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听得那鞠郎子在街上,当众挑拨,要不要某去以安息奸细的罪名将其抓了起来?”李业嗣的思维突然的跳到了另一边去,他也是刚进了王家院子,听到王况的几个护卫议论着鞠伪娘说话太不把大唐君臣关系放在眼中了,但护卫并没说其他的什么,因此李业嗣也仅听得个大概意思,说是鞠伪娘在大庭广众之下,行其挑拨大唐君臣关系之能事。

既然是挑拨,那么必定是挑拨王况和朝廷的关系,以王况如今的影响力,说难听一点,就是王况真有那么一丝想要自立为王的想法,也是绝对能成功的,朝中其他人或许知道建州水军的厉害,但厉害到什么程度却是没有什么概念,而李业嗣却是明白建州水军是何等的存在,几乎可以说,如今的天下,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伱挨着楼船可以开进去的水边,那么就抵挡不住建州水军前进的步伐,所差别的无非就是抵挡的时间长短而已。

第六四一章回

王况有自立为王的影响力,但却是很自觉的将自己从那些海外之地给撇得一干二净,这也就是王况能得皇帝信任,也没人敢用谋逆这个词安到王况头上的最主要原因1;。*若是王况真想自立为王,早就寻了海外之地去发展了,以王况这些年所为,十年八年,就绝对会有能和大唐相抗衡的力量,至少在短期内,或许王况啃不动大唐,但大唐也别想啃得动王况的地盘,但是王况没有,所以,在这一条上,王况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反对者再攻忤,也是没个办法,王况就像是那没缝的蛋一样,苍蝇想叮却没个落口的地方。

李业嗣也是明明白白知道这一点的,但他和黄良一样久建安,虽然有和家中信往来,但李老头子铁了心要锻炼他的判断能力,许多事情愣是不肯跟他说,都要李业嗣自己来判断,因此李业嗣对朝堂上的了解程度,比之于黄良也好不到哪去,不外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罢了。

所以李业嗣有点为王况担心,王况老这么东跑跑西跑跑的,总不呆在一处,没得要被那些虎视眈眈的人找到攻击的借口,如今鞠伪娘又行那挑拨事,搞个不好,就会被那些个嗡嗡徘徊着的苍蝇给寻到了味道,扑上来,要是如此的话,就有点麻烦了,所以,他就提醒王况,是不是继续的把威胁给扼杀在摇篮中。

“没那么严重,既然大家都在。某就直说了罢,陛下已经将鸿卢寺拨过来了,本来想让某来兼这鸿卢寺卿,你们也都知道,况生性惫懒,真要况三日一点卯,五日一小朝。十日一大朝,还不把况给憋死了?再说了,案牍如山。况看了都头疼,因此况就举荐了使君去接替这鸿卢寺卿的位置,虽然比现在的盛州刺史要低上一些。却也是实权位置,只管处置与番属国的关系及新建的几个院,没那么多的龃龉事,正好让使君多些时间到处走走看看。”王况想想下,大约这几天朝廷应该会接到了皇帝的密信,给自己的任命应该很快就会下来,黄良却是没那么快,要等他这任满了,而且要等李世民回到长安选出建州刺史的继任人选后,才会让他到长安去1;。有这一层的考虑。自己主管外交的事情就没什么好保密的了,干脆说出来,也好让大家都宽宽心。

事实上,哪怕黄良做到一道都督,哪怕他现在的品级突然的提到正二品。但只要他不是京官,就不算是真正的成为朝廷的核心人物,只有进入了朝廷中枢了,并且位列尚之流了,哪怕品级再低,旁人见了也是要尊称一声相公的。这就是宁为凤尾,不为鸡头。

进入中枢后,就算是致仕了,在朝堂上也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毕竟在中枢,哪怕权力小,管的可是天下事,而在一州之地,哪怕你权力再大管的却是地方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若是在州刺史上致仕,那就是真正的人走茶凉,估计也就皇帝会偶尔想到你一下,其他人,三五年就将你忘得一干二净了。

一听王况这话,马周王凌等人就都给黄良贺喜,黄良笑道:“某就说么,二郎怎么会将某的左膀右臂都给抽个光光的,只留老朽一个和李镇将在这里撑着,却原来有这一手,早说么。”

