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可以说,王况做到这一步,甚至可以放手不管了任何一个君王,只要脑子不那么笨,都能作出明智的判断,也能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时机显然李世民不是用笨不笨可以形容的,李老二在军事上的造诣王况拍马也赶不上还有房老头、杜老头、臭老酸、老魔王、李靖等这老一批本来应该退下来但因为王况的出现而延缓了他们退下的时间,甚至本来这时候该翘辫子的这时候还活蹦乱跳的老臣老将,老一辈的将领还没退出历史舞台,一辈的将领已经是崭露头角,可以说如今的大唐是名臣云集,名将云集,有这么好的班底,李世民会犯傻么?显然不会…;

如此,统一天下的任务,如果这算是王况的任务的话,那真的可以算完成了

而环境保护这一块,王况一直在推行的就是均衡发展,从池州第一个立下不得捕杀江豚的规矩开始,人们已经逐渐的意识到了,人和动物,真的是可以和谐相处优势互补的,而王况推行的耕种法,可以说是将农业生产力一下就推到了不比一千年后差的地步去,加之廖小四他们那边又已经开始进行品种改良,只要这个改良工作有成效,那么就必定会一直进行下去,或许一千年后,就能出现了袁老毕生所追求的亩产吨粮的情形,当粮食产量远远的高过需求量,还有必要去搞什么化肥农药么?只要大家将农闲时给田追肥的习惯保持下去,吃惯了美味的没有经过人工拔苗助长的粮食的人们,能接受得了那口感差的食物?

房山的动物园已经开始筹备,这将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区,比米国的黄石国家公园还要提前了一千二百年,就算是房山之外被人们破坏得厉害了,但再破坏得厉害也不会有工业污染那么厉害,而房山经过几百年的保护,山里山外的环境对比就是一面镜子,享受惯了大佬们能不意识到?不要把古人想得太笨,他们只不过是没有某一方面的见识而已,真等王况给他们开辟了这么几条路,他们的思路自然就宽广起来,环境保护的思想,绝对会慢慢的浮出水面所以也可以说,环境保护的任务,给后世留下一个好的环境的任务,王况也可以算是完成了,都开了这么好的一个头如果还要破坏得那么厉害,那人类真的是不可救药了

提升科技不用说了,钢的大批量生产提前出现,活字印刷术提前四百多年的出现,耕种法的推广,还有明年就将在长安城里城外出现的格物院,天文院,医学院等等机构,还有李世民准许了的将要缓慢进行的重分科举士的策略,无疑将会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一条康庄大道,有如此的环境,自然不用说了

除此三条之外,王况实在想象不出来自己的任务会是什么,因此第一句任务完成,王况当时就理解了只是后一句,太坑爹了?

怪不得王况会火冒三丈张三远远的听到王况的骂声,登时紧张起来,几个箭步就蹿了过来,站在书房外往书房里扫了一眼,没见着有他人在,就想退回去王况这时候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记得,还有一件事没求证的,招了招手,把要走的张三叫住了:“去,把高三叫来”

高三很快就来了,王况问道:“前些时侯,要小五他们寻找的长孙家老管家项爷的族人一事,进行得如何了?”王况已经不去想那设备损坏的两行字了,因为很明显,就在建安的时候,曹操和夜光结合后显示出的完成度是312%,也就是说,当时给王况的信息就是他只完成了不到一三分之一的任务,这才过去多久?就完成了任务?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王况登时就察觉到了,所以,王况其实并没有绝望,他生气,不过就是因为那一句给他带来的让人耍了的感觉很不爽而已

“没有找到项爷的后人,甚至连他来自哪里也查找不出来,出生地不祥,出生年不详,目前只查出来那项爷是当年长孙相公兄妹落魄的时候收留的一个乞丐,其他的就没了是以,小五他们还在派人查访”高三的回答,果然在王况的意料之中…;

乞丐,又是乞丐?这么巧的事?自己穿过来是乞丐,项爷也是乞丐?王况不禁狐疑的看了一眼高三,这个家伙,也是乞丐出身,也是孤儿

被王况盯得有点发毛的高三连忙道:“小东家,某可不是那项爷的后人,某这些年也找到了族人了的,还是委托小五帮找的,这点小五可以佐证”他也机灵,一见王况这眼神,加之小东家本身也是乞丐出身,那项爷好巧不巧的也是,这两人都是一身的秘密,而自己呢,也是乞丐出生,马上就猜到了王况的心中所想

