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的兴旺起来,还有装桂花和金桔的容器,那就不是普通的陶罐可以的了,说不定还能促成烧瓷业的发展呢。

至于说璃罐,李老2已经发话了,王况就不能再外传,好在李老2也算是讲道理的人,因为烧璃新法是王况提出来的,所以他也就没禁止王况开璃窑。不过终究是不放心王况和小魔王他们,还是想了办法在长安王况他们的璃窑里安了人。

想必,李老2也不会放过监视自己在建安的璃窑罢?说不定,那百人队就是派来给自己当“护卫”的呢。

一个月过去,其他该做的也差不多都做了,王况就想去看看璃窑建得如何了,因为璃瓶不容易运送,路上一颠簸就容易破碎,所以王况就将璃窑选在了城外的孙家庄里,那儿有一处正好背靠一坐小山的峭壁边,面前就是建溪,取水取砂都非常方便。

到了地方,果不其然,正如王况所猜的一样,璃窑所在路口就起了个营寨,一看那旗上羽林特有的白虎图案,问都不用问,这就是那百人队的营地了。

路口虽然没有设哨卡,但是那营盘口就距离路口十几丈远,在营盘口站岗的士兵正好面对着路口,来往进出的行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岗哨都已经认识了王况了,这一个多月来他们渐渐的喜欢上了孙嘉英所做菜肴的味道,那是和在长安迥然不同的两种口味,偏咸,偏辣,但却是很开胃。他们到了建安后,百人队队长这才宣布了他们此行的真正任务,那就是保护宣德郎的产业秘密不被外人给窃了去,当然这是明面上的说法,总不能跟军士说是来监视王况,不让他把璃窑啊什么的秘密告诉他人罢?

当然他们还有其他任务,比如说等到王况所说的冬天也能种菜蔬的法子证明可行之后,那么他们这一个冬天就又要负责保护大棚,防止被外人去下毒什么的,等到菜蔬成熟了,还需要负责运送一些易储存的回长安去报告,顺便也要护送那些参与架设大棚的工匠回去。

见到王况前来,哨卡的士兵笑嘻嘻的给王况问好,他们这段时间过得很是滋润,营盘里都没开过伙,全是跟着璃窑里的匠人们一起吃客栈里送过来的饭食,他们的队长也是个妙人,把省下的伙食费用全发了下去,所以比起他们在长安来,收入增加了不少,且他们又不是长驻的,一年一换,轮流来,回去的就大部分不再来了,只来一小部分人带队,其余的就换新的一拨人来。而他们又占了第一拨的便宜,只需要几个月,过了年开春就可以回去了,又避过了长安的寒冷,自然是个个都高兴万分的。

“宣德郎早。”一路上他们已经习惯了王况要基本睡到日上三杆了才起床,所以这时候即便是大上午了,也是这么问着。

“早,大家辛苦。”有这么一帮人帮自己看守,王况才不觉得麻烦呢,自己只管伙食而已,又不付工钱,多好的事。所以他也是笑呵呵的跟他们打着招呼,一边招呼一边四下看看。

“宣德郎莫看了,有某等在,便是耗子也溜不进去,您瞧那崖顶上,那也是有人在的,两个时辰一换。”

王况这才注意到,头顶上的崖顶上也是有一队人在的,这个李业嗣,别看和自己称兄道弟的,执行起李老2的命令来那还真是一丝不苟,一点马虎眼也不打的,王况绝对不会怀疑,若是自己真有什么不臣之心显露出来,李业嗣绝对会对自己下狠手。

好在,自己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所以,这点倒是不用去考虑。

那个璃匠徒弟,在路上王况才知道他的名字,很少见的一个姓,阚,家里行七,不过前面几个兄弟都不在了,因此有人叫他阚七,也有叫他阚大的,王况还是习惯叫他阚七,因此阚七很是尊敬王况。

阚七正指挥着工匠在忙着,璃窑已经差不多完工了,就等到窑干了之后就可以挑个黄道吉日试火,试火成功就可以正式开窑了,这时候还有些细微的收尾工作要做而已。见到王况前来,阚七停下了手里的活,向王况问好。

王况其实也就是来看看,因为他必须要赶在第一拨回长安的羽林军士之前把璃瓶烧出来,好装上桂花金桔给长孙皇后送去,不光是长孙皇后那要送,老魔王,老黑碳,臭老酸这些朝中大佬都是要送的,王况需要靠这一波的送礼来打开高端市场。

