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泽兄何出此言。小弟我可不觉得这五年有什么辛苦的。相反我还要由衷地感谢在草原上这五年的磨练呢。”夏完淳极为珍惜地品了口茶后,淡淡的说道。

“完淳,你还真的是没怎么改变呢。”听了夏完淳的回答,袁世泽宛然一笑道。

“怎么没变?不是都说我变黑了吗。”夏完淳裂嘴一笑道。

“外表如何改变都不重要。关键是一个人的赤诚之心不能变呢。”袁世泽颇有感触的说道。

“袁世泽为何如此长吁短叹,莫非京师有什么变故吗?”夏完淳放下杯子探问道。显然长年的守关生涯并没有消磨掉他对政治的敏锐性。从袁世泽的表情上他分明感受到了一丝异样。再说袁世泽本属参谋部,他离开南京突然来到蒙古,本就是一种极为明显的暗示。

然而袁世泽却并没有就此直接回答夏完淳的问题。却见他摆了摆手转了个话题道:“京师的事情哪儿是我等下级军官管得着的。好在我也被调来了沃儿都宣慰司。弄不好以后你我二人还会有机会并肩作战呢。”

“哦,世泽兄你也被调来沃儿都宣慰司了?”夏完淳微微一怔道。

“是啊,暂时被安置在第六步兵师参谋部,领少校军衔。听说完淳你这次也升任少校了。如此看来你我也算是殊途同归了啊。”袁世泽眨了眨眼睛道。

“那里,草原上为帝国守卫边关的将士多得是。我这少校军衔靠得只是以前的出身罢了。”夏完淳谦逊的说道。

“哎,完淳你可不要妄自菲薄。当年你的能力在团里可是数一数二的。你那时若是能留在南京参谋部而不是主动请缨来关外的话,相信现在我可就要叫你长官咯。”直到现在袁世泽还是打心眼里为夏完淳当年的选择感到惋惜。因为在他看来夏完淳不去参谋部实在是参谋部的一大损失。

“世泽兄不必为小弟太过挂怀。是在南京,还是草原;是做参谋,还是做边关守将,这都无关紧要。只要能为朝廷效力,精忠报国,完淳就已心满意足了。”夏完淳坦然说道。

“听了完淳贤弟这一席话,为兄算是明白什么是赤子之心了。是的,无论在哪儿还不是都在为国家效力。”袁世泽打起了精神道:“那完淳你这次处理完公务后,是否又要回库布勒哲库去了呢?”

“我已经被调离库布勒哲库了。军部给了我三个月的休假。休假完毕后会被安置到何处,暂时还要等通知。”夏完淳略带惆怅的说道。虽然库布勒哲库只是一个荒凉的堡垒,但五年来的守关生涯却也让夏完淳与那片草原结下了深切的情谊。不过一想到有三个月的休假,他的心情不由地就变得轻松起来。却听他跟着说道:“可见世泽你来得还真是时候,咱们这次可是有的是时间好好聚聚了。”

“我个大老粗可不需要你来陪。完淳你在此守关多年之前应该也没什么机会回家探亲。有这个时间还是趁机回家看看家中父母妻儿吧。”袁世泽连连摇头道。

“可是世泽你也是难得来一次。况且此地离辽东路途甚远,这一来一回的三个月时间恐怕也紧得很。”夏完淳跟着解释道。

“我看你小子想陪我是假。怕军部这段日子有行动,回家了以后无法按时赶回是真吧。”袁世泽一针见血道。眼见自己的想法被点穿,夏完淳当即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袁世泽见状,便笑了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就放心回家探亲吧。我敢保证在明年开春之前,这里依旧还会是一副风平浪静模样。”

可谁知夏完淳却突然抬起了头,追问道:“世泽你何以会如此的肯定?你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面对神情肃然的夏完淳,袁世泽先是楞了一下,继而无奈地笑道:“完淳,我又上你的当了。咳,既然你如此追问,那我也不妨直说。反正这些事情在南京早已人尽皆知了。”说到这里他不由地整了整思绪反问道:“完淳,你可听说这一次在南京发生的国会否决事件?”

