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西学中源”,即认为从西洋传入中原的诸多学术,特别是天文、数学、格物等自然科学的起源其实都在中国。依照一些儒林人士的考证,古代有羲促、羲叔、和仲、和叔等人将中原的学术与文明向四方传播。其中东、南是茫茫的大洋,而往北则是严寒的雪域,因此唯有前往西方的和仲一直没有受到阻碍。西洋人从和仲那里得到了来自中原的知识。但中国本身却因秦皇焚书坑儒损失了大量的书籍使得许多知识就此失传。幸运的是千年之后,和仲的后来带着失传的“书器”再次回到中原复兴华夏。至于这个和仲的后人嘛,当然就是当今的圣上弘武女皇陛下。这从女皇的“天学”和“西学”相通却又更胜西学上来看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对于这种流行于中原、华北地区的西学中源论。身为此论中心人物的孙露一直采取的是不置可否的态度。毕竟连她自己也无法用科学的方式解释清楚自己的来历与自己所带来的这些后世科学理论的出处。与其说自己的是得了《天书》、神谕。或是像一些百姓所传闻的那样说自己是王母娘娘、玛祖娘娘之类的转世。这种“和仲后人”的说法好歹也算是符合逻辑的一种解释。毕竟《尚书》上面确实有相关事件的记载。虽然这些记载看上去更像是“远古”的传说。

当然孙露也没有将这种说法承认下来。并像一些臣子所进言的那样竭力进行鼓吹。只是孙露并不知晓,正出于她的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催生了日后中华学术界对其“和仲后人”身份的兴趣。为了考证孙露与和仲的关系以及《尚书》中的相关记载。后世的不少中华学者不远千里“转战”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意图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古迹中寻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宅四方的遗迹。寻找那传说中的记录着华夏文明高科技的“书器”。其热情程度丝毫不亚于另一个时空对于“圣杯”的寻觅。

不过姑且不论“西学中源论”对未来中华的考古学会做出怎样的贡献。至少在内心深处黄宗羲同孙露一样对这种论调不以为然。只是在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得极其支持“西学中源论”的。原因无它。身为帝国首相的黄宗羲深切的意识到而今的中华帝国除了要有强大的军队、庞大的财力之外,更需要有一套以华夏为中心含盖全球的万世法。对于中华朝本身来说四千年的文明让国人丝毫不会怀疑自身的优越。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让海外的那些外夷接受中华文明的优越性而在这方面黄宗羲一向认为笔杆子永远强于枪杆子与钱袋子。

这不此刻站在书架前的黄宗羲随手就取下了一本封面为《西学疑问》的册子,底下注明的作者为王锡阐。不可否认相比那些整天引经据典的儒棍,王锡阐在学术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一些论调同样也挺合黄宗羲的脾胃。只是此人一再的拒绝同朝廷合作。在众多大臣的眼中可算是一个能同顾宁人相提并论的“问题人物”。因此就算黄宗羲欣赏对方的才干,却也还是没少在暗中打压过对方。

在露出一丝嘲弄似的微笑之后黄宗羲还是将册子又放回了原位。因为他发现自己此刻实在是没什么心思坐在这儿看书。昨天他刚刚在京师投下了颗“炸弹”。就算前一夜只是待在家里睡大觉。此刻的黄宗羲也完全能想象得到自己的同僚会刚刚度过的是一个怎样繁忙的夜晚。可眼前的他却也并没有派人去打探消息的意图。在黄宗羲看来作为帝国首相的自己,头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养精蓄锐,然后等待理出头绪的各方势力来他这儿讨价还价。

于是大约在过了三刻钟后黄宗羲终于如愿以偿的在自己的书房里迎来了他的第一位访客。只不过这个访客的身份实在是出乎了他现实的预料。此人赫然就是前一日刚同他一起出现在女皇面前的陈家明。

虽然陈家明的造访让黄宗羲多少觉得有些意外。不过从对方布满血丝的双眼中他还是瞧出了一丝端疑。难道陈家明是连夜从汤山赶回京城的?一想到这里黄宗羲的心思立即就转了十七、八个弯。但表面上他还是满脸堆笑着迎接道:“未知陈会长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叨扰黄首相了。”陈家明客气的作了个揖。随即两人各自坐定之后,黄宗羲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便向对方开门见山道:“陈会长匆忙造访不知所为何事啊?”

