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蒸汽机的投资、使用成本超过雇佣工人,那买这东西不是亏大了嘛。故而棉纺主们在面对蒸汽机时都是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样。

与棉纺主们患得患失的态度不同。其他制造业的代表对那台蒸汽车床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显然用蒸汽机带动车床在他们眼中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因为就算是帝国最熟练的工人也不可能像刚才的机器那般用一眨眼的功夫在铁料上加工出如此精细的螺纹来。而目前世面上的畜力车床由于动力不够,仅能做一些钻、切、裁等简单的加工。根本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无怪乎,众人会不顾先前的恐惧,兴致昂然的围在蒸汽机周围指指点点了。

可正当人们倾心于新科技的魅力之时,蒸汽机的表演却嘎然而止了。觉得还没过足瘾的两个小皇子,当下便不满的嚷嚷起来。直到看护他们的女官拿来两个橡皮小喇叭,才好歹哄得那两个娃娃罢了手。其实何止是两个孩子呢。在场的大人们也觉得有些意尤味尽。却听几个代表不解的问道:“大人,接下来是否还要演示其他功能了呢?”

“是啊,大人。这蒸汽机朝廷能否卖给咱们百姓啊?”

“大人,这成本如何啊?是不是很耗煤啊?”

“诸位请静一下,蒸汽机的演示今天就到这里。这蒸汽机的性能尚未稳定。研究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朝廷目前尚没有将其投入生产的打算。不过诸位放心,一旦这机器研制完成,朝廷定会在第一时间里将它引入民间的。”方以智冠冕堂皇的宣布道。此刻他却在心中着实捏了一把冷汗。因为他和在场的研究员们都清楚演示只能到这里为止,再下去屋子里可就要雾气腾腾了。

原来在孙露的指点下,研究院虽然确立了正确的研究方向,摸索出了详尽的理论做基础,甚至已然做出了一台能运用于多种行业的蒸汽样机。然而眼前的这台蒸汽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总是故障不断。其中最大,最致命的故障莫过于汽缸漏气了。刚才在做示范的同时,方以智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最容易出岔子的汽缸。其实在车床加工完铁料后,机器就已经有一点轻微的漏气了。因此他才会省去解释,直接命人进入下一步的纺纱机演示。好在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被蒸汽机的巨大力量所吸引了。没人在乎那汽缸缝隙中冒出的丝丝烟气。才使得方以智能圆满完成这项表演。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蒸汽的这点小故障可没能逃过孙露的法眼。她从蒸汽机启动起便同方以智一样也在注意着漏气情况。由于有了橡胶垫圈,蒸汽机管道间的密封性能明显比第一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汽缸漏气的情况却依然犹如附骨之蛆困扰着研究人员。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研究院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在汽缸外壁装夹层等等。可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想来这汽缸算是用钢板制成的材料应该没有问题。形状大小也是经过多年试验后得出的最佳比例。可这玩意儿怎么就老是要漏气呢。想到这儿,孙露恨不得用炮轰了这不争气的东西。

炮轰?大炮?!炮筒!!突然间一记灵光从孙露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是啊,这个时代最牢固的钢制品莫过于大炮了。如果用镗炮筒的方法来制作汽缸会不会更结实些呢。如果那样的话,汽缸的体积会只能有现在的一半大小,功率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算了,功率小就小吧。只要能解决恼人的漏气问题,让蒸汽机投入实际生产就行。总好过现在这台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强。打定了主意的孙露决定待会儿将方以智留下来秘密商讨具体事项。却间她向身旁的方以智低头嘱咐道:“恩,过会儿卿家留下来给朕做一个详尽的报告吧。”

方以智知道女皇陛下先前也看见了漏气。此刻要自己单独留下不知是否是要追究刚才漏气的责任呢。还是另有建议要嘱咐自己。虽然心中满是忐忑不安,他还是恭敬的领命道:“遵命陛下。”

“方卿家不必紧张。你们研究院的这项研究已经算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朕对此十分满意。”眼见方以智有些紧张,知他误会的孙露又宽声安慰道。