不过王况循即抛开了这个念头,和项爷不同的是,高三肯定是人没错,娶了娇娘,还怀上了,大约到明年春就该生产,比王况的三女还要早上两三个月而项爷是一辈子也没娶过亲的,一直孤身一人,甚至连勾栏院也没去过,碰都没碰过女人

没错,王况怀疑的就是项爷是个机器人

“不管他了,去,写封信去,把池州杏花村掌柜叫到长安来记住,他姓项”王况想了想,挥手让高三退下

杏花村掌柜的其实没姓,据他自己说,打小就被人贩子拐到了池州,只知道自己家中原来是有老有小的,但小小年纪就被拐了出来,连自己姓什么也记不清,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而人贩子将他拐了出来,还没出手就病死了,只剩了他自己一人流浪在池州街头,后来被杏花村收留,做了个伙计,最后娶了掌柜的女儿,继承了杏花村但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掌柜的至今也没有取个姓,而只是让儿女跟了婆娘的姓,外人并不知道,也没人去问,只知道叫他掌柜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由于本书网百度关键字排名不稳定,为方便下次阅读,请Ctrl+D添加书签喔,谢谢

第六八四章高级材料

王况只要说杏花村掌柜的姓项这一句就足够了,高三,魏小五他们自然会把所有的脉络都理得清清楚楚的,甚至物证都会有,你长孙家想要什么物证?没问题,短时间内一定会有

但其实并不会那么复杂,项爷是长孙家的老管家没错,但却不是心腹之人,就算是心腹之人,人死成灰,族人来乞骸骨回乡安葬也是孝之所在,长孙家没有理由阻拦同样的,之所以会想到由杏花村掌柜的来出面,原因有四:最小说“小说”

其一,可以避免长孙家对杏花村掌柜的怀疑,杏花村如今的营生做得也大,大到了在长安,在洛阳,在金陵,在建安都有了分号,一年的收入虽然是比不上长孙家,但却也是差不多在同一个重量级上的一个管家,再是对长孙家有贡献,你给他的族人能有多大的馈赠?顶了天的给你个几千贯,你说杏花村会在意你这几千贯钱么?

其二,杏花村掌柜的是王况的徒弟,这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有这么牛掰的师父做靠山,而且长孙家和建安王家的关系向来不错,你说他有必要还另外找一个长孙家的已经死了的老管家来贴上长孙家么?没那必要么,靠着建安侯的徒弟这个招牌,谁敢去摸老虎的屁股?最小说“小说”

其三,杏花村如今有钱了,有地位了,也就有了能力去找自己的亲人,所以,以前之所以多年没动静,那不是没能力么?现在有了靠着建安侯的名头,各地衙门都会在将来杏花村找上门去的时候,开一开绿灯,让衙役出去巡逻的时候加以留意一下,又不用多费衙役多少力气,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多问两句罢了不用花衙门一文钱,衙役还能偶尔去杏花村吃吃酒,或者是得个优惠什么的衙门也因此和建安侯有了那么七拐八拐的一层人情在,以后万一有事,要求上建安侯或是建安王家的人以建安侯的为人,能不记得你曾经给过的方便么?因此这事情对各衙门来说就是何乐而不为呢

其四,越是危险的往往就是越安全的,正是因为杏花村和王况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如果杏花村掌柜找上长孙家去,反而不会让人往这是受王况指使的上面去想建安侯有这么笨么?会让他的徒弟直接去认一个已经死了的没有子女的老管家么?这又有什么好处?

当然不可能让杏花村掌柜就这么直接上长孙家去认人去,还得要一段时间的造势才行,王况让他来长安,不过就是让他轰轰烈烈的找上门来,高调的“请师父帮忙查找亲人”不用闹太大动静,能有那么三五个人知道就好,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的,于是大家就都知道了杏花村掌柜的在寻亲人然后就是铺垫,然后就是“找到证据”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找上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