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书开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瓶儿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等一会儿她自然会告诉大家,现在只是抓紧时间把我们需要知道的情况和资料告诉我们,省略一些我们之前知道的资料,我把会议中石瓶儿告诉我们的其他资料整理一下:

船山在苜林公司长期的观察之下,发现每年都以1厘米的速度在向东移动,但每隔30年都会回移5厘米,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会这样,他们也推测不出来,石瓶儿还在幻灯片上给大家看了一张30年前当地文化馆纪录的影印件,纪录上记载着1974年当地一位老农在山上放牛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船山西侧出现了一个山洞,山洞洞口虽然不大,但能容得三头大黄牛并行进去,有他一人半高,他当时非常害怕,因为这个地方是他每天放牛都会来的地方,从来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大洞,于是将赶紧回村上报告村上领导,村领导来查看了之后发现不对劲,因为洞口似乎被什么砸开了一样,甚至担心这是国外特务选择的潜伏地点,便逐级反映上去,上面开始对这事也非常重视,开始只是派遣民兵来洞口附近驻扎起来,随后等候上面派公安局和当地部队的人前往,结果2天之后,那个洞竟然在一夜之间消失在了所有民兵的眼前,所有在场的民兵都说在洞口消失的头一个晚上他们都感觉了地面在震动,当时以为是洞里的特务出来了准备发动攻击,随后组织人查看,却什么都没有发现,那个洞也好端端的在那,第二天却发现洞口不见了。

在石瓶儿所在的公司查出了这么一个在当时列为机密的事情之后,觉得这个洞大概就是避云洞的洞口,但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随后经过长期观测又发现了山体移动的事情,于是便继续收集1974年以前的资料,特别注意1944年的当地有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但1944正是抗日战争的末期,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宣布投降,所以在当时不管是民间还是当地国民政府对船山的研究都早已停止,没有任何有研究价值的资料留下来,能查到的都是一些关于对船山周围民俗文化的记载。

在2003年,苜林公司的负责人在海外的一次拍卖会上见到一位英国收藏家所拍卖的明末画家石涛的一张山水画,这张山水画一出手之后就被一位鉴赏家指出是赝品,而且绝非出自石涛之手,是出自其他人模仿石涛画风所画,石涛一生都没有画过这类的山水画,在画旁边所题的诗能推测出这副画所画的地方是蜀内,而据考证石涛一生中也没有到过蜀,而那首诗不伦不类,就像一首打油诗,而画中竟然有松林与桃花林并存,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这副所谓的石涛作品当时就被撤出了拍卖会,随后苜林公司的负责人托人找到那位收藏家,说自己愿意出高价买下这副画,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这副画的来源是如何?那位英国收藏家见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价买下这么一副所谓赝品,当然非常高兴,当即就决定将苜林公司的负责人请到自己家中作客,答应将这副画的来历全部托盘告知。

那位英国收藏家说这副画是自己父亲的一位美国朋友所送,如果不是因为公司临近破产,绝对不会出手,但没有想到竟然是赝品,他父亲的那位美国朋友是一位美军军官,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其后的内战期间在国民政府的美国军事顾问团中担任参谋一职,是当时国民政府的一位军官。苜林集团的负责人特地问了一下那位国民政府的军官名字,英国收藏家却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听自己父亲的朋友所说。当时那位美国军官正负责协调在日本投降之后,中国国民政府必须以战胜国的姿态派遣一个军的兵力前往日本驻守的相关事宜,恰好那位国民政府的军官也是国民政府的协调组的成员之一,长期的交往使两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但由于内战爆发,最终国民政府也没有派遣当时最精锐的国民党第六十七师前往日本,当时这位美国军官被调回美国,临别之时,那位国民党第六十七师的军官便将这副画赠送给了这位军官,军官回国之后检查出自己患有重病,在临别之时将此画转赠给了英国收藏家的父亲。

苜林公司的负责人从英国收藏家口中只知道那位赠画的中国军官在当时国民党第六十七师服役,其他的一切情况都是未知,拿到那幅画之后苜林集团的负责人便回国,诚邀了一批国内的知名专家研究这副画,但都肯定说绝对不是出自石涛之手,在今年年初,也就是2004年苜林集团的负责人接待了一位受国内一位考古学家委托的自称学者的人,这人来了之后将画平铺在桌子上,之后告诉苜林集团的负责人等3天之后的下午,便可以得知这画里到底藏着什么,苜林集团的负责人所以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邀请专家来都是鉴赏与推测这画出自谁人之手,并没有对外宣布他想得知画中的秘密,来人怎么会知道?