“谢陛下夸赞。臣等定当再接再厉,争取早日让此项发明投入生产。”意识到女皇陛下并没怪罪之意,方以智感激的拱手道。

“那好,朕就祝愿卿家马到成功了。”孙露颔首微笑道。

一旁的众人见状也纷纷上前向方以智道贺起来。为首的王罡更是热情地附和道:“方大人的蒸汽机真是巧夺天工。他日此宝正式完成之时,吾等定当踊跃购置,组成蒸汽纺纱机。”

“是啊,如此一来日产棉纱十万锭还不是举手之劳嘛。”

“到时候天下百姓就都能丰衣足食。这全是托陛下英明治国的富啊。”

先前还在犹豫是否将蒸汽引入纺织业的棉纺主们却在王罡的带领下一个劲的拍胸脯保证起来。反正蒸汽机暂时不会投入生产,那借此机会讨好一下皇帝,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此时却听后头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道:“就怕到时候,有那么多机器没那么多棉花。”

这声音虽然轻得很,可还是别女皇陛下听在了耳朵里。只见孙露眉头一皱,便回头向众人问道:“怎么?现在市面上很缺棉花吗?”

面对女皇的质问,众人不由愤怒的回过头去寻找起那个讨厌的“乌鸦嘴”来。这才发现原来多嘴的家伙是一个来自福建的海商。此人大概也意识到了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当下便吓得跪地告罪起来。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那是收也收不回来的。再说皇帝都已经开口过问了,总得有人来应付。于是作为岭南商界代表人物的陈家信便一个箭步上前回答道:“回禀陛下,如今市面上确实棉花紧缺。连带着棉纱和棉布的价格也上涨了起来。”

“哦?有这等事?王副会长,你们杭州商会等江南商会历来都以纺织为主,难道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孙露回头向王罡证实道。

“回禀陛下,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中原久经战火,华北等地产棉区域尚未恢复种植。而南方诸省又大量配置了新型的纺纱机。一时间产棉的速度跟不上纺纱的速度。所以才会出现‘棉荒’、‘纱荒’、‘布荒’之类的情况。不过陛下请放心,这只是暂时的情况。待到华北、东北棉花丰收之后,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倒是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印度布、南洋布、倭布充斥市场。草民以为朝廷最好在这个时候限制一下布匹的进口,防止‘夷布’,夺取我‘汉布’的份额。”王罡一个抱拳回复道。

“夷布充斥市场?怎么会这样呢。我中华的汉布历来不都是远销各国的吗?”孙露难以置信的吃惊道。照理说如今中华帝国的轻纺业技术远高于周围的邻国。而女皇陛下更是依靠这汉布起家的。因此在改进纺织机械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下足了工夫。又是纺纱机,又是织布机的。要说外国布会反倾中国市场,这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却听一旁的陈家信接着进言道:“回禀陛下。我朝的汉布确实曾一度远销南洋、印度、朝鲜、倭国等国。可现在中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故而对布匹需求也在逐日猛增。然则正如王副会长所言,由于棉花等原料的短缺,造成纱荒、布荒。如今的汉布光是满足我朝国内的需求都不够,更别说远销海外了。国内的汉布既然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自然是要从海外进口棉布的。王副会长说夷布抢占汉布份额,未免夸张了一些。现在正是非常时期,从海外进口棉布,就像进口粮食一样是为了解百姓的燃眉之急。自由贸易向来就是我朝贸易的宗旨。草民恳请陛下放宽棉布进口的门槛。”

第39节 论关税众商针锋对 纳进言女皇展宏图

同是闹“布荒”在场的商贾们却分成了截然相反的两个阵营。一方是以王罡为代表的江南布商,极力主张限制“夷布”进口,不让外夷借此机会趁火打劫。另一方则是以陈家信为代表的南洋闽越海商。他们以自由贸易为由要求朝廷降低纺织品进口的贸易壁垒,以求解决目前中原市面上出现的“布荒”问题。

显然双方的这种分歧由来已久。这不,陈家信的话音刚落,王罡便针锋相对的驳斥道:“陈会长此言差矣。棉荒、布荒都是暂时的问题。只要江南、华北等地的棉田一丰收,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若是只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便贸然地放任夷布充斥我中华市场,势必会对我朝的汉布进行排挤。听说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