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接到枢院秉承皇帝意旨,从靖康六年的下半年到靖康七年全年地做战计划,都安排的妥帖详尽,哪怕某一种物资的配置情形,都被列入了战役风险评佶之内,以岳飞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计划的长处与不足。

任何计划,都自然有它的优点及长处。岳飞纵览下来,只觉整个计划均无破绽,到不愧是花费了枢院整个班底,甚至是各地驻军班底的参谋军官费了诺大心血,加上皇帝授予的不少后世的先进方法,使得计划,下达时,几乎臻于完美。

而岳飞将计划看完之后,只是略一思索,便知道整个计划的破绽所在。整个计划地支撑点,便是在他地所部是否能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将伪齐在中原的主力打跨,同时又能顶住前来支援地金兵铁骑主力。

而他自己心里清楚,金国纵然现在是多事之秋,而多达十万以上的金兵主力,纯以骑兵为主,而宗弼麾下铁骑,近年来根据宋兵重甲步兵的特点,也是加增马铠,甚至有三骑一联,并排冲击之法。在山地和城池面前,这样的重甲骑兵自然不能发挥效力,而一到了中原战场,在一往无际的平原大地上,无数黑甲骑兵狂飙而进,岳飞凝神细思,自问自己绝对没有战而胜之的把握。

而如果岳飞所部顶不住,金兵则完全能利用纯骑兵的特点,将宋军各个击破,而宋军各相呼应,只要一部不妥,其余各部便显单薄,如果当真打仗打成那样,岳飞摇头苦笑,自问也只有自剜谢罪一途,别无他法。

文心手打组祈祷手打,仅供试阅,转载请注明,同时请支持正版。

此时正值四月初旬,襄阳一地不比北国,此时虽然没有入夏,其实天气炎热,岳飞端坐帐中,初时尚是不觉,待数十封军报看完,竟然是满头大汗,看看帐外斜阳西悬,已经天近傍晚,而这个时候天气仍然如此闷热,数日之内必定会大雨滂沱。他担心军粮霉变,又怕兵器受损,不免将几个军需官悉数叫入帐来,详加嘱付。待军需官依次退出,又是叫来军医官,嘱咐下去,务要多备医治伤风感冒的药品,多到营内检视,一有病患立刻诊治,以防这种天气导致大规模的伤病减员。

他自己心中清楚,一切准备停当,甚至踏白军已经在高宠的带领之下,赶至长江附近,随时可以渡江,其余诸部,也已经递次展开,只需他这个主帅一声令下,十万大军便可分段渡江,往着中原齐头并进,痛击敌军。

待军医官出帐后,天色已经微黑,岳飞漫步出帐,只见中军不远处,数百精锐骑兵与数千铁甲步兵仍在操练,仿佛是大战将至,各人操练之际,也不象往日那样,还有人说笑闲谈,侧耳听去,唯有沉闷地喝杀呐喊,以及盔甲甲叶撞击的声响,再有,便是马蹄声有若闷雷,时不时的促然响起。如此这般,空气中尽是肃杀威严之气,凡是老行伍都知道,唯有在临战之前,军营中方是如此。

岳飞心事沉重,不过身为主将,绝不能将自己的情绪让部下知道。

多年戎马生涯下来,虽然才三十来岁年纪,其心智城府,已经远不是常人能及。此时此刻,负手漫步夕阳之下,纵是满腹心事,脸色却是从容平淡,闲庭信步,竟是绝无大战前的丝毫紧张之色。

在他的情绪感染之下,身边围绕的不少中军的参谋军官和数百亲兵,脸上的神情也都放松下来,各人跟随在岳飞左右,一边保持警觉,护卫着他地安全,一面远眺着校场上的步骑协同训练。

岳飞默算时间,适才在帐中时已经决意发兵,出来略转几步,外头毕竟不比那牛皮大帐,空气流动强烈一些,一阵阵晚风吹来,已经将他身上闷汗吹净,更觉得精神一爽。

当下召来中军官,令道:“飞鸽传将,命所有副将以上,皆到中军议事。”

“是,遵令!”

