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世民还是卖了个面子给王况,临走前,给林老太爷敬了一杯,道:“林翁养得好儿子,招的好细郎啊,朕很是羡慕呢。”这一句话可把个林老太爷激动的老泪纵横,养的好儿子,那就是说,不光是孙子入了皇上的眼,连儿子也入眼了?

早有林家人得了王况吩咐,端了个食盒过来,王况接过,递给跟在李世民后面的几个小宦官:“陛下,这是臣为陛下和皇后娘娘准备的些小食,权当消夜了。”宦官伸手就要接过,一旁的秦琼突然道一声:“慢!”王况一惊,秦老头这是干什么?我不过送些吃的给李老二而已,你激动个什么?

“臣请为陛下先尝个咸淡。”秦琼说完,也不等李世民说话,就接过了食盒,让人取了双干净筷子来,从食盒里的吃食中,每碟夹了些到自己碗中,又盖好食盒递给宦官,将夹出的菜肴全吃了下去,这才开口道:“不错,不错,咸淡合适,王二郎手艺不错啊。陛下,这盒吃食当是王二郎亲手所做。”这些吃食他都尝了出来,全是王况亲手做的准备自己吃的,一般来说,王况只有自己的消夜才会亲自去做,而一日三餐就几乎很少动手了,秦琼时不时的总能吃到被程处默偷偷摸了送去的王况的消夜,所以一口就尝了出来。

李世民心中感激,他感激的是秦琼到现在还是这么的为自己安危着想,即便是面对王况这个秦怀玉的兄弟也是毫不讲情面,白天还在为王况找说法,这一到晚上,就为朕的安危着想了。其实他哪里知道,秦琼绝对不会怀疑到王况有什么不轨之心的,他着么做,一半是为了李世民的安全着想,另一半则是为了王况,自己当着大伙的面将食盒里的东西都尝了个遍,然后食盒就交给了宦官,那么,假使退一万步,真出了什么事,也就和王况没什么瓜葛了,大家都看到了的,食盒里的东西之前还是好好的,真要出事,只能从接过食盒的那个宦官开始查起。

见秦老头的动作后,王况总算明白了秦老头的用意,心中也是冷汗涟涟,自己还是太嫩了,这真要是万一有人下毒,如果没有秦老头的这一出,自己绝对出不了干系,而且还是头号嫌疑犯没跑,至少不问青红皂白,流徙万里是没的跑了,如果真出事情还查不出来,那就是抄家灭门的后果,好险啊好险,以后一定要千万小心。不行,得赶快想个办法,把以后自己卖的东西都搞个独家封印,买的时候当面验封,出门后概不负责,否则,要是有人想搞自己,随便买点什么东西下点药,那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食王传第一五八章动用要求

李世民走后,整个升平坊的热闹声又渐渐大了起来,只有蒲熙亮一个人一直在纳闷,怎么陛下见了那黄玉却是说那只是块极为普通的黄玉呢?不能啊,咱可是把玩多时的了,那手感应该错不了,莫非真的是某看错了?总不能那么多大佬的眼光都有问题吧?有心打听,可他品级实在太低,不好意思开这个口,要真的是自己看错了,没的平白落个笑柄,被人耻笑没个眼光,将普通的黄玉看得如此之重,莫非是穷怕了?还是舍不得?因此只能暗中决定日后再差人去关外多方打听,兴许还能再找到一块呢?

蒲熙亮的愿望注定是要落空了的,关外哪里有田黄?退一万步,即便是有,以后世举国上下都疯狂的找石头的情况下都没再能发现其他地方有田黄,他只派那么三五人就能找到?而且关外地方大了去呢,可以说从秦皇将七国连起来的长城之外都可以算关外,从西到东,纵横万里,光闷头走路都要走死个人。

整个晚上,王况就都跟了老魔王他们几个屁股后头一桌一桌的敬,老魔头既然摆明了立场要挺王况,自然总是要将他一一介绍给自己关系好的或者是自己的老部下,让他们以后看顾着点王况,而且,那些个品级高的大佬,现在可没把王况反在眼中,就说那据说是写得一手好字的诸老头吧,到现在连个正眼也没给王况,要不是老魔头领着,估计王况自己去敬酒的时候也只会用嘴巴碰一下酒瓯而已。