李业嗣这下不干了:“好么,闹来闹去,就剩了某一个呆在建安了?唵?!不成,某也不干了,二郎你赶紧的想办法,或者某自去找阿公去,某宁愿当个小小的校尉上阵杀敌,也不愿意孤家寡人的呆在建安了。”

“要杀敌还不容易?有你忙的。”王况微微一笑:“南边,北边,都有的是机会,你身为建州水军名义上的官长,难道就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镇将府不是有处亮兄坐镇么?”程处亮原本是前两年提为建安县尉,去年冬又被提为了镇将府副将,这也是程处默这几年在伏罗唐林州练兵练得有声有色的结果,升程处默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就将机会给了程处亮了,弟领兄功,本就是惯常,只不过这替的功,赏就没那么高而已。

李业嗣一听,眼睛就亮了,对啊,建州水军这次出海演练的目的还不是剿海贼?而且海贼害的是我建安的姓李的人,还是陛下亲口说的李家好儿郎的李大胆,某身为建州镇将,为子民复仇,理所当然么1;。至于说北边,那当然是新罗了,新罗棒子的事,在那帮棒子上船后就已经不需要太过严格的保密,因此李业嗣也就知道了个大概,只要建南那边有了动作,自己就可以振臂一呼:棒子欺人太甚!领了兵从水路上杀将过去,要说打杀新罗,又不能和高句丽有所交集,就只有海上一途,而海上力量,又是非建州水军莫属。

徐国绪又抓住了机会,起身,踱了两步到李业嗣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副长辈的口气:“好好干哦,某等在长安等你的捷报。”

李业嗣白了白眼,懒得理他。

一夜无话。第二天,建安各处,包括所有的栈门前的招贴栏上都贴出了告示,规定在朝廷没有明确的指示之前,各地严禁有任何针对永业田的动作,置换也不行,哪怕是用好田去置换差的永业田都不允许。而王村人早就被王况安排好了,王村人不会有动作,那么慎家人也不会有动作,这两家没动作,整个建州就是个风平浪静。

王况只在建安歇了几天,期间偶尔的又到街上散散步,看见哪里人多就凑上去,默默的坐在一边,听着建安人拉着家常,而建安人也没有因为小东家长时间没在建安而对王况有什么陌生的敬畏感,王况来了,他们顶多就是冲王况笑一笑,一如王况在建安的时候,继续他们的高谈阔论,所说的不外就是哪家今年又开了几亩的荒,哪家去年舍了老本跑了几趟外洋,赚了多少多少的话,话语间并没什么羡慕的意思,如今的建安,东家可以做的,西家也就可以做,没有什么特权可言,所有的人家,在政令面前一律是平等的。

大家交流的,早就从几年前的艳羡转变成了经验,你把你的经历说说,旁人就在一边给你出主意,哪里做得不够好了,哪里又做错了等等,大家互相借鉴,力图在第二次的经营中做到最好,这已经是一种要富大家一起富的心态了,经过这些年的观念熏陶,建安人都明白了只有大家都富了起来,那么市场的需求就会大起来,大家就都能赚到更多的钱,而不是说你一家独富,藏着掖着的不肯说出来,靠一家的购买力再高,能高到哪去?

王况并没等到过完流水大席再起身回长安,虽然他很想重温一下流水大席的热闹,但时间不等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医学院,格物院这些都要尽早的建立起来,真正只有这些架子都搭起来后,王况才敢放心的到处走到处玩,很多事情,不是想一想,嘴巴一张就能来的,前方的路,还有得走1;。

只在建安休息了几天,王况就动身前往长安了,不过在他起身的前一天,金陵姜家来人征求王况的意见,是不是可以效仿其他大家族的样子行那购买田地置换永业田之事。既然姜家还是很重视王况的意见,王况也就隐晦的暗示了一下这么做的危险性,姜家人自然是心领神会的回去不提,其实姜家是早就开始买田和置换田地了,但因为他们见建安这里没个动静,所以心里没底,派人前来问个究竟,正好王况在,所以姜家人就急急忙忙的赶回去,不光要终止置换田地的事,就连以前置换好的田,他们也要再置换回去。

依旧是取道饶州和房陵,啮铁兽的事情牵扯着王况的心,这可是国宝来的,若是能从现在就开始保护好了,过了千年后,或许啮铁兽就不再是那可怜的几百头,要费尽心机的去搞什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