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示到这里,岑余子已经明白了,这就想带了模型回去,被王况拦住了。光有水车臼是不行的,还得让米仁找到销路才行,销路自然就靠八宝粥了,八宝粥八样,基本都是五谷杂粮,加上糖,比起白粥要好喝许多,尤其是里面掺的莲子,花生和龙眼,可以说是色,香,味都有。

当然,八宝粥从来就不会有固定的配比,说是八宝,但有的甚至可以加到十几样之多,若是原料不够,少那么一两样,也是可以,名是这个名,料未必要用固定的料,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做出的八宝粥也是不同的。王况就很鄙视,曾经有个自称大师的,说什么八宝粥就该放什么放什么那才叫正宗,我勒个去,你怎么不说你身上穿的所谓唐装是不伦不类的呢?你怎么不说用高压锅压八宝粥就是不合规矩呢?

头晚,富来客栈里就已经得了王况的指示,今天一大早就早早的把八宝粥炖上了,有虹豆,花生,莲子,糯米,扁豆,米仁,大枣,都是常见到的东西,加上等吃的时候再放进去的桂花,凑成八宝。其中的米仁和莲子,那就是为以后埋下的伏笔了,人都是会跟风的,只要八宝粥的做法传了出去,一般人学去也都是会下意思的和保持原样,要时间长了之后,才会有人慢慢的尝试着去改变。

八宝粥的做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就简单在,如果你图方便,将所有材料一股脑的倒进去熬煮就行。难就难在,你想做出一碗软糯适中,又滑口又Q的八宝粥来,就要分时分段的投料,难煮烂的最先下锅,要到一定火侯了,再依次按煮烂所需工夫的程度放下其他材料,而随着材料的变化,放的顺序也是跟着变化的,比如说莲子,你若是放的新鲜莲子,那就要最后放,但若是莲子干,那就必须和花生差不多时候放,花生也是一样,新鲜的后放,若是采了晒干的就要先放。

一般地说,只要试过几次,大部分人都能很好的掌握投料时间,当然了,你要是没时间,找个高压锅,材料全丢进去一压,也是不错的,味道虽然差那么一点,但也差不到哪去。

让如花去客栈里,叫人把早就熬好了的八宝粥端过来,一揭开食盒盖,就清香四溢了,再加上桂花蜜,则是香上加香,岑余子和慎戥昨日连夜奔波,加上早上又起得早,肚子早就咕咕叫了,这八宝粥一上来,每人都顾不得烫嘴,一下就连喝了三大碗去,这才开始细细的品起来。

王况详细的跟这俩人说了八宝粥的做法,岑余子在政坛上摸爬滚打年头也不少了,一下就明白了过来水车和八宝粥存在的关连,以后只要大家都喜欢喝八宝粥,那么,再用水车加工好的米仁就不愁没了销路。等到最后听王况说,米仁其实可以不用种在地里,只要种田埂边上,并不占用农田后,就更加坚定了他要回去推广的想法,自然这推广从慎家开始是最好的了,现成的榜样,不愁第二年别人不有样学样的种起来,不占用农田,又能多产出,没人会拒绝得了这样的诱惑的。

送走了岑余子和慎戥,王况又让家人去把林明请了过来。

锥栗郊区里就有,昨天家人去收的时候,百姓们一听说是小东家要的,连钱也不肯要,说是敢要钱,就跟那个家人急,这么着,都不用那家人跑,你送一袋来,他送一篮来,最后足有两三百斤。正好,王况就干脆把几家建安小食的掌柜都叫了过来,要当着他们的面炒糖炒栗子。

这时候的人吃栗子并没那么讲究,都是直接用水煮熟了吃,这样煮的栗子,糖份会被溶解出来,栗子肉就没那么甜,而且因为是湿的,口感也是不好。

人都到齐后,王况为了快速解决,直接拿了把木锤,对着锥栗一个个的砸了过去,把锥栗全砸裂了,对围观着的说:“要好看的话,可用刀割开个十字口子。”

王况没砸多少,只砸了大约两斤左右,早有秋香一听有新的东西吃,乐不可支的给王况架起了炉火,取来小铁锅,如花则按王况的吩咐把整钵盐都端了过来。

将铁锅支上,整钵盐都倒了进去,再将砸好的栗子也倒了进去一起翻炒,一直炒到听到锅里传出哔啵声了,这才起锅,用筛子将盐筛去,洗净了锅后,将炒好的栗子放进锅内,洒上一勺的糖,边炒边说:“这糖可多可少,只为的是用融化的糖浆能将香味裹住。”

