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人类进化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币值也不是越低越好。如果过低,没法进口不说,经济也承受不了。合理汇率是存在的,最佳汇率也是存在的。

这么多年,国际结算一直是美元扛着。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是美国佬趁机逼着世界储备它的货币,用来供自己挥霍浪费,这就种下了祸根。

在美元崩溃的前夕,大家还发现,没有替代的货币。因为大国都跟美国学习了赤字政策,储备货币最多的中国、日本,财政赤字也是非常高的。

2008年的几千个美国人没还购房贷款,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无比的脆弱。

直升机上洒钱,把经济从冰封中拯救出来,却丝毫没有解决任何结构问题。09年闯了祸的银行利润创了新高,复苏的经济指标下,失业者也创了新高。

2020年,拖是再也拖不过去了。全世界必须坐到一起解决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货币体系问题。

历史中,这个问题的解决很血腥,很内伤,很长痛。

举重的昆虫的目标是把后世行之有效的体系提前实现,而不是等待牺牲者的鲜血擦亮人民的眼睛。

但这并不是一个一呼百应的方案,接受它,对各方都是一种痛苦而无奈的选择。

即使全大水是央行的副行长,要说服央行的各位NPC,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1世纪后半叶的国际结算秩序是这样的:使用虚拟世界元,即时结售汇。

这是一种储备和结算分离的货币制度。也是一种消除了储备外汇渠道的一种严厉制度。

整个的模型十分的复杂。大意可以解释为银行系统和结算系统分离,各国央行自行进行市场式交易控制汇率。

超前了这么多年,央行的官员称得上是专家,却不一定都在货币定价上有高深的造诣。

怎么才能深入浅出的解释这个方案呢?

166章新发现的货币本质

全大水经过努力争取,得到了为即将召开的世界金融峰会起草中国方案的机会。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诚不欺我。

就在会议召开前这十几天的时间里,要起草重新设计世界经济秩序的框架文件,还要通过央行委员会、国务院、党中央三级审批,还要准备开价、还价、谈判底线。

效率之高惊人,是否草率则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未来的制度,首先要面对两个痼疾,三个必须。

两个痼疾是贫富分化、金融过激。

三个必须是必须解决货币供应量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强化货币信用、必须正视货币风险。

贫富分化是老问题了,也是钱币本身的问题。

货币的故事是这样的:自从人类有了当天吃不完的食物,就产生了一个储藏的问题。想想看,首先被储藏而没有吃掉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而是最不会变坏的。

然而最耐久也是会坏的。终于有人发现,可以把即将要坏掉的食物施舍给没有吃的人。这种施舍主要是针对外族人,因为本族的人理所当然的有权分享食物,当然是有代价的。原始人可没有慈善的觉悟。

如果没有到沦为奴隶的地步,吃了别人食物的外族,自然要留下点东西来,作为自己将来会归还这些食物的承诺的证明。这些东西至少看上去要有点用处的样子。只有那些并非时刻要用的、不会立即坏掉的、最好看上去还漂亮的小玩意——比如贝壳、骨头牙齿项链、布匹…

原始人的信用自然有好有坏。何况这些交易未始没有族人和部落的见证。收回了粮食的人会发现,这真是最省心省劲的储存粮食的做法。

而人们还发现,平时收集些这些小玩意,在饥荒时借粮比空手要好借的多,关键是这些小玩意还可以记录欠粮的数量。

疯狂的逻辑不介意间就发现了经典货币学的两大超级谬误。

货币,不是源于交易,而是源于储存。它不是交易媒介而是债务凭证。

货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等价的。它不是一般等价物。

平等的物物交换当然是最先发生的故事。不过从感觉上推断,首先,拿出来交换的都是自己多余的东西,原始人自给自足,拿面包换肉是有可能的。很难设想,如果这个人拿出面包,却找不到愿意出肉的人,会拿回一些贝壳回来(即使找这些贝壳的时间和收庄稼的时间相等)。