中军官地位不高,却是主将心腹,大战即将发动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今日岳飞得了最新的军报后,一直在帐中默坐,这也是他每次发动大战之前的习惯,待此时命中军传将,甚至是副将一级以上,这自然是要全军动员,一起杀向江北。

他心中极是兴奋,应诺一声之后,便立刻召来负责军鸽的军官,向他传达命令。

自曲端发明军鸽传信后,皇帝极为重视,在两年前就下令在全军推广,时间久了,甚至连厢军也开始使用军鸽来传达信息,虽然偶尔有意外发生,不过到了此时,再也有没人对军鸽传信抱有任何的怀疑,而饲养的技术,也越发纯熟,与后世几无差别。

待岳飞又踱出数十步后,几十支军鸽已经带着哨音,自不远处扑腾着翅膀,飞向高空,稍一盘旋,便向着预定好的路线,飞驰而去。

此时天色渐晚,平时飞鸽传信,都是白天,而岳飞故意在此时传将,也有检察军鸽是否能在视线不佳的情况下,是否还能正常传信。

他抬头看向半空,只见一只只信鸽慢慢消失在天空远端,不由得面露微笑。身边诸人见他如此,也都是笑道:“这法子真好,怪不得西军说有文有武是曲大。”

岳飞原本心情轻松,想起曲端,却是心中一沉。

此人原本在潢关,却因为不能担任行营总管,掌握大军,而只还是担任一军的统制,心生不满,前一阵子上书朝廷请求致仁,却被皇帝迎头痛斥,又将他调到河东,担任经略副使。现下的情形早就较往日不同,经略使早就有名无实,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再设置,皇帝将他放在这样的闲职上,其实代表此人已经失去信任,不再受到重用。

他初时尚有怀疑,不过想到曲端此人确实有些桀骜不驯,脾气并不算好,加上自视甚高,韩世忠领六万人,甚至岳飞这样的后起之辈也领十万人,而他却只能率三万人,以名将自诩的曲端,倒也确实是心有不甘。

第一百三十四章 点将

岳飞思想起此事,不觉心情沉重。曲端一则是自己地位不高,心怀怨望,二来其实是西军对整个做战计划的反弹。

众所周知,自仁宗之后,河北与京师禁军皆不能用,宋军禁军能战的唯有西军。童贯征方腊,平辽,攻伐西夏,甚至东京两次被围,都是西军主力千里奔袭,四处救火。数十年间,西军出的将领,为国家所做的牺牲,远在其余禁军之上。

岳飞先是跟随王彦,在其八字军麾下,然后便是在京师与河北禁军系统之内,其部下也多半如此,也有部份是西军和投降的贼寇,以这支军队作为此次北伐的主力,不免使得西军内诸多将领吃醋犯味,曲端此举,到底是他自己心怀怨望所致,还是在暗中与诸多将领勾结一处,一起向皇帝抗议和施加压力,才是岳飞最担的地方。

他倒不怕与别部将领生份,唯有在征伐之际,友军是否得力,是否当真一心一意为国征讨,而不致因私怨而忘大义,历史上的记载历历在目,他的担心,绝非是全无道理。

岳飞微微摇头,想起皇帝对曲端的处置,只觉稍稍放下心来。再侧转过头去,看到自己身侧不远,一个身影不疾不徐的跟随在后,不觉得微微一笑。

薛强,原本就在襄阳领军,剿灭钟相时,也很打了不少胜仗,算是皇帝的御带军官中最出色的一个,现下也不过刚过二十左右,论起武力不及岳云,论起城府胸襟,却比岳云强过许多。而自从他领行军总管的印信之后,此人便交卸了本职,任他的行营军法官。以此人的身份地位,以他皇帝心腹近卫的招牌,来充任岳飞的军法官。一则是令得不少对岳飞掌握重兵的文官们放心,二来,也当真是负有监视岳飞的意思。

这一点不言自明,自古以来,皇帝对掌握重兵的大将忌惮提防,唐以宦官监军,宋朝根本是极少给武将单独领兵地机会,而以文官为宣抚经略。仗一提完,便把将领调回,使兵不知将,将不专兵。今日改了旧法,皇帝也并没有使宦官来监军,而是以薛强这种心腹近卫,又有实战经验的将领来做监军,已经是对诸路将领有绝大的信任了。

他此时已经踱步在校场边沿,看着校场内演练战术的诸多将士。整个校场很大,数千人在内纵横奔驰。也并不显的局促偏狭。岳飞略看一眼。便知道此时演练的是步人甲与骑兵的配合,自从这种新式铁甲到达军中后,岳飞便命人在军中精心挑选健壮军士。甲胄前后一共两万余副,再加上相当数量的陌刀手与刀牌手,再加上车阵一同演练,两翼配合精锐骑兵,他心中清楚,唯有这样地组合,才能与金国铁骑在正面战场上一较雄长。

而此时在校场上演练的,便是他长子岳云亲率以岳飞的亲军骑兵背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