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他又和往常一样,给二子留了碗羊汤,不留不行,建安这地方,羊不多见,运气好的话,一天能买到几头,运气不好,几天都买不到一头来,算起来,每天也只能杀一头羊来煮了卖。全城也就他这唯一的一家羊汤铺子,经常都是午时过后不久卖完了。

正忙着招呼客人,抬头却瞅见二子扶了那个叫狗子的乞儿慢慢行近来到摊前。因心存了些敬畏,不敢再似以前那么直呼“狗子”了,便笑说到:“哟,这不是王大郎么?身子可感觉好些?”

王况今日觉得身体大好了许多,虽依旧有些虚弱,但有二子在旁,行路却是无妨了,心里记挂着心事,在道观里也呆不住了,便让二子陪他到街上走走,一起去乞些吃的,也好打听打听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喝了人几天的羊汤,怎么也得过来道个谢,便来到遏跃跟的羊摊。

“托大叔的福,蒙大叔照顾,这几日好些了。”由于不了解现在的朝代,不知道该使什么礼节,记得以前影视里的草原上礼节里有一种一手抚胸欠身的,姑且便这么做了。

没想遏跃跟见他这么行李,眼光大亮:“王大郎多礼了,都是上天眷顾,遏跃跟不敢当得。”心下却是更是惊奇:整个建安也就自己这么一个胡人,就是城里的几个商人,也都不会这种行礼,而自己早就学会了用汉人礼仪招呼主顾,莫非这王大郎还真是贵人,生来就知道不成?心下更是敬畏。对王况问的话便有问必答,恭恭敬敬的。把个在旁边的二子看的是云里雾里:这胡人怎么转了性子?以前虽说也是和和气气,但绝不似今日般对狗子个这么敬的,看起来倒有点怕狗子哥?

和遏跃跟说了会话,王况也就了解到了现在是贞观二年。还好,李世民这个皇帝还是不错的,不用两年也就是盛世了。虽说乱世出英雄,可凭自己那可怜的历史知识,还有着瘦弱的身躯,十来岁的年纪,在乱世估计也就是炮灰的成分居多,搞不好连炮灰都当不了就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

得了人恩惠,王况自然想报答,欠人情可不大好受,王况本来就是个别人欠他的他总记不起来,自己欠别人的总是念念不忘不的性子。

思量来思量去,实在没什么好报答的,免费帮人干活?人家遏跃跟自己一个人就忙得过来,再说多个人干活虽说不付工钱,但总是要管吃吧?这个行不通。

眼光落到炉上汩汩冒着热气的羊汤上,突然有了主意。于是问遏跃跟:“大叔,您觉得草原上的羊好吃呢还是这里的羊好吃?”

“应该没啥区别吧?”遏跃跟有些奇怪,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要真说有区别么,那似乎是草原上的羊煮了更香些,也不那么膻,不过羊都是这个味道么。”

“有区别啊,大叔您想,羊都是吃草的,草原上春夏季白天日子是不是比这里长些?”

“那是啊,尤其到了夏天,我们那寅时就开始天亮了,不似这南方,得到卯时才亮,晚上草原天黑得也晚许多。”

“大叔您想,草要阳光才能长得好,这日头照的时间长,那草自然也就更好,羊吃了那样的草,自然羊肉也就更好吃了。就如同人一样,天天吃好的,身体总是会比较好吧,您看我喝了几天羊汤,这不就能行路了?”王况开始分析:“所以说,草原上的羊肉肯定比这里的羊肉好吃。”

“嗯啊,要是能贩得草原上的羊来,我这羊摊可就更红火了。”遏跃跟有些神往:“可草原上的羊贩到这来不划算哦。”

王况倒是知道,古时不管哪个朝代,和草原的贸易基本都是用茶叶,铁器及陶瓷丝帛去换皮毛和良马,真要是换活羊来,不说走得慢,几个月下来,就光一路上那羊吃的草料钱都估计是一大笔开销。因此断不会有商人愿意换牛羊来,当然良马是例外。

“大叔,我这有个方子,可以让您的羊汤更好喝。”

“真的?”遏跃跟有些将信将疑。自懂事起,草原上的人们都是将羊宰了后剁成块直接丢水里,放点盐就这么煮了吃,别看中原的汉人们比草原上的人懂的吃,吃的花样也是繁多,可煮羊却大体上一样,最多就是丢些姜块罢了。当然话说回来了,估计天子吃的羊肯定不是这么做法,但真要做细了去,他这小小摊位可承受不起。