货币,需要大量的交易,广泛的认可才能从货而成为币。而最被广泛接受的食品和武器是我们的命根子,一是不能给人,二是无法长期保管。

所以,货币是那些并不紧要的东西。

所以,货币不会首先产生在平等的交换中。

在债务人还粮食的时候,因为这些小玩意没记名,自然是大恩人随便拿几个出来还给借粮人,无形中给粮食标了价——一罐子粮食几个贝壳。某些时候,债主看中了债务人的罐子,也掏出几个贝壳来,拿走罐子。债务人这时候应该是没话说的,除非现在就拿出粮食出来。

日渐久之,谁也记不清这个贝壳是谁欠的粮食了,换来换去的也挺方便,就变成了货币。

所以,货币原始的形态是债券。金融的出现早在货币出现之前。

传统的货币定义和几大功能全是胡扯!

货币是存储的未来。货币的兑现靠得是债务人的道德和债权人的武力。货币是交易的数字转换器。

当货币发展到金属币时,由于金属自身的价值,债务人的道德义务解除了——没有人需要为金属币买不到东西负责。金钱不再是万能的。

当货币发展到国家发行时,债权人的武力解除了——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通货膨胀。

当发行纸币的政府道德薄弱而又武力强大时(这个政府可不一定是本国政府,而是你持有它纸币的政府,通常对个人来讲,所有的政府都是这样的)——我们失去了货币。

好在,我们存储财富的手段比过去多——社会制度(这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和财产,不管你是否对它满意)、股票、房产、艺术品、教育子女、各种各样的东西…

但是,我们永远需要一个价值的数字转换器——即使我们不拥有、不存储它。

理论很震颤。论据也很充足。

物证有银票早在苏美尔人时期就出现;交子之类纸币出现的时间也很早,还是民间发行;现代的购物券、预付款卡,具备货币的一切特征;银行的票据业务也造成通货膨胀;所有年代的人们,储备资产都首选房产土地这些大货币;黄金在任何年代的工业体系里,都是利用率最低的东西。。。。。

貌似反对的证据只有一个,埃及曾经以谷物作为货币。可考虑到尼罗河谷的富饶和埃及其它工业品的奇缺,粮食在埃及的地位很低下。

拜金教教徒千万不要恨疯狂的逻辑,金钱不过是有用的东西里最没用的,和疯狂的逻辑把各类宗教说成是没用的东西里最没用的,简直是天上地下,云泥之别。大家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洋洋洒洒,全大水先搞出来一套全新的货币理论出来了。

也是,没有新的理论,哪来新的制度?

对先知先觉的玩家来说,理论不一定熟悉,而实行已久的制度,即使非金融业内人士,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的。

理论的重要性是因为要拿一个面目全非的框架取代现有的制度,说服那些没到过未来的一根筋,只有强有力的理论,他们能听懂的理论。而对满脑子都是未来真理的玩家来说,要站在过去的角度,阐述这一过渡期的理论,跟听了一百遍老笑话还要发自肺腑的大笑一样困难。

写好了理论和制度框架——粗是粗点,细了反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全大水还要解决制度超前的问题。

在技术上,现有技术完全可以支持。

在社会心态上,改革什么时候都有支持者和反对派,现在已经到了人心思变的时期,遇到的阻力可能比现实历史中历经磨难要大一点,可也有众多先知先觉的玩家在。

只有在社会环境上,和新制度配套的金融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型。

所以,全大水还要顺手起草个金融业公约。

这个金融业公约也是后世的成熟经验,在当世可是捅了金融界的马蜂窝。

………………………………………………………………………………………………………………………………………………………………………

硬科幻爆发不了,读者看着费劲,作者写得更费劲。。。打滚求推荐啦!

167章 监管秘诀之视而不见

金融业的诞生在货币的出现之前。

如同所有的新生哺乳生命身上都沾染着鲜血,金融这个后来成长为超级巨无霸的行业,在出生之初沾染上了很多的道德批判。

伴随着它的是饥饿、战争、欺诈。从卖身为奴、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