小火一直炒到糖都熔化裹到栗子上薄薄的一层,王况这才住了手,将栗子盛出来,这裹了糖的栗子一下就油光铮亮起来,非常的漂亮。

“这盐亦可用米粒大小的细卵石代替,若是用细卵石的话,石头必须洗净,不过用细卵石时,就可直接将糖加到卵石上,不必再分离出来直接炒。”见到众人看到一下用那么多盐有点心疼的模样,王况才想起来这时候的盐可是贵的,谁舍得这么用?就补充了一句。

第一九九章绿豆

第一九九章绿豆

至于说糖贵不贵,这倒是不用愁,这个时候的糖肯定比盐贵,但是,想想下,糖炒栗子这个名,用糖诶,卖贵点也就没什么。首发

至于销路当然更没什么,本来就是小食店里多增加的一个小吃,只是为了额外增加点收入而已,山上栗子多的是,季节一到了去拾捡就是了,王况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就去山上拾的,后世七八十年代经过那么多年的滥砍滥伐都还有很多,更不用说现在了。

事实也正如王况所料的,因为这时候的栗子都是用煮来吃的,栗子肉外的一层膜和肉很难分离,吃起来非常的麻烦,小孩子不小心还会将膜吃进去,膜上还长满了绒毛,吃到喉咙里,会难受上很久,所以尽管栗子味美,但时人对其却是敬而远之。

而经过炒的栗子,由于在炒前将壳砸裂,炒制的过程中,栗子肉的水份便通过裂口蒸发了出来,栗子肉便缩小了和膜很自然就分离开来,所以吃的人只需要轻轻一剥就可以了。

本来那几个小食店掌柜见王况拿出的是锥栗,便不抱多大希望,但是等到王况一炒完,示范着用手轻轻一剥,一颗囫囵的栗子肉便呈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的眼睛便亮了起来,连忙匆匆告辞去了,都赶着要收些锥栗上来。

锥栗的成熟季节早就过去了,现在山上是不可能再有了,一般人都是去拾捡起一些来放家中以备万一哪天没得吃了,也能拿来骗骗小孩子的,至于山上其他的,早就烂得个一干二净,哪里还能剩下?因此上,等到年尾了,那些在外地开小食店的人来了后,大家一起收,那价格不就起来了么?还是早点多收些,即便是用了两斤的米面去换一斤栗子,那也是合算的。如此美味的东西,现在把吃的困难一下解决了,还愁卖不出个好价钱来?

不过他们却是忘了,他们身在建安,想在糖炒栗子上多赚钱,却是不大容易,炒栗子的程序并不复杂,一看就会,而且稍微聪明点的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变通的法子,将栗子砸开后先煮熟收水,再炒干到肉和膜脱离就可以,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关键就在于让栗子肉缩了和膜分离。至于说先煮再炒后味道没那么好了,但是总比花钱去买好多了吧。

因此上,他们要赚也只能赚那些个贪嘴的食客的钱以及外地来的客人的钱,但这有什么要紧呢,能赚一点也是一点。

王况的最终目的还是想搞栗子的人工种植,山上多是多,但很多都是在深山老林子里,去拾捡还是有一定危险的,而且,野外长的,终究是没有人照料,收成是不定的,人工种植则要好了许多。

栗子不同于其他的果子,确切的说,栗子不是果实,而是种子,在栗子外面还有一层的果肉和果皮,不过这果肉果皮是没法食用就是了,果皮外还长满了尖刺,别说是野兽,即便是人一不小心都要被扎得生疼,所以不用担心有飞鸟走兽来偷吃,只需要定期的去铲铲草,压点农家肥,如果没有什么病虫灾的话,基本上收获就能不少。

也不用刻意去引导人们种植,随着糖炒栗子的流传,栗子的需求自然就会慢慢增长起来,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想到去种它,这样也不会因为一下子种植太多而导致果贱伤农的事情出现。

实际上,闽北一带还有一种和栗子差不多的作物,当地叫做“苦珠”,其长得最大的也不过小指头那般大小,最小的则和黄豆差不多,形状和外观与栗子差不多,但比栗子圆,其味微苦,历来就没人种植,也没多少人吃,不过苦珠还是有一种淡淡的香的,所以一般人家也就偶尔去捡点来吃吃,形成不了市场,王况也就没做这个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