“国会否决事件?这我倒是真没听说过。此地与中原相隔万里,消息向来十分闭塞。世泽,京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夏完淳加紧追问道。

“其实此事说起来也十分简单。这次在国会召之时,荷兰突然派使节前来向天朝称贡并要求朝廷为其与英国的争斗主持公道。在此之后西北又传来了青海准葛尔部日渐强势威胁朝廷威严的消息。结果国会议员就朝廷是该以经营海外为主,还是经略西北为主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国会否决内阁议案的事件发生。当然最后通过协商以及修改部分议案,事情还是顺利解决了。但是议案所得出的结论却是‘陆海并进’。”袁世泽苦笑着说道。

“陆海并进?这么说来朝廷很快就要向西北进军了吗!”一听有仗要打,夏完淳立刻就来了精神。

“完淳,你可先兴奋得太早。国会得出的方案可是‘陆海并进’,而不是一路挺进。正因为如此,朝廷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来。眼下时节已渐渐入冬,早过了进军草原的最佳时期。军部是绝对不会在隆冬季节出兵西北的。因此这西北虽说终究会开战,但早也要等到明年开春。至于具体时间或许还得要取决于中原商会的态度。”袁世泽认真的分析道。

“什么!取决于商会的态度!朝廷何时出兵怎么会取决于商会的态度呢?”夏完淳不解的惊呼道。要说军部会在来年春天出兵,他并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熟知草原气候的夏完淳远比袁世泽更清楚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出兵时机。因此他根本不介意朝廷会否立即开战。在他看来只要朝廷有这么一个相关计划,就足以让他心满意足了。但说到具体开战时间需要取决于商会,夏完淳可就真有些不明白了。

显然身处草原的夏完淳是很难想象得到而今中华帝国与商会那盘根错节的关系。但在南京就职多年的袁世泽却十分清楚商会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在大航海时代,“钱财搞活战争”早已成了各方列强的至理名言。为了商业利益而出兵作战更是再为普遍不过的事情了。可袁世泽终究不是欧洲那些为钱而战的雇佣兵。一直以来民族大义、军人荣誉都是他为之奋战的目标。但他同样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刚从军校毕业的铁血青年了。摆在眼前现实明确地告诉他在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背后,有着怎样赤裸裸的功利目的。正因为如此,袁世泽在面对即将到来的西北战事时,也就远没有夏完淳那般跃跃欲试了。

于是,面对夏完淳的反问,袁世泽当即无奈地长叹一声道:“贤弟啊,没有商会出资军部哪儿来钱出兵。没有商会利益作祟,你我此刻或许还一个在草原、一个在南京各司其职呢。”

给袁世泽一说,夏完淳似乎也有些明白了其中的原由。却见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这么说来,朝廷啥时候出兵。得看支持经略的西北的财阀商会何时能占优势咯。”

“嘿,完淳你小子脑筋转得还真快呢。这么快就明白其中道理了。”袁世泽以自嘲的口吻说道:“咳,有时候我也常常在想,我等现在究竟为何而战?是为了精忠报国?还是为了商会的利益?”

听袁世泽说到这里,夏完淳总算是明白了自己的好友为何会显得如此矛盾,甚至还有那么一点颓然的味道。不错,袁世泽的提问十分尖锐。身为“士”的自傲,使夏完淳和他都不能允许金钱玷污到军人的荣誉,玷污到“精忠报国”的目标。但同是“士”的睿智,也使他们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轻易地受人鼓惑。相比之下,单纯得什么都不知道反而能显得更为执着,更为坚定。这也便是为什么不谐世事的青少年往往总能受人鼓动。但夏完淳却认为如果是那样的话,所谓的坚定就不能称之为坚定。只能算是愚蠢,是被人欺骗愚弄后的偏执。真正的坚定,是在知道事实真相之后,依旧还能矢志不移的坚持自己的信念。

想到这里,夏完淳不禁坦然一笑,向袁世泽开导道:“世泽兄其实大可不必为这种事情凭添烦恼。战争或许与商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许会给不少人带来巨额利润。但商人利用战争发财,终究是商人自己的事情。并不能说战争就是为商会而打的。我等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以精忠报国己任。只要这场战争于我中华百姓有利、于我华夏一族有利,于我中华帝国有利,那足以值得我等军人为此抛头颅撒热血!”

给夏完淳这么一说,袁世泽忽然也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热血沸腾的感觉。先前一直困饶着他的诸多问题,似乎也在这三言两语间被化解开了。在敬佩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