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进山以来,这支队伍几乎每天都是在外露营,路上也是碰到过几个村子,但都是小规模的村庄,当地农户没有那么多的房间可供他们借宿,所以都是在村边找个地方安营的,只有刚进山的第一个晚上,由于还没深入山区,碰到个比较大的村子,有一户大户人家,家里有足够的房间,这才有地方可睡。

这对王况,对黄大,对那些护卫来说都不是难事,王况后世也是个驴友,出去游玩,露营是常事,只是苦了徐国绪和安逸王,他们两个何曾受过这样的苦?徐国绪还好些,毕竟曾经跟着王况从建安到长安,有过野外就餐的经历,加上他也知道,明年舰队组成后要出海,在海上的生活恐怕更要艰苦上百倍去,是以,一个是对新鲜野味的期待,一个就当是给自己做个锻炼,所以倒也算是苦中寻乐。

只有安逸王,他可从来没有在野外睡过的,野外的地面再是平整,又哪能和家中舒服的床比?所以这些天他也是有苦难言,主要就是因为是他自己要求跟着王况回建安的,而不是王况邀请他同行,这么一来,就是再苦,他也只能忍着。

好在这几天里,也着实的让安逸王见识到了大唐兵士的野外生存能力,从长安出发的时候,他为了不至于碰到紧急情况而饿肚子,他可带了许多从林家铺子里以“友情价”买的各种罐头及行军饼等等,甚至连米面都带有不少,结果这一路上,他带的东西什么也没用上,不是他沾王况的光吃王况的,实在是每一餐,不管是在野外也好,还是借住于百姓家也好,甚至于到了驿站里,王况底下的护卫都会想办法的搞些新鲜玩意吃,不是河里摸鱼,就是野外打猎,更让他吃惊的是,那芦苇芽,那遍地的野花野草,烹饪过后竟然是如此的美味。

经历过了几天之后,他也就麻木了,第三天,他就在徐国绪的建议下,将带来的罐头等干粮除了留一些备用外,其余的都送给了沿途借宿的人家,倒也给他赢得主人家的极大好感,不是那些主人家贪财,实在是安逸带的这些东西寻常人就是有钱,那也是很难买到的,东西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其稀有程度,每每看到那些百姓脸上发自内心的鸡动,安逸也是觉得阵阵的舒心,他现在有些理解了建安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了。

可以说,这一路上,王况在不知不觉中,成功的将安逸王从上位上位者那高傲的心态拉了下来,更接近平民百姓,让安逸王深刻的感觉到,以前那靠威压而获得的百姓尊敬在这种发自肺腑的尊敬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眼下,见王况的手下又要出去打猎,安逸王连忙吩咐自己的护卫也跟了两个上去,一路上,基本吃的都是王况的,他也惭愧呀,而且,若是自己的护卫也学到了一滴半点,以后自己想要出门游玩,不是更有乐趣,更轻松许多么?

打猎的几个很快也就回来了,越是深入山中,所获就越是容易,比起刚进山的第一天来,现在根本都不用走远,只要随便的往那灌木丛里一找,至少也能找到几只野雉山兔,而王况对护卫们的要求也是吃多少就猎多少,不能贪多,对于护卫们来说,当然也是有新鲜的吃更舒服,哪还会多打了,剩下吃不完,下餐吃剩的?

天还没黑,营地里就升起了袅袅炊烟,王况的马车里,家伙什是一应俱全,全都收在马车座底下隔层里,可以说,建安侯府这样的马车至少有好几辆,都是用做这样的准备的,不光是王况家的马车是如此,就是林家的马车也是如此,程处默他们几个家的马车也都有这样的准备,因此,行车到野外,难不倒他们这些人。

“咦?这是什么?”闲着没事干的徐国绪踱到马车前,眼尖的他从前面车辕的座底下掏出了一个用绳子捆扎的,弯弯的一堆三角形样的东西,大奇道,“说是铜镜罢,也没这么大的铜镜,且面又不平,到底是做何用的?”

