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徐国绪的话却是引起小丫头心中的悲慽来,幽怨的瞟了一眼王况,咬了咬嘴c魂,这个动作被徐国绪看在眼中,心里一动,有了计较,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接着又打开了话匣子:

“那禄东赞,咦,二郎你怎知那禄东赞的官职是大论?”大论这个官职,就相当于宰相,在禄东赞到长安之前,还从来没人听说过这么古怪的官职,而王况远在建安,却是知道了,不由得他不希奇,不过转念间,他自己倒是自言自语起来,“是了,定又是二郎你那师父告知与你的罢,他连虫草都知道,那么知道个大论官职和大论是谁,也不希奇。”

其他人一听,哦,原来如此,真要是王况不出门就能知天下事,那就太妖了,也不是没有人形容说书生不出门就知道天下事的,但那是夸张说法,而且书生也是饱读诗书的,哪里像这个王况,一手毛笔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只有用那鹅羽做的笔写出的字还值得一看,但那能算是书法么?王况也从来不跟别人解释过,以后写毛笔字的人会越来越少,这鹅毛笔写的字,也是属于书法的一种。

徐国绪狡黠的看了一眼王况,却被王况狠狠的盯了一眼,于是干笑一声,继续说下去:“那禄东赞见了陛下之后,自然是提出和亲请求,结果,正因了二郎之前的提醒说吐蕃是为谋我大唐的技术及种子蚕卵之类的物事,陛下就让人将东市上卖羊肉的颉屠户家那个长满了满脸麻子,还瘸了一条腿,年近三十还没出阁的娘子叫了来,说是许给松赞。

开初,那禄东赞自然是不甘愿,但随后,陛下又说会赔嫁百车的东西,禄东赞这才满口的应承了下来,结果,陛下当即发怒,让金吾将禄东赞给打将出了玄武门外,这一路上,那个哭爹喊娘的样子,你们是没瞧见,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哦,现在那个禄东赞还在潘院里养着伤呢,这都过去两个月了,也没见好,哈哈。”

第二八五章长安故事(续)

第二八五章长安故事(续)

虽然王况早就知道了吐蕃求亲的最终结果,却是没想到李老2竟然使出了这一招,可以说是禄东赞的脸都丢尽了,想必等他伤好能动后,只能是灰溜溜的回去,至于吐蕃想打,那是没戏,李老2既然铁了心的不和吐蕃媾和,应该也是早有准备,大唐想打下吐蕃是难,但吐蕃想从高原上下来却更是不容易,来多少兵就吃掉他多少兵就是。书迷群2

经过这一番试探,吐蕃假借和亲之名而谋新技术的心已经是昭然若揭,有了这个案例在,那么大唐对那些番外来的人应该会有所提防,自己将那矬子丢进海中喂鱼应该就没什么事了,于是,王况笑说到:“呵呵,陛下那边处置了吐蕃,况这里也准备处置几个窃取新耕种法子和水车技术的倭奴呢,现在想来,那矬子应该已经喂了鱼罢。”

与其等别人密报上去,还不若自己先说出来,主动说和被人揭发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哦?没想到二郎下手倒忒快。长安那边,也已经抓了几个倭奴了,只不过他们是遣唐使,不好太过,所以陛下决定留他们在长安久居,不得回国了。二郎给某分说分说,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徐国绪一听王况说的话里意思,就知道王况担心的是什么,当下嘿嘿一笑,将长安也抓了几个倭奴的事说了出来,意思无外是告诉众人,瞧瞧,二郎在做的,就是陛下想做的,要不是那几个倭奴的身份特殊,保不齐现下已经落入野狗腹中了。

在座的里面,建州几个头面人物,黄良,林明,李业嗣等人是都知道王况干了这么一票的,但下首坐着的还有不少人这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就都竖起了耳朵。

“也没什么了,不过是那个矬子,到处去打听新耕种法子,还成天的围着水车转,况已经让大郎拿了业嗣兄的手令,让王霖泊带上几艘艨艟快船,等他们出海后,将他们丢海里喂鱼。黄使君,依况看,此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法子,限制这些番外客的行径才是,是不是可以上书朝廷,也给他们发个路引,不按路引所规定线路和时间走的,一概以刺探我大唐军情论罪?”