“其实很简单,大叔您不妨试看看。”美食作为王况最大的爱好,自然有自信:“大叔您每次煮羊肉前,不妨先用滚水先捞下,然后锅里放油,姜拍碎后入锅翻炒出香味后,再倒入羊肉翻炒到变色,加些米酒闷一会,再加盐和汤,这样煮出来的羊汤肯定好喝。”其实还有很几个步骤,因为王况不了解现在都有那些调味料,不敢说,就比如说辣椒,现在估计还没流传到这来吧。

“大叔您就放心吧,狗子哥每天把我从您这端回去的羊汤又放了些野菜煮,可好吃了,我就不会。”二子也在旁边帮腔。在他看来,病过一场的狗子哥一下子神通广大了起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年幼的他可不会想那么多,反正狗子个好了起来,这就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哦?那我明日试试。真要好吃,以后王大郎来我这,别的不敢说,一碗羊汤总是有的。”遏跃跟不禁有些心动。决定不等明日了,晚上就先在家里试试,要真的如王大郎所说,那么以后城里的大户人家还不得闻风而至?吃好了,赏钱肯定不少。

辞别遏跃跟,端了羊汤先回道观,然后又出来,王况和二子花了半天的时间,把建安逛了个遍。虽说是个州城,但在王况看来还是不够大,还不如后世的石陂这个镇大。想来也是,唐时,建安这里还是属于半开发之地,人口本来就少,比不得中原地区,整个唐初人口才多少啊?大多又都聚集在中原地区,建安能有个万来人口就算不错了。

整个州城就一条街,当然小巷道不少。处于松溪和南浦溪交汇口,零零散散也就那么三家客栈兼酒楼,因处于两河要地,闽地又多丘陵山川,因此也是个商家的集散地,商铺倒是不少。虽说人口仅万余,但过往商贩倒是不少。逛过之后,王况心里朦朦胧胧有了个印象,见天色将晚,就随二子回道观去了。

(不好意思;前面说错了;建瓯在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六朝的建安郡故地置建州,天宝元年(742年);才改为建安郡。)

第五章我来应聘掌勺

次日下午,王况和二子又是沿街乞讨,城里的宽裕人家有几家也听说了王况昏迷过去几天眼看就要死了却又活了过来,都直说这孩子命硬,无常不敢收留,保不准上辈子是个善人投胎到这辈子了,也都心存了些微的敬畏,加上闽人质朴又好客,因此见王况上门来乞,便都东家给点西家凑点,转一圈下来所得竟然比以前多了许多,把个破陶碗装得满满的。二子自然是喜笑颜开,一路小心翼翼的捧着碗,跟在王况身后又走到了羊摊前。

却见得遏跃跟已经准备收摊了,正忙着收拾东西。见得王况和二子行来,赶忙停下手中的活,眉开眼笑的的上下打量了王况一会,才抚胸欠身道:“大郎来了?身子可是又好了些?你瞧今儿个,都卖完了,要往日啊,估摸着还得一个时辰。不过我这还给你留了一碗,您瞧瞧,特地给你留了块羊尾巴。”

状你道他怎地会向王况行礼起来?原来他昨晚回家,按王况说的烹羊法子烹了一小锅,结果一会工夫竟然就被已经吃腻羊汤的一子一女两个孩童抢了个一干二净,自己和婆娘都没能喝上几口。可见这味道和他之前烹的那是天差地别。尤其今日出摊,用的王况教的法子烹得的羊汤竟然卖个大好,有几个食客吃完了后竟然跑回家去拿了碗来盛一碗回家去说是给家人尝尝。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心里越发的认定王况就是贵人了,又见王况识得草原上的礼节,便给王况这么行了个礼。连姓都直接省了,直接叫大郎,隐约把王况的地位抬的比自己高了。

王况倒也没在意这些,听到遏跃跟这么说,也很是高兴,一来也算是报了饭食之恩,二来,通过这两天的交谈,遏跃跟挺本份的样子,现在生意眼见得能有好的希望,打心眼里也为他感到高兴。

“如是这么一来,大叔您以后每天可以多卖些汤食了,顺带着可以卖些胡饼了。”王况笑意盈盈的说:“你们不是喜欢将胡饼泡在羊汤里吃么?可以教教您的食客们也这么吃,想他们应该会喜欢上的。”

我的个长生天啊!!连这个他都知道?遏跃跟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王况:“大郎莫非得了长生天的指引?连我们怎么吃胡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