“哦,那是给你明年在船上用的,船上不能多带柴火,带了柴火占用空间,用这个的话,只要有日头,日头够足的话,烧些水啊,煮点东西啊,就不用开灶生火了。”王况一见,就笑着解释。

这是王况让蒲熙亮花时间帮着打造的太阳灶,采用的就是铜镜的生产工艺,这个太阳灶同样也是采用了可拆卸的技术,一面大凹面被分成了十六瓣,每一瓣上都镶嵌了相应的凹面薄铜镜,许多面铜镜就组成了一面大的凹面镜,需要用的时候就组装起来,不用了就拆下捆扎好,也不占位置。

在船上,是不大可能带那么多的柴火的,还需要沿途补充,如果柴火带太多了,一个是占地方,另一个是万一需要连续一两个月没地方靠岸补充,那么柴火就显得弥足珍贵,而船上如果带了太阳灶,就可以在有太阳的时候用太阳灶,虽然炒菜的温度是达不到,但蒸煮却是可以胜任的,如此一来,柴火就可以省着留在阴雨天用了。

太阳灶并不便宜,这一个太阳灶,足足花了十几个匠人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打造出来,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做,没什么经验所致,但是就现在有经验了,也是十几个匠人一个多月才能造出一面来,主要还是球面的调整比较麻烦,既不能让光线发散,也不能太过聚集,一面效率高的太阳灶,最理想的效果就是聚拢的光线能均匀的分布在锅底那一尺来方的面上。

“不用柴火能烧水?”徐国绪更是好奇了,当下就想试一试。

第四九二章徐国绪烫伤

第四九二章徐国绪烫伤

不光是徐国绪好奇,就是安逸王,那也是好奇得紧的,他是在王况成名后才内附见到王况的,王况的许多传奇过往他都没能碰到,尤其是他听说大楼船之所以能出海,这里面王况功不可没,所以,他对王况手底下能出的好东西是一直充满期待的,内附之后,王况也推出过许多东西,可都是流传出来后他才知道的,因此,没能亲眼见证到一样东西成名前的诞生是他的遗憾,现在,这个机会就在眼前,他哪里肯放过?

拗不过徐国绪,而且眼见太阳还没落山,还有差不多一个多时辰的样子,此时营地的开口正是冲着西面,要是此时撑起太阳灶,煮东西是不大可能,但烧一锅水还是可以的,在场的人,基本都是可靠的,安逸王虽然是个外族王,但是他也不可能将太阳灶的消息透露出去。

而且,按王况的打算,如果以后太阳灶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大量制作的话,还可以装备到军队里去,想象一下,在白雪皑皑的荒原里,尤其是草原上和大漠里,柴火难寻,此时要是能支起一个太阳灶,烧一锅水,让兵士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热水,对战斗力的保持,必定会起到效果的,尤其是一些伤兵,对热水的的需求就更大。

太阳灶如果能装备到军队里去,如果能够每一火都配了一个太阳灶,那么将进一步的减轻后勤保障工作的负担,不需要再派许多人去到处寻柴火了,这个在夏秋两季里体现不出优势来,但是在冬春两季,尤其是寒冬的草原上,优势就会很明显。换句话来说,如果装备了太阳灶,部队的军需就可以腾出不少的人力物力来准备箭支啊等等的消耗品。

王况也没指望说靠一样两样的东西就改变敌我双方战斗力的对比,但是,一样不行,我就两样,两样不行,我就三样,三样不行,我就十样八样,在如此众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持下,这里一点,那里一滴的累积起来,积少成多,总是会达到可以影响到战斗的时候。算上前面王况给大唐军队凑足的七种武器,这个太阳灶就是王况准备的第八种武器,如果等到东平的新刀兵大量的装备到军队里,那就有九种变革了,王况才不信,有九种变革的大唐军队,对上北方那些落后的部族军队不会有着质上的提升。不要说对北方的军队,就是对上这个时候的西方罗马帝国,王况也相信大唐军队必定可以占了上风。

可以说,现在的大唐军队,除了马匹这个弱项外,其他方面都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一大截,而马匹的改良和引进优良品种的军马,也是皇庄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秘密任务,事实上,可以说,皇庄今后改良物种取得成功后的一大部分收入,都将投进马种的改良里去。只不过马种的改良,王况并不懂,所以他也不过问,而是由朝廷秘密征集的各地养马好手去试验,去努力。

“既然要试,那便试看看,只是此时的日头也快落山了,烹煮东西是不行了,但烧烧水倒是可以的。”王况拗不过,便指挥了两个护卫将太阳灶抬到了日头下展开,这是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