“实不相瞒在下今日贸然来访乃是为了组建央行一事。”陈家明说着便从怀里取出了一份报告递给了对面的黄宗羲。

黄宗羲狐疑的接过了那份报告仔细瞧了一遍之后却不禁为之哑然了,原来这份东西正是之前冯贵交给陈家明的那份有关大兴号的报告。对于这上面所涉及的内容身为帝国首相的黄宗羲自然也是早有耳闻。只是他没有想到陈家明竟会在这种时候以组建央行为借口来同自己谈论大兴号的事。当下黄宗羲便不动声色的抬起头。做出一副十分吃惊的模样向对方反问道:“陈会长,这……确有其事吗?”

陈家明心知对方是在装聋作哑,可此刻却也不好发作。只得点头答道:“确有此事。”

“真没想到朗朗乾坤竟会发生这等骇人听闻之事。”黄宗羲连连摇头唏嘘道。心里这会儿却已是乐开了花。他心想你们香江商会不是神通广大吗?怎么也会在阴沟里翻船啊。不过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既然陈家明亲自跑来找了自己。自己这边自然也得有所表示才行。想到这里黄宗羲立即摆出了一副宽慰的样子劝说道:“老夫是相信贵商会的诚信的。相信这种事随着调查的深入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所以陈会长你也不必太过在意此事。毕竟组建央行才是陛下指派下来的大差事啊。”

然而陈家明的脸色却并没有就此放松下来。却见他依旧紧绷着脸以一种异常严肃的口吻说道:“黄首相,倘若此事关系到朝廷组建央行呢?”

听陈家明这么一说黄宗羲的脸上可有些挂不住了。在他听来对方这完全就是在威胁自己。而且这个威胁也算不上高明。因为他实在想不出嘉定的那个骗局对组建央行会造成什么影响。考虑到这一点。黄宗羲此刻的心绪也就更为笃定了。只见他自顾自的整了整袍衫道:“哦。会有这事?陈会长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关系到信誉的问题在下从不认为是小事。”陈家明不甘势弱道。

“信誉?啊。确实。嘉定发生的这桩骗局很有可能会影响到香江商会的信誉。”黄宗羲说到这里微微扬起了头道:“不过倘若如此的话,由朝廷来将香江银行改组为中央银行的举措未尝不是帮助商会摆脱尴尬的一个契机。”

黄宗羲之所以会这样讲完全是有其原因的,早在姚启圣还在京畿周围转悠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了来自嘉定的风声。不过黄宗羲却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选择了“顺其自然”。为此他推荐了拥有东林背景的姚启圣充当特使,默认陈子龙等人这些日子以来的一切活动。在他看来发生在嘉定的那桩骗局可大可小。完全能拿来充当同商会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何况他本人甚至都不用为这件事而亲自出面。

然而陈家明却显然并不这么想。眼看着对面的黄宗羲一副神定气闲的模样,陈家明觉得对方现在简直就是在“玩火”。真是的!这些官老爷什么时候能不再那么的自以为是。在心中如此嘀咕着的陈家明深深的吸了口气平复了情绪之后,不禁正色道:“黄首相。现实恐怕没有这么令人乐观吧。诚然朝廷能以整市场为由顺理成章的接收香江银行。”陈家明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加重语气道:“甚至以此为由监管香江商会,但是首相大人,你认为外界的百姓会如何看待此事?大人难道不怕到时候出现挤兑吗?”

“挤兑这样的事当然是有可能发生的。”黄宗羲轻描淡写的说道:“不过老夫也相信帝国的百姓是明事理的。只要朝廷及时说明情况事态很快就能得到控制。”

“那如果是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唆使之后呢?”陈家明反问道。

“别有用心之人?”黄宗羲不置可否的侧目道。他当然清楚陈家明指的是谁。也知道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得知女皇准备将香江银行五成股份让给朝廷后,嘉定那边的利用价值在黄宗羲的心中已经大打了折扣。只是他本人并不打算就此让香江商会躲过一劫。

眼见对方还在同自己打着太极。陈家明心知倘若自己再不拿出一点实质的东西。恐怕对方的耐心也将耗尽。于是他当即打起了精神诡异的一笑道:“那些小伎俩自然是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