因为苜林公司的负责人在看到那副画的第一眼就看出那副画上所画的地方正是船山……而且船山山下周围遍布桃林,他的疑问就在于为何画中却画有竹林?难道画这副画的人当时真的看到竹林与桃林遍布于山体周围的船山么?

3天之后,下起大雨,在大雨中那人竟然将雨挂在窗口任雨水冲刷,冲刷之后那人快速的将画取平铺于玻璃桌面,让苜林集团的负责人叫人准备好相机,随后再将画固定在玻璃桌上,画正面压上一块早已经准备好的实心木板,再将玻璃桌翻转过来,这时候在玻璃的另一面渐渐浮现出那张画,虽然说和之前的画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所画的船山东面却能看到一个洞口,洞口似乎有块石碑,而画旁边的那首诗也变成了一条鱼的模样。苜林公司的负责人当时吃惊不已,赶紧拿像机拍了下来……

石瓶儿指了指上幻灯片上的那张照片说:“就是你们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一张画,根据我们以前所查到的资料结合其他,我们推断在船山的确有这么一个洞,但洞内是不是真的藏有什么珍宝就不得而知了。”

我心想怎么会粘水会出现另外的东西,一边想竟然自言自语的说了出来,旁边的钟笙告诉这样的画不仅仅只有这么一副,他曾看见过一副七星画,在粘水之后画中七星会渐渐隐去,浮现出一个人物的肖像出来,但也是必须用雨水,用其他的水是绝对不行的,我问为什么,钟笙说有人研究过,但具体方法不知道,只是推测有可能是因为雨水中含有氮化物成分刚好合适,正好能使另外一副画浮现出来,而且还必须是雷雨天的雨水,其余的雨水根本不能使画浮现。

第四节 共同点

石瓶儿说完之后整个会议室奇静无比,没人说话,我猜大家现在想的一定和我想的一样:为什么会找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进这个洞?为何会选到现在?我本想举手问石瓶儿,石瓶儿却已经关上放映机说:“我首先告诉大家最想知道的两件事,第一是为什么会找你们来,那是因为现在在座的所有人都接触过那本书;第二是这个洞我们推测的是隔30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明天就是我们推测出的洞口会出现的日子,我该说的都说完了,明天早上6点30分,我们在后山停车场集合,到时候会分发给大家装备,装备使用都相当简单,是我们集团在国外定做的装备,给你们提供最好的保障。”

石瓶儿说完之后走下台子,走到门边的时候回头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我是你们A组的组长,我姓石。”说完转身和那两名黑衣人离开了会议室。

等石瓶儿走后,还没等我开口问刘超,刘超开口先问我:“你……你们也见过那本书?那本天书?”我看了老付一眼,赖宝和米兜也转过身子来看着刘超,随后大家都同时点了点头,钟笙则在一旁点起了一支烟,我问刘超:“你怎么会见过那本书?”

刘超反问我:“我怎么会没见过那本书?我倒奇怪,这样一本天书竟然有这么多人见过。”

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天书在老付身上,于是说:“书一直就在我的手上,没离开过,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刘超突然眼睛放光,几乎跳了起来问我:“书在你身上?在你那?真的吗?”我点点头,我完全没想到刘超提到书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我拍了拍椅子让刘超坐下,问他怎么看到那本书的?刘超摇摇头说:“其实我没有见过书的真本,只见过影印件,是一个朋友的朋友拿给我看的。”

刘超是在不久前看到这本书影印件,拿给他看的那位朋友千叮嘱万嘱咐让他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看过这东西,而且说托人给他影印件的人是想让他仿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