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档节目在科技综艺节目里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曾经最火爆的,但是地方性电视台中坚持的最长久的。而且栏目默默地开播相对较早,和联机的时代比较接近。

秉承当年的风气,这档栏目也是非常娱乐化的。初始版本可能也是模仿的选秀栏目,先是海选,然后是晋级PK,最后决出月冠军、总冠军之类。

当然,科技产品的视觉冲击力来自它的新颖性,让晋级者反复登场会使吸引力衰减。这一点和成本在一起,是组织者重点考虑的两大因素。

解决方案自然是现成的,200多年的智慧可不是白给的。

大赛组委会是有节目导演组的。在海选过后,有价值的发明或是技术改进产品,都要经过大赛组委会的包装。这里面至少有两大包装环节,一是制作一部全方位介绍发明的纪录片,二是以这个产品为主题编写一部小品集。这两个片子至少要达到30分钟左右的硬内容,两个发明1个小时,再配合现场的插科打诨、气氛渲染、投票统计、回顾前瞻,足够观众打发一个晚上了。

而在晋级发明再次出现的时候,它会重新编排小品,同时面对一个没有出现过的对手,播放过的镜头会重新剪辑,整场栏目重复镜头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本身这个时间也会比较长,对观众来说基本上不会感到枯燥无趣。

不用担心演艺小品的质量,相对于千篇一律的评论,两样从未出现过的新奇事物的介绍和比较,擦出妙趣横生的火花来的概率大的非常多。

比较麻烦的是半决赛和总决赛之类。那势必要炒冷饭了。不过考虑到最后的气氛和观众们未必看过前面的节目,最赚钱的,就是最不费劲的它了。

最困难的还是制作成本。新产品模型、纪录片、小品的摄制费用不高也不低,想出彩就得花点精力了。制作团队相对需要很庞大的,每周一台新颖的晚会,再高产的作家也吃不消。

但科技栏目能够生存也有自身的优势。

科技进步的速度可以减缓,奇思妙想的诞生不会缺乏。为没有找到商业价值之前的发明找一个宣泄剩余价值的缺口,是永远受到欢迎的。而最直观的展示我们想象力的科技大赛,是并不难吸引大众的眼球的。大赛的广告效应,是很好的,尤其是支持科技大赛的品牌,潜意识里暗示消费者,企业重视科技,客户是理智的中产。

其次,科技栏目也可以开发副产品。海选过来的发明之中,不可能没有一些具备一定商业价值的新发明,而这些新发明如果在大赛上获得比较好的名次,能获得好几次露脸的机会,是非常强劲的广告。无论是卖专利还是自行生产,都是一大财源。而有时候一个成功的产品,能产生一个新兴的行业,更别说养活一个栏目了。

当然,成功的发明转化为巨额的利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赛不可能独占其中的利益,但是大赛是可以和所有参赛作品签约的,不要多,从其中拿一点代理费和分成还是可以的。

至于已经申请了专利技术和成熟的已经有了生产商的产品,只要新奇度达到要求,也是节目的重要来源,不过这类产品的参赛费用就很高了,至少要负担本身参赛的一切费用。组织者从它们身上赚不到钱,也不会亏本,是双赢的模式。

总结的说法是,大赛组织者补贴大部分参赛者、不赚小企业的钱,靠总的广告费和大成功者的利润维持生存。这也是21世纪后可复制劳动成果企业的最常见做法之一。

可复制劳动成果行业,包括视听、软件、传媒等一切劳动成果可复制无限量供应的行业。这些行业理论上只需要最好的那一个。

利润的来源不可或缺,而为了避免商业味过浓,把科技大赛变成电视购物,相应的公平措施也是重中之重。在中国这个聪明人的国度里,一些纯朴国度的成功做法,会变得非常的复杂。

好在王想也来自中国,在校受教育的时间很长。中国教育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和社会脱节——无论是教四书五经还是三角代数——以后,终于在应试教育寿终正寝的22世际,陆续开始了加入正视社会现实的实话教育,当然,这类实话教育一直到25世纪都会有争议——我们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就要面对人生的惨淡吗?