百来桌的酒席,有老魔王和老黑碳他们带着,几乎没人敢过于为难王况,都是由着王况浅尝辄止,否则王况怕是酒还没敬一半就要趴下了。可就这样,而且那酒也是被王况兑了水的酒,王况喝到最后一桌的时候,已经是晕乎乎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王况捱到好不容易每桌都上了最后一道菜,一钵整菌汤,囫囵整棵的菌寓意着伞的意思,上了这道菜,那就是告诉你,后面没菜了,送各位宾客们一把伞好回家去不被雨淋了。于是,宾客们还没吃够呢,虽然是个个吃得肚子溜圆,都冒到喉头上来了,就说那板鸭吧,一桌上两只也不够抢的,更别说什么剁椒鱼头,红烧牛肉等等了,甚至他们对那个看似是用清汤煮的菠菜都没放过,全一扫而光,边吃还边寻思,这菠菜竟然这么简单一煮味道也如此的好,赶明回去让自家厨子也这么做,却不知道,那可是用高汤浸的。也不知道金陵姜家是不是从孙铭前或孙二那得到王况的落脚消息,竟然托了一个商队又给林家捎了整整的一车来,而且时间赶得实在是巧,竟然是在宾客开始来的时候也同时送到,那些早来的宾客见到整整的一车板鸭,瞧着就不是长安之物,心中惊奇,怎么这林家竟似事先就知道今日要大宴宾客一样?竟然提早采买好了?莫非是这王二郎早就得了笔下的暗许不成?

舍不得走归舍不得走,但既然主人的逐客令既然已经下来了,总归是要走,于是便嘻嘻哈哈的各舀了一棵菌到自己碗里,吃完了,也不用告辞,直接走人了,就是想告辞那也得主人家有空啊?没瞧见林家几个和宣德郎都已经喝得昏天暗地的了?再说了,那么多人,也要人家招呼得过来啊。

等走到坊街口的时候,有些还清醒着的宾客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守着整个升平坊的坊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增加了许多,而且街口还有两队巡街兵就在附近来回的交叉巡逻着,沿着朱雀大街,每隔十几丈,还多了个提着灯笼的兵士在那站着,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皇上吩咐的,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没法在长安城内调动一兵一卒,所有的坊兵数量和巡街兵的数量以及什么时辰巡街兵该走到哪,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李世民也怕怕啊,真要闹出什么事来,还真能把大臣们一锅端了。

第二天,整个长安都在流传着有关王况的传闻,而王况和程处默尉迟保琳及徐国绪他们几个则窝在林府,嘀嘀咕咕的分析着昨天发生的事情,太诡异了,原本以为臭老酸会死扛着护短的,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不由得程处默他们不起疑心起来,而王况呢,总不能说长孙无忌就是个好官吧?也就由得他们在那猜东猜西的,自己则躺在躺椅上舒服的晒着虽然是仲夏但并不强烈的上午的日头。

王况被任命为宣德郎的日子,注定要在林家的族谱上记载下浓浓的一笔,林老太爷注定要成为林家至少三四代内引以为豪的人物;这一天的一整天,也几乎是差不多属于王况一个人的舞台,从早上仨老头堵殿门开始,一直到晚上的林府宴会散去,几乎都是离不开王况的名字,被人提得最多的也是王况的名字,也就是从这天开始,王况的名字开始在长安的各街各坊流传开来,这几天里,整个长安,谈论得最多的就是新任宣德郎建安王况。所有能打听到的有关王况的只言片语都能很快的迅速被人传播开去。

王况很郁闷,这个真的不是他想要的,他就想着安安稳稳的先闷声发大财,但事情的发端却是程处默几个,要不是他们回去鼓动,或许程知节他们也不会去朝堂上堵人,对王况的任命也就不会这么突然,即便是任命了,应该也不至于到宣德郎上,跳得太多了,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也恰恰是因为这个任命太过突然,突然到和程家和尉迟家的四个小子一起得赏,也才会有老魔王他们图方便带人过来的举动,也才会惊动李老二。

恐怕,自己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随时都要防着会有人暗中盯着了,幸好,田黄还不为人所知,谁会知道自己大老远的跑福州郊外去买地为的是地里的石头呢?只不过,保险起见,买地的事情恐怕还是要推迟些,因为只要自己一动,铁定就会有人盯着寿山村那块地不放。这个世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诚心要破坏的话,哪怕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会干的。

这事情怨不得程处默他们,他们全都是为的王况好,又不知道王况心中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