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王况多虑了,也或者是他知道太多参与权争者后失败的大多都没什么好下场,知道得比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多得多,所以王况才有这样的忧虑。其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建州水军同样深深的打上了他王况的烙印,没有王况的力成,就不会有建州水军的出现;没有王况征东瀛,下建东建南,就不会有建州水军如今这般如日中天的名头,可以说,打从建州水军建立的那一刻起,不管是谁,说起建州水军,都绕不开他王况去。

而且,王况也早忘记了,当初成立建州水军的时候,朝廷各大佬曾经一致的通过决定,建州水军只是挂名在建州镇将府之下,而实际的指挥者就是王况。这不能怪王况,王况除了对楼船的关注度比较高外,其他的事情他几乎也没怎么过问的,就连打东瀛,那也是黄大的一怒之下而为,并不是王况下令去做的。

但皮三却从王况的话里听出了一点点的冷意,他顿时头皮一阵发麻,娘咧,哪个龟儿子说的建安侯好说话的?这下建安侯不高兴了,早知道就自己去找巡察衙门好了么。可再一想,更是冷汗淋漓,幸亏自己来问了这么一下,要真的冒冒失失的跑到巡察衙门里去要人,哪怕再是低声下气的求人,要被建安侯知道,怕是没有好果子吃,还好,还好来问了这么一下。

“嘿,二郎你莫非忘了?圣人可是说过,建州水军是听你调派的,当时这话还是某传给业嗣和王家那小子的,你不记得,某还清清楚楚的记得的,业嗣那还有圣人的字喻,大郎你应该是见过那字的罢?”徐国绪身胖但心思灵敏着呢,常年在宫里泡在那大染缸中,哪能听不出王况隐藏在话语里的担心来,就提醒王况,也是敲打敲大皮三,你看见没有,圣人可是说了建州水军归建安侯管,可建安侯竟然不肯管,不想要这个权,都忘了这事了。

“嗯,见过的,李镇将将那字条给某看过,本来当初也是想让某到水军来的,但某想到小东家怕是不喜过多的参合到军政上,就推掉了,不然现在这水军副将,估计也该落到了某头上了罢?”黄大咧嘴一笑,一口白生生的牙在跳跃着的火光映衬下,闪闪发光。

“嗌!那是你大郎不想离开二郎,不然你现在开口试看看,别说水军副将,某家估计圣人会直接封你为主将,把王家小子调到渤海去了,又或者干脆按二郎以前说的,拨出一军去渤海开府,任命你为主将,这都是有可能的,啧啧,真是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兄弟,二郎不喜权,你大郎也不乐意,王大郎更是如此,当个司马吧,比他原来当班头还辛苦,劳碌命啊你们,某家怎么这么不幸,认得你们这一帮怪人,搞得某家也成了劳碌命了。”徐国绪长叹了一口气,一副无奈的样子。

本来按王况当初的设想,确实是要建议从建州水军中拨出一半人马到渤海去另立一军,以黄大为主将的,但黄大死活不去,而目前又没有适合的将领可以担任水军主将的,因此这事就一直的拖延到现在,大唐现在马上战将和帅才都不缺,缺的就是船上的统领人才。

皮三一听徐国绪的话,脑中灵光一闪,他知道该怎么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六五章神兵利器是不可能的

一更到,感谢书友“五宾龙”的月票。

宴会比早先估计的还晚了足足一个时辰这才散去,原因很简单,那些踩了艨艟去附近渔村的兵士们,不是载满一艨艟的牡蛎和蟹来,而是艨艟自身载满了之后,后面还拖着两个小舢板,上面满满的一筐筐一盆盆的鱼,虾,蟹,牡蛎,还有好几大篓的菜蔬。

却原来是这些兵士去渔村提出要买虾蟹的时候,那些村民听说是水军要大宴用,当下不由分说的将家中所存的全都拿了出来,还不要钱,兵士们敢塞钱给他们他就跟兵士们急眼。用乡亲们的话说,兵士们平日里巡逻着,保得一方平安不说,还天天不辞辛劳的关心渔船有没有回来,没回来的还要去搜索,有建州水军如此的作为,他们平日里出海捕鱼也捕的安生,损失也要比以前降低了不老少,现在水军要大宴了,就这么点鱼获又算得了什么?