不管怎么说,后世有复杂的体系和程序来保障公平公正。

用机器取代人来保证公平公正,这事情很可疑。尤其是这机器的程序设定掌握在聪明而胆大的中国人手里。好在到了22世纪下半叶,在聪明的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下,技术进步取得的进步终于繁琐到超过一般人智商的程度——破坏公平公正终于要达到两个条件了,一是要有权,二是要有才。

之前有一个条件就可以的。

两者同时具备就难多了。

通过组织,这两者也很容易结合起来。

人家都那么强了,我们还跟人家谈什么公平公正。

所以,23世纪以后的公平公正情况大众是可以接受的。

给大家一个忠告,公平公正需要技术保障。

只是苦了现在的拯救世界了。又是现场投票程序,又是电视机前观众的投票系统,又是海选阶段的委员随机。。。慢慢忙吧。。。

统统输入。好在这类文字方案只要不是文盲就不是外行,如果抄写那些专业程序,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盯着抄,还特别容易出错,那像现在这样看一眼打一句的。

苦功告成。输入确认,银光闪现,方案适用!

看着联机手中的一个文件夹,拯救世界无语,这就是专注的成绩?张亮完成行业圈软件的时候,可是立即启动网站运转的。

猪脚的运气不在,拯救世界又做了一件脱线事?

183章 接受障

主角没运气,读者不答应。

拯救世界当然没有做无用功。联机身边的人立即对这个文件夹的历史意义做出了公允的评价。

听着那些拯救世界都没有想到的革命性成就,王想首先是发现自已原来很接受障,在不燃烧生命力(花费时间)的情况下,不能分清恭维和讽刺。

很心痛自己的生命力,把恭维和讽刺都无视。这里是21世纪,还没有进化出恭维和讽刺的界限,只能自己往好处想了,如果愿意自寻烦恼,也可以朝坏处想。

不过他们也对联机有提醒——就是原子弹,炸了才有蘑菇云。光有一个方案,还没联系电视台呢。

组织类的工作果然很繁杂,眼红人家当官的威风的人,可以休矣,官爷们做出的贡献虽然看上去是个人都会,事实上却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从官爷们职位的竞争人数看,上位就多么不简单。他们干得事,也不是完全符合人体本能要求的。

闲话少叙,联机开始了忙碌的公关之旅。和袁龙可以聘请公关公司代劳不同,一是公关公司的业务发展还没那么发育完整,成本过高。二是联机要干的事情是个烧钱的大买卖,自身的成本控制要求很严,而且这件事不是一次性的,牵扯的人太多了,靠得是利益的相互吸引,而不能用灰色公关的。

各项工作进展得还算顺利,电视台、编导团、广告商……联机的多项中级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不能像全大水那样虎躯一震,就强行镇压了异议,却能搞掂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人。

第一届联机杯机械设计电视大赛,如期拉开宣传序幕,正式启动了。

联机企业,也正式成为一家专业销售无型号机械的大型企业。

和预料的一样。大赛的出现,迎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质疑。有问联机有没有政府背景的,有问联机想骗多少钱的,有问联机想赔多少钱的,有问联机能坚持多久的…

质疑也是一种炒作,免费的宣传挺不错。只是为了消除影响,不断的回应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记者招待会的费用总不能让记者朋友们自己掏腰包吧,要在新闻里占到个好位置,更是不能少出血。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头一年的大赛就有巨大的收获。

收视率和影响力倒是差强人意,并没有火到一塌糊涂。

一是因为大赛的宣传还是不够饱和,和脑白金比有一定的差距,联机的预算已经尽了力,白金不成变巨人就糟了。

二是因为制作团队的经验还不足,怎么利用道具搞笑,水平还没有发挥出来,小品有点夹生,只比春晚好一点点,这还咋混?人家原班人马都搞了二三十年了,自然有怀旧的捧场,新栏目弄成这样,幸亏公众看在新生事物的份上,挺宽容的。

三是参与者的水平还不是普遍很高。毕竟是第一届,征集发明倒不困难,可报名者的水准实在是参差不齐。而且大件发明、企业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