王况这话一出来,立即引起一片赞同声,是啊,这以往对番外来人,都是不加限制的,只要他们不带刀兵,想上哪去基本都没人拦着,比大唐子民出行还便利许多,现在新耕种法子才在大唐推广开来,番外人知道的都很少,这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还是在建安,要是在中原地带,不是更为猖獗?是该好好限制一下路线了,嗯,最好还要诏告天下,任何人不得无故和番外人交谈,就是交谈,也不得谈及农事及人文教化,也不得向番外人贩卖可以当做种子的物事,比如没粜的谷子和蚕卵等等。本章由为您提供'换句话说,你可以和番外人说你赚多少钱,但不能说你是怎么赚的,你可以给番外人指路,也可以卖东西给番外人,但不得卖种子,树苗和书籍给他们。

细节还是有许多的,不过王况才不管这么多,自然有朝中大佬们去操心,去细化,如何行文布告是大佬们的工作,自己能从后世的那些“外国人止步”的禁令中联想到这个,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下,黄良马上指派下去,所有人回去后,都好好想一想,着上书要怎么个上法,到时候大家都署名上去,算是大伙的共同功劳,当然了,这上书上一定会写上一句奉议郎提议的。

没想到,自己刚刚建了个大唐第一个股份公司,又马上“发明”了天下第一本护照?这个路引,按王况设想,肯定要比大唐百姓出行的路引规定详细得多。不过他却是没想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护照早就有了,那就是佛门弟子的度碟,度碟在手,就是西域和天竺,只要有佛门的地方,都承认的。

本来李业嗣他们还想多听听徐国绪长安最近发生的新鲜事的,他们是常和家里书信往来,但书信上说的都是紧要事,如何会说这些个花边新闻。可见徐国绪说了这么多,神情上有些乏了,就都告辞了出去,只留下林明还在陪着,这是建安的地头,他林明不陪谁陪?

三人又唠了会家常,王况突然“咦”了一声,指着徐国绪道:“老神仙是不是找过你了?”

“二郎你怎知?难道你还真有通天测地的本事?”这会徐国绪是真的惊奇了,老神仙来找他不过是年初的事,自己也没和别人说,老神仙自己也说过,还要往东海一行,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才会再转道去建安的。

“瞧瞧你,已经连喝了五六瓯茶了,一个时辰过去,也没想到要去解手,不是老神仙去找过你还能有什么原因?”王况说完,看了看一边不明所以的春兰,挥了挥手让她下去,不用伺候了,这里没有外人,没必要讲那么多规矩,再说自己和徐国绪谈论的事,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听了不适合。

林明见这俩家伙仿佛在说着天书一样,完全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过他一听王况说徐国绪灌了五六瓯茶下去,一个时辰没去解手后也是奇怪,对啊,按说徐国绪一个去势之人,灌了这么多水下肚,忍尿绝对不会超过半个时辰的,若是年纪再大些,恐怕就不敢喝了这么多茶下去的,尤其是那些个皇宫里轮值的宦官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何近身伺候皇帝寸步不离的宦官,都要选那些年纪小的小黄门的缘故。

“哟,还真是二郎你的主意来着,老神仙当初跟某说的时候,某还不信呢,这么说来确是二郎,某谢谢二郎了,难为隔这么远,还记挂着某这点má国绪不是腼腆人,而且他早也看开了,并不像其他宦官一样,对自己去势一事很是忌讳。

“没想这个老家伙这么早就动手了,况也只是那么一说,还嘱咐他去寻些野猫野狗的先做做试验来的,这老家伙,人老了,心还跟个孩童一般,如此冲动。”王况喃喃道,又问徐国绪,“这法子可好?”

“好,好。虽然说身上每天要多带些个枣核,但也是便利许多了,只是这老家伙也忒可恶了些,二郎你既然交代他先找野猫野狗做试验,想来这老家伙却是拿某做起了试验来着?看下回见了面,某不饶他?”

林明这才听出味道来,敢情这里面还有王况的指点,然后老神仙在徐国绪身上动了什么手脚,徐国绪这会才能坐在这里这么肆无忌惮的往肚里灌水来着?不过这可涉及到徐国绪的阴私,不好开口询问。

倒是徐国绪看出了林明的神色,哈哈一笑:“这也无不可说的,林明府是二郎的妻舅,又不是外人,某但说就是,不过是老神仙寻了根完整的珊瑚来,挖成个管,缝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