有的渔村码头边上正好有成片的礁石的,村民听说牡蛎可以烤来吃,而且很好吃后,就自发的又去帮兵士们撬了好多下来,当然了,兵士们自然也就把怎么烤牡蛎的法子传授给了渔民,只是煎蟹相对来说,要比烤牡蛎复杂那么一点点,刚好去的那些个兵士又都是些不会烹饪的,所以也就没教。

不过兵士们拿了那么些海获也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就也透露出了那煎蟹富来客栈的厨师们都会做,不光是他们,似乎其他去帮忙的酒楼都有学会的,既然大家都会了,就也不妨在送鱼获去酒楼的时候学上一学,应该不打紧的。

而有些人家因自家渔船出海还没回的,没有海获,在海边住的,又都知道菜蔬的金贵就将自己家里山上种的一些菜蔬也献了出来,如此才有那么一艘艨艟拖着两只舢板的景象。

这三船的东西一来,一下就补充了大宴所需食材的不足,可以说几乎是人人都可以敞开了肚皮吃了。这下时间不延也得延了,总不能放着那么多的食材浪费了罢?再者说了,如今的东治港可不是当初刚设的时候是个外港,现在东治港东有夷洲,北有琉求和东瀛,南有建南,东南有建东十足十的成了大唐的内海港,一丝威胁也无兵士们平日里操练巡逻也辛苦,难得一次放纵的机会,王霖泊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却是苦了那些替兵士们去守营去巡逻的将官了,听着空地上的鼎沸人声,自家却要在这里吹海风,羡煞死了也么哥。

然则王霖泊不发话他们也只能将口水往自家肚里咽,去填那嗷嗷叫的五脏官,一个一个打定主意过得两日,非要把王大将军给吃穷了不可,他们还不知道,两天后的请客,王大将军是一个子儿也不用掏的。

大宴持续到快要子时才结束,不过王况并没在那里呆那么长的时间,才吃一半,就被许老头几个拉走了,因为他们对王况一声不吭的放下来的日灶是看不明白,王况走后他们从造大孔明灯的讨论中醒悟过来才发现了那个蔑匠身边的日灶,说是建安侯留下来的,以后每个船上都要装那么几个,有日头的时候可以不用柴火烧水煮饭。

老头子们贪吃是贪吃,也喜欢那个热闹劲,但在求知欲面前这些就通通的被赶到一边去了。

至于徐国绪这个吃货,他才不会对已经见识过了的日灶有多少兴趣,那东西简单得很,一看就知道怎么做,而能聚日光的原理么·他也懒得去知道,有二郎就行了,他做出来我用,多省事。所以徐吃货就自己一人一步三摇的在两个建安兵的护送下,回驿站去继续他的烤花蛤大计了。

日灶这东西,跟徐国绪,跟安逸王他们解释起来很费劲,但跟几个老头子解释起来却是省事的多,王况只拿两面镜子摆出个角度一示意,他们就都明白了原理,直呼简单,却都怪怪的看着王况,怎么建安侯就能想出这个来,自家想不出来呢?

许老突然一拍桌子:“哇呀呀,神兵利器呀。”

王况笑笑:“没门,想都别想,你要真有那个闲心去试,某也不拦着,不过某可是把话撂这里了,你绝对是试不成功的,到时候失败了可别怨某。”许老头一说神兵利器,王况就知道他想做什么了,那杜撰出来的古希腊历史里就有一个经典的战役,说的是某人让守在城墙上的兵士每人手持一面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海面上的敌船上,结果就那么把敌船给烧了。

但是后人做过无数次的实验,结果却验证了这个所谓的战役水分太大,不要说一千多人拿镜子反光,就是一万多人每人拿一面镜子在炎热的夏天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都做不到。原因无他,敌人不是死的,是活的,是随时都在动的,而想要用太阳光聚集起来引燃船只,就必须长时间的将光线聚集到船的同一个点上,在敌人动的时候,显然这个根本做不到。

就是敌人不动,想要将一万多条光束都叠加到同一点上,也是做不到,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判断,每人都以为自己是正确的,都以为别人照错了,就是指挥官也没办法让那么多人协调一致,除非是机器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凸透镜和球面镜能引燃东西,那是因为它们聚焦后的光斑面积是原来的几万分之一,也就是将一个大面的能量全聚集到了几万分之一那么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