现在见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也就放心了许多。又给那些匠人们许了若是第一窑能烧出来,到时候给大家奖励,引起一番欢呼声,一下干劲冲天起来。

回到家里,却见黄大沉着一张脸迎了出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那对路上收留的假乞丐父子,又找上了门来。本来这对假乞丐在进入建安后,就告辞了离开了队伍,王况还以为他们只是随自己来建安,好在路上下手偷些什么东西的呢,见戒备森严下不了手,就要回去了,没想到他们还在建安。

这段时间王况忙得都没时间去顾到这里,有时候家里呆的时间也不长,家中事务内有嫂嫂在管着,外有黄大,他自是不用操心。黄大本来就对这对假乞丐没什么好脸色,一路上对他们都是冷着一张脸,要不是王况说的要看他们搞出什么花样来,也许半路上他就把他们了结了。

“呵呵,大郎你换个眼光去看问题就是了,有什么能比在眼皮子底下更清楚的呢?”王况笑了笑,进门去了。

那对假乞丐正站在厅门口侯着,一见到王况就不停的作揖,说的无非就是这段时间寻访遍了整个建安,却怎么也找不到家人,想来是听岔了,眼下无路可去,求宣德郎收留等等这些王况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的话。

王况既然已经准备把他们放到眼皮子底下监视起来,自然就不会再放他们走,想来想去,就把黄大叫了过来,把这对假乞丐安排到番薯地去忙了,这时候正好冬闲,地需要翻一翻,正缺人手。

这对假乞丐也知道,自己刚进来,是不可能接触到王况的核心的,也不心急,就千恩万谢的跟黄大去了,黄大去是要暗中交代下孙家的几个老爷子,有事没事的时候,多注意盯着这俩家伙。孙家庄的几个老爷子活了一大把年纪,除了身份尊贵的外,什么人没见过,这俩家伙在几个老头有心防范下,一举一动都别想瞒着什么人。

第一九0章流水大席和大功劳

第一九0章流水大席和大功劳

贞观六年的一整个冬天里,建安和唐兴这两县就几乎没有闲着的人,这就和周边的州县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其他州县的人,此时除了商家还在忙碌外,其余人家基本都是或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盆一边烤着火一边说着家长里短,或是日头出来的时候,裹了厚厚的袍子窝成一团坐在日头下懒洋洋的晒着;再或者就是走亲访友去了。e^看已经打过好多遍霜了,地里的活该忙的早已经忙完,就等着过完年开春后才会再开始忙碌起来。

已经到了腊月,那些在修路工地上忙碌着的人根本不愁年货的事,小东家早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和慎家,孙家一起派了人去采买了,每个修路的人都有份,一人两斤豚肉,一斤糯米,一斤白面,二两糖,五尺布。这些都不算在工钱里的,据说是小东家和孙家自掏腰包,后来慎家也参与了进来,开始就只着三家,但等到其他商家听说了后,有能力的也都各出了点。

至于说鸡鸭鹅类的,家家哪个不养上个几只?鱼?去建溪里捉就是了。有了这些,基本上年货就算是备齐了,所以这些民工也不急着回去,都想趁着这年关到了,路上行人少了的时候抓紧多修一点。

腊月二十二这天,富来客栈门口的招贴栏上贴出了一张大红布告来,说是富来客栈联合了城内的几家客栈酒楼,准备在腊月二十四小年这天,在城里的街道上大办流水席。

当然这流水席并不是大家以往的那种,而是由这几家挑头,将其店里的各式菜肴都做上一份,摆了出来,然后各家各户,若是有拿得出手的菜肴,也可以做了摆出来,供全城的人随意食用。

而且,据说,几家酒楼客栈的掌厨的,都会给除了这些酒楼客栈做的之外的菜肴评判,按类评选,分为糕点,小食,菜肴三种,选出几样做得好的,头名能得到一贯钱的奖励,第二第三名一直到第十名也都有从几吊到一吊钱不等的奖励。

为了公平起见,还特别规定了但凡是有亲友在这些客栈里做厨师的人家,都不参与这次评选。因此大家寻思下心思就活络开了,一贯钱啊,很诱人呢。

而且,若是能被评上头名,那岂不是说,咱也能开个酒楼食肆了?赚大钱不敢说,但魂个饱总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