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书开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石瓶儿和那两个黑衣人站在那,都换了一身奇怪的衣服,灰黑色的类似于登山服的衣服,石瓶儿看了看我身后,点了一下人说:“人到齐了,等下分配下装备,然后出发,B组早我们一个小时已经去了,不过他们和我们方向不一样。”

说完石瓶儿走向一辆小型的集装箱货车,昨天晚上我还没见过这辆车,石瓶儿打开箱门让两黑衣人往外面抬箱子,抬出来七个箱子,都放地上之后石瓶儿指着那些深黑色的箱子说:“军用装备,费很大劲来搞来的,主要是给大家保命用的,每个箱子都有密码盘,密码就是你们的邀请码,唐墩是1号,赖宝是2号,付清3号、钟笙4号、米兜5号、刘超6号,我是7号箱子,大家取东西吧?时间不多,我们10分钟之后出发,将装备取出来之后上车再整理。”

石瓶儿说完就蹲在7号箱子前输了密码,接着箱子缓慢向四周展开,一层一层的出现像抽屉一样的东西,石瓶儿快速的将里面的东西取出来,然后佩带好,接着我们学着她的样子将箱子打开,将里面东西全部拿出来上了车,就是那辆小型的集装箱车,在车内石瓶儿让我们把外套全部脱下来,接着让我们把从箱子里拿出来的一套很小的衣服穿在身上,刘超抱怨道:“这么小?给我侄子穿还差不多。”

石瓶儿拉来自己的衣服,伸手拿了一下里面的黑色衣服说:“这是最新的装备,以色列制造的,听说是和美国一起研制的,有伸缩功能的,直接拉扯可以拉出2米来不会断裂,韧性不错,保温效果很好,能在24小时之内将人体温度保持在恒温,不会热也不会冷,现在黑市上叫价50万一件,你们穿不穿随便。”

老付吞了一口唾沫,拿着那衣服看了半天,然后二话不说脱点衣服开始穿,石瓶儿转过身去,接着我们也开始换衣服,钟笙也慢吞吞的开始换上,还自言自语的说什么。

我们穿好之后又照石瓶儿指示穿上挂在车箱内的那些登山服,接着石瓶儿开始介绍其他的装备和工具,一块手表,带指南功能夜光显示,防水防震动,带数字和指针两种显示,并且能在30秒之内发出强光,之后如果不接受日光或者强光照射,电池会耗尽;肩挂式手电一支,充电电池,持续使用可以用3小时,备用电池2块,防水;匕首一支,其余的还有压缩食品、小型氧气瓶、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装备等等……

老付把那堆东西都挂在身上后问石瓶儿:“怎么没枪?”

石瓶儿看了他一眼说:“你以为这是打仗?拿枪来干嘛?拿枪是违法的你不知道?”

老付说:“这些东西你们都能搞来还不能搞来枪吗?一把破刀有什么用。”

石瓶儿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给我们大概演示了一下装备的用法,然后告诫我们进洞之后,千万不要擅自离开队伍,还定好了队形,石瓶儿在前,我断后,每隔几分钟我和她都数一下中间的人数,确定一下人员数量完整。

我们坐在车箱里完全看不到外面,只是有一个小窗口能和看到驾驶室,但窗口一直是紧闭的,我心里一直在估计这的时速和现在行驶地方的路况,按我的感觉来推测现在的路况并不是很好,车常有大幅度的颠簸,我知道要问石瓶儿我们走的是什么路线,她是不会告诉我的,只好在心里暗暗的记着,我看着手上的表走了大概都快半个多小时了,从昨天晚上看到的图来分析,那个会出现洞口的位置就离船山脚下的水库不远,常理来说从山庄到水库开车大概十几分钟,但现在竟然都走了十几分钟,而且车的时速应该维持在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但感觉终归是感觉,我估计得大概也不准确。

第六节 入口

7点40分,车停了下来,随后车箱门慢慢的打开,阳光射进来,眼睛突然有点不适应,我忙戴上护目镜,按石瓶儿之前说的方法调整了一下眼镜的适光度,感觉眼睛好受一点后下了车,下车之后我看了下四周,除了山就是山,而且看起来都很陌生,周围的景物也是从来没见过的,车停的位置是一个类似小峡谷的地方,我正纳闷以前从来不知道船山这个著名旅游景点还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时候,石瓶儿就招呼大家聚集在一起,最后调试一下身上的装备然后准备出发。

