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是其内在的原因。

由于满清在军事上的势弱以及明军大举进攻西北的态势。这一切都使得满清的统治者们不得不更依赖于和自己有联姻之盟的蒙古王公们。因此顺治此次取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其更深层的意义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满蒙之间的同盟关系。好在蒙古各部对此项婚事也报着极大的热情。毕竟在他们看来满清已经占领北京,怎么说都算是入住中原的大国了。为免夜长梦多于是双方便一拍即合迅速促成了这场闪电婚姻。

然而就在满蒙贵族们对这场政治联姻津津乐道之时。作为当事人的顺治皇帝福临却对这次的婚姻打心底里充满着厌恶。倒不是因为新娘不美丽不高贵。恰恰相反未来的正宫娘娘是蒙古科尔沁的公主,这位大漠公主不但门第高贵,而且聪慧可爱。这位慧敏格格算起来还是顺治帝的表妹。其中的原因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因为这场婚事是由摄政王多尔衮一手操办的。对于年仅12岁的顺治来说美女、婚姻、家庭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对那个篡取自己权利,并妄图指染自己母亲的男人,他有的只是无尽的怨恨。于是凡是叔父摄政王赞成的东西,顺治就在心底里反对。就算这婚事是由母亲亲自首肯的也一样。但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自知无能为力的顺治眼见着婚期日渐接近便开始心烦意乱起来,连带着书也没什么心思读了。

顺治帝婚前的种种反常举动自然都没有逃过太后的一双慧眼。对于自己儿子的心思做娘的自然是最清楚的了。作为一个母亲大玉儿打心底里心疼自己的儿子和外甥女。虽然福临已经做了六年的皇帝,但他毕竟还只是一个不满12岁的孩子。要两个才10左右的孩子接受一桩政治婚姻确实残酷。但作为大清的太后大玉儿就一定要促成这桩婚事。因为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谁都不能违反。更因为这关系到大清日后的命脉,关系到满蒙之间的姻亲之盟。江山社稷的事容不得她有半点的妇人之仁。

于是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大玉儿以一个太后的身份走进皇帝的御书房。在屏退了周围的侍从后她悄悄的来到了皇帝的身旁。却见年幼的顺治帝正在专心致志的读着一本书。大概是发现了有人接近了自己,警觉的顺治连忙就将那本书藏了起来。眼看着儿子鬼鬼祟祟的模样庄太后不由黛眉一皱,便不动声色的上去一把搜出了那书。翻看一看却发现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三字经》。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的庄太后不禁柔声说道:“皇上专心读书乃是好事。为何要躲躲藏藏的呢?”

却见顺治一把接过了《三字经》嘟囔道:“儿臣怕给叔父摄政王知道又要怪罪。”

“说什么胡话呢。皇上好学你叔父摄政王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怪罪于皇上?”庄太后宽声安慰道。她虽知儿子与多尔衮间隙颇深。然而目前的情势却迫使她不得不更依赖于多尔衮。在此前提下她必须让儿子学会忍耐。

“额娘,儿臣可没说胡话。叔父摄政王可是一直教导儿臣满语骑射,满洲根本,不可重蹈汉儿弱习。”顺治说到这儿嘴角不由挂起了一丝冷笑嘲弄道:“可惜,精通满文儿臣却没办法读阅奏章。结果只好由精通汉文的叔父摄政王代劳了。”

这哪儿是一个12岁的孩子该有的表情和语气啊。庄太后此刻心中不由的翻起了一股酸苦。可正当她想进一步安抚顺治时,顺治却突然以冷静的向她开口道:“额娘放心,儿臣是不会去顶撞十四叔的。日后娴习汉文时也会更加小心。额娘今天来是为了慧敏吧?”

顺治老练而又冷静的口吻使得庄太后恍然间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已经成熟了许多。或许自己也该换种方式来同他对话了。于是她重重的叹了口气在儿子面前坐下道:“恩,额娘听说你对这次的婚事很不满意。额娘觉得咱们娘儿俩也该好好谈谈了。”

“儿臣反对又有何用。难道儿臣宣布:大婚吉礼此时未可遽议,所奏不准行。就可以不用娶慧敏了吗?”顺治撅着嘴反问道。

@文@“怎么?皇上很讨厌慧敏吗?”庄太后循循善诱的问道。

@人@“不,不是。儿臣只想将慧敏当亲妹妹看。”顺治有些心虚的回答道。

@书@“这不算理由。”庄太后一针见血道:“是因为你十四叔的原因吧?”

