终于忍不住冷笑了。
    ——霍光连这个都算计到了吗?
    ——还有什么是霍光算不到了?
    ……
    无论刘弗陵如何想,也无论后宫女子如何紧张,这件事都这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
    汉匈之间仍然维持着平静的敌对状态,没有谁真的相信汉匈之间会没有战争。
    这时,已经是盛夏六月。
    霍光在谒见时,奏请赦天下。
    ——这似乎意味着,燕王、上官桀的谋反案真的过去了。
    ——天下吏民都不必再担心自己仍然会因为与谋反有牵连而牵涉其中。
    很显然,在安抚宗室之后,霍光的计划就是安抚天下吏民。
    刘弗陵不会对此有异议,不过,他对霍光想下的另一道诏书是有意见的。
    “朕闵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颇省乘舆马及苑马,以补边郡三辅传马。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得以叔、粟当赋。”
    刘弗陵一字一字地念出诏书的内容,又重复看了几遍才抬眼看向霍光:“省乘舆马自是无妨,省苑马?”
    与先帝朝相比,刘弗陵即位以来,已经有过一次缩减养马规模——始元五年,夏,朝廷下令,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
    ——始元六年又减漕。又省乘舆马与苑马。
    ——如今又要停收马口钱吗?
    养马,尤其是良马,耗费是极大的,刘弗陵再不懂事,也明白,马事一旦不良,就肯定会严重影响汉军的战力。
    ——匈奴并非已对汉毫无威胁!
    霍光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很认真地解释了原因:“太仆寺已算,今年毋敛,马政诸费亦足矣。”
    ——霍光更不会拿军务冒险,马政的耗费,马口钱不过是其中之一。
    ——最主要的是,这是杜延年任太仆后的第一个建议,霍光自然也不会否决。
    刘弗陵得到解释,也没有再说什么,直接点了头。
    霍光离开前殿就遇上了杜延年。见平素稳重的杜延年居然一派焦急不安的样子,霍光倒是有些忍俊不禁了。
    “大将军!”杜延年一看到霍光就迎了上来,语气颇为不安。
    霍光终于忍不住笑了出声:“幼公亦会如此?”
    杜延年见状便放了心,姿态顿时从容了许多。
    “臣初任九卿,实是如履薄冰……”杜延年说得极坦然。
    他不比较霍光的属吏。多是掾史曹吏出身,虽然家学渊源,本身也不乏才具,但是,终究不曾执印掌权,如今,一任便是太仆高位……尽管兴奋,但是,多多少少也有些心虚。
    日常庶务自有规矩,不必他操心,如今,这件事却是干系甚大,他心里岂会安稳?
    心有恐惧才好。
    霍光对杜延年的反应并无不满,也并未出言宽解,两人一同往尚书台过去,一路上,霍光也将刘弗陵的疑问对他说。
    杜延年同样有些意外,挑了挑,却是对霍光道:“上……病已愈?”
    ——有心情关心朝政了?
    霍光笑了笑,却是道:“上于政务从懈怠。”
    这是实话,除了病重不能起身那几天,刘弗陵对尚书台所呈的奏书,从来都是认真亲阅,也经常移文询问相前事务。
    ——这位少帝从不缺乏为人君的素养。
    杜延年摇头:“臣之意……上不再对君心存偏执乎?”
    ——能够与霍光平心静气讨论政务了?
    霍光脚步一顿,随后又继续前行,半晌才道:“的确……”
    杜延年没有吭声,片刻之后就听霍光又道:“上素来聪明……”
    ——刘弗陵不是不在意霍光了,而是,他知道自己在意也无用!
    ——其实。他一直都知道,只是,现在,他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霍光若有似无地lou出了一个嘲讽的笑容。不过,没一会儿,霍光就没有再想这件事,而是认真地交代杜延年:“边郡之事不容轻忽,马政绝对有失……若因马事……”
    霍光没有把话完全说出来,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若是因为马事导致边事有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