钟笙这时候问石瓶儿自己可不可以不参加,因为年纪太大可能会吃不消,但石瓶儿说这个队伍里缺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缺钟教授,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让他特别受用,钟笙再也没说过其他的什么,只是默默的跟随石瓶儿检查起身上的装备来。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石瓶儿叫那辆车返回,然后带着我们往山里面走,我忙追上去问石瓶儿还要走多久,石瓶儿拿出身上一个罗盘看了下说:“还得走一阵。”我有些惊讶石瓶儿手上拿的罗盘还是最老实的那种折叠翻盖式的,石瓶儿只是说自己喜欢老东西,觉得可靠。

我走在队伍的最后,看着那辆汽车慢慢沿着来的轮胎印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心中感觉一阵阵的不安,但随即又被一种刺激带来的兴奋给冲散,我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东西,揉了揉肩膀跟着队伍继续向山里面走。

越走山里我感觉天越来越暗,就像快到傍晚一样,我抬头看看天,这下发现头上几乎都没一些长在山壁上的植物给挡住了,我拉住在我前面的钟笙问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奇怪?这周围没峡谷呀。

钟笙摇头笑着说他不是搞地理的,这些他都不是很清楚,只是能知道这地方肯定还是属于喀斯特地貌,因为J市这一圈都是。我摇摇头继续跟着队伍走,就这样我们在一个类似小峡谷的地方走了接近40分钟来到一个小山面前,小山周围全是竹林,我看了一下这周围很眼熟,忙爬上旁边的一个山丘,爬上去之后就看到船山旁边的水库尽收眼底,还能看到民房,我心里纳闷我们这不是绕了一大圈吗?这地方沿水库走过来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

我忙跳下山丘问石瓶儿,石瓶儿笑了笑对我指了下我们来的路说:“你回去走了一下,看你还能走过来不?你要是能走过来我马上嫁给你。”

我忙往之前走过的那个小峡谷走过去,刚走了几步就发现不对劲,刚才来的路竟然消失不见了,全是竹林和乱草丛,石瓶儿站在我身后冲我挥手说:“现在抓紧时间休息下,等时间到。”随后就拿出一个东西摆在地方,那个东西类似一个手提电脑,只是带一个小卫星一样的东西,她把东西摆好之后,又将小的类似几根钢条的东西插在地方,一切妥当之后,她将自己身上的通讯装备拿出来和那个小手提放在一起,随后坐在旁边。

这时候赖宝虽然也在四处观望,但精力大部分还是放在米兜身上,老付在一旁躺着点着烟仰望天空,刘超在山壁前摸着石头不知道在看什么,而钟笙却坐在地上一把一把的抓着土,看了看又闻,又自言自语的说:“带洛阳铲来就好了。”

石瓶儿在一旁笑着说:“那东西过时了。”

我知道洛阳铲这么个玩意儿,但从来没见过真正是啥样子的,只知道考古时候会用上便问钟笙是干啥用的,钟笙说这洛阳铲原本是旧时洛阳盗墓人最早使用的,才得这么名字,发明人具体是谁已经无法考证,但洛阳铲的钻孔法对地下文物的类别辨别十分准确、误差相当的小,缺点是效率却很低,对文物有损坏,况且深度有小,在钻孔的过程中遇到石块、地下水、沙粒层就无法床过,并且对技术的要求很高,熟练使用的人可以打到地下30米的地方去,那东西基本上就分为探杆、铁杆以及铲头三大部分,所以在最早的考古工作中,由于器械太少,没有顺手的东西,洛阳铲这玩意儿除了盗墓的之外,考古工作者也经常用。

我听到着笑着说:“那考古不就和盗墓是一样的么?”钟笙摇着头笑笑没说话,继续“玩”他的泥土,我也摇摇头,这不就印证了我一直来爱说的一句话:高手永远在民间。

又过了大概1个小时左右,石瓶儿的通讯器突然鸣叫起来,石瓶儿跳起来抓住通讯器戴在耳朵上,随后对我们说:“准备了,大家都聚到我这边来,赶紧,时间到了,抓紧时间!”随后大家全部聚在了石瓶儿的周围,刚聚到一起整个地方都开始抖动起来,几乎让人站不稳,我一下就爬在地上,随后感觉头一阵眩晕,抖动结束之后,我们面前的那个小山开始迸裂,感觉山在上升,不,应该说下降,我也说不准,只是觉得眼花,看着那山就觉得头晕,忙把眼睛闭上头低下来,等震动结束我抬头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