@屋@被母亲说中心事的顺治冷着脸把头一撇,默不作声起来。整个御书房顿时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之中。过了半晌顺治才勉强地轻声挤出了一句:“朕讨厌那个男人。”

“胡闹!皇上以为自己是平常人家的懵懂孩童吗。动不动就耍小孩子脾气!”庄太后语气严厉的呵斥道:“皇上是我大清的皇帝,是堂堂一国之君。皇上的婚事乃是国家大事。皇上不但要成这门亲,更要高高兴兴的去拜堂!”

原本就觉得不开心的顺治如今又被母亲这么一斥责,当下委屈的眼泪就直在眼眶中打转了。或许是发现自己语气重了些,庄太后长叹一声拉起了儿子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孩子啊,知道为什么额娘要你娶我们科尔沁的姑娘为皇后吗?既不是因为这是你十四叔的提议,也不是因为慧敏是额娘外甥女。你们满洲爱新觉罗氏的男人们征服八方,统辖四土,那便是国。而我们科尔沁的女人们却统治着后宫,这便是家呀。如果没有科尔沁蒙古骑兵的支持,大清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孩子,其实婚姻更重要的是为了大清的社稷啊。你是个聪明的皇帝,相信一定能明白额娘苦心的。”

“儿臣知道。蒙古骑兵勇猛善战,人称‘铁骑’,每逢我大清有大的征伐,必以兵从,为大清国所依界,尤其是科尔沁部。”顺治低着头回答道。

“皇上能明白就好。要知道在大婚之日你舅舅科尔沁的汗王就在底下看着皇上。那些蒙古王公也在底下看着皇上呢。”庄太后不知道年幼的儿子是否真的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她至少要让顺治明白一点这次婚姻无论对他还是对清庭都是至关重要的。

“儿臣明白了。儿臣一定会按照额娘安排娶慧敏的。”顺治抹了抹眼泪恭敬的答应道。继而他又疑惑的向自己的母亲问道:“那这么说,科尔沁部与我大清皇室要这么一直联姻下去吗?就象叔父摄政王把七格格下嫁吴家一般?”

“其实任何一个帝王都有着众多的妻妾,他们的婚姻有些是为了传宗接代,让皇室人丁兴旺,有些则是一种政治需要。皇家联姻决不是个人的意愿,而是婚姻双方家族利益的需要。七格格和慧敏都一样,谁叫她们是身为皇家女呢。”庄太后的一席话语象是在开导顺治,又象是在给自己的婚姻做着注解。有些感慨的庄太后又长叹了一声补充道:“你十四叔入关时才带了几万八旗兵。中原又如此大若没有吴三桂这样的汉人降将帮助,我大清又如何能在中原立足呢。况且南边的南明还虎视眈眈地一心想要将咱们赶出关呢。这时候咱们更要恩威并施,好好安抚这帮降将才行。皇上年纪还小,有些事以后慢慢就会明白的。”

“额娘,南明人很厉害吗?儿臣听说他们的火枪火炮很厉害,还会许多的妖法。连咱们的八旗子弟都不是他们的对手。”顺治嘟着小嘴扬起头天真的问道。虽然他是皇帝深处紫禁城,年纪又小,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清军在外连连失利的消息自然也通过太监宫女们的私下交谈传到了顺治的耳朵里。那些宫人们本来就没什么见识,以讹传讹下明军自然被形容得“不成人样”。而在顺治耳中那些时时威胁着自己国家的南蛮子简直就是乳娘故事里的恶鬼嘛。因此对于自己的对手年幼的顺治可是既害怕又好奇的。

“皇上这是从哪个嚼舌根子的奴才嘴里道听途说来的。”庄太后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正色道:“八旗子弟乃是我大清的根本,皇上更是满州的第一牛录。切不可因为几个奴才的流言就怀疑我八旗子弟。”

“可是额娘,图赖、准塔、叶臣都是满州响当当巴图鲁都战死在了南方。就连善战的十五叔也查点回不来。”顺治进一步质疑道。

“皇上,图赖将军他们是中了南蛮子的圈套才会殉国的。汉人都狡猾得很他们擅长使用各种计谋。可狐狸再狡猾总有一天还是会栽在猎人手中的。你十四叔叔父摄政王和洪大学士他们最后还不是成功救出了十五叔。而如今你十五叔豫亲王也在红毛将军的帮助下驻守山东将南蛮子挡在了长江以南。因此咱们就更需要象范大学士、洪大学士这样的汉臣帮忙。以汉人的计谋对付汉人。这叫以汉制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