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孙露将那些东西一一报上朱聿键的脸色由原来的红润转为了苍白之后又转为惨绿。如今许多政事均由孙露代为处理了。朱聿键只要每个月象征性的处理一下部分奏章就行。一开始,我们的隆武皇帝对这每个月奏章处理还真的很起劲。不过久而久之每个月应付这些公文就成了他最头痛的过程。从12岁起就被软禁的朱聿键更本就不懂这些政务。而朱明藩王的不学无术又是天下闻名的。虽然朱聿键在众多藩王中算是比较有学问的。但随着孙露将六部日益的专业化以及所推行的各项政策日益复杂。朱聿键发现这奏章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了。那些政务也是越来越复杂了。还有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是的,朱聿键是想做有道明君。不过他想象中“有道明君”的生活。应该象朝贡时那样朝底下的百姓挥挥手,接受接受外国使节的供品。偶尔发表发表一些冠冕堂皇的演讲。或是在漂亮的御花园中被臣子奉承为“圣皇仁德”。至于解决百姓营生、监督钱币发行、发动对外战争这样高难度的工作那就……只见我们的隆武皇帝大方的说道:“一切就按孙爱卿的意思办吧。爱卿以后可以自行决定嘛。”

早就猜到朱聿键会这么说的孙露脸上却没多大的表情。其实不止是朱聿键在面对政务时会显得束手无策。就连史可法这样的老臣在面对新的行政制度都会有些无从下手。现在的兵部、户部、工部完全是按照孙露的设定运转的。这些部门中的骨干都是孙露的嫡系。那些公务员大多是香江商会多年培养下来的精鹰分子。可以不无夸大的说如果孙露现在撩担子整个南明将再次陷入瘫痪与混乱当中。可饶是如此孙露依然以恭敬的语气说道:“可是陛下,这些可都是重要的国事啊。臣惶恐,臣若是这么做就是大不敬,恐引起非议。”

朱聿键看了一眼孙露心想:你做的事有哪一件是不越权的。不过在隆武皇帝的心中对这种情况却又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如果把朝廷比做一所庙宇的话那自己就是庙里的菩萨,而孙露就是庙里的主持。想通了这点的朱聿键心情又好了许多。可见做皇帝也是要有阿Q精神的。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大声宣布道:“传朕旨意,从今往后如无紧急情况,各部公文奏章均交由首相代朕御览。”

只见孙露谦恭的谢恩道:“能为陛下分忧,臣下荣幸之致。为了大明,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3节 巾帼英雄

“四川总兵秦良玉见过首相大人。”

“罪妇高桂英见过首相大人。”

“诸位将军快快请起。”首相府邸中孙露三步并做两步上前搀扶起了这两个名满天下的女将军。那满头银发气质不凡的老妇正是护送大西使节而来的四川总兵秦良玉。至于同她一起来的大西使者则被交与钱歉益处理了。反正和谈的最低底线已经给了钱歉益。毕竟处理这种事情我们老奸巨滑的礼部尚书更有经验。而秦良玉身旁的身着戎装的中年妇人乃是李自成的结发妻子高桂英。在高桂英的身后还跪着四个身材魁梧的将领。若是孙露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这次一同归顺的李过、刘芳亮、高一功、郝摇旗。孙露不禁看了一言身旁的张家玉。看来这次张家玉确实没让自己失望,他不但带来了胜利的消息还带来了包括左梦庚部的六十万人马归顺的中央。虽然这其中真正能战斗的人员并不多但却为湖广乃至河南的安定打下了基础。熟知游击战厉害的孙露可不希望看见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拉一票人马在大别山上和自己打游击。那样的话自己就和现在被山西搞得焦头烂额的多尔衮没什么区别了。

“谢首相大人。”众人连忙起身道。其实在孙露观察秦、高二人的同时。秦良玉和高桂英同样也在好奇的打量着孙露。毕竟同为女人的孙露现在是明朝级别最高的官员,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实质意义上的统治者。这样的一个奇女子又怎能不引起别人的好奇呢。不过让众人吃惊的首先是孙露异常年轻的年龄。说实话咋一看孙露的模样很难将这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同权倾朝野的权臣联系起来。更难让人相信就是这么一个身材瘦弱的女子阻止了几十万辫子军的南侵。在高一功等人看来孙露怎么着都要是一个象高夫人这般懂得武功的健妇吧。但从孙露的步态中他们可以看出孙露的武功不怎么样。就算是会一定也是三脚猫的功夫。

不过让秦良玉略感吃惊的倒是孙露谦和友善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以勾心斗角著称的官场上早已不多见了。特别是孙露现在所处的位置使得这种态度更是显得难得。她若不是特别会伪装,那就是性格使然了。无论是哪儿一种都是令人佩服的。《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这个道理不少人都懂。但处在了那样一个位置,拥有了那样一种权利后还能做到这点就难能可贵了。由此秦良玉对孙露的好感又加了一分。

相比秦良玉而言高桂英就没那么复杂了。现在的她对于孙露只有感激二字可言。高桂英是李自成的结发妻子。亦是赫赫有名的农民军领袖高迎祥的侄女。人称高夫人。她在各地农民军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威望。这次孙露能如此顺利的收服李自成部高桂英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农家出身的女子虽没读过多少书却比某些饱读诗书的人还要识大体,更能明辨是非。李自成的死确实给予她很大的打击。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再这么混战下去是无意义的。大顺军已经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而从张家玉还回李自成的尸体,到朝廷主动赦免所有人的罪名。都让高桂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更让她感动的是孙露还以明首相的身份为李自成写了篇悼文。她知道这已经是朝廷所能做到的最大让步了。这也让她做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决定。

是的,自己的叔叔高迎祥、丈夫李自成都是死在官府手中的,但大顺也逼死了崇祯。怨怨相报何时了,与其让汉家为了私仇继续流血不如联手对付外敌。因此在不少将领叫嚷着要为李自成报仇要同明军决一死战,并推选高桂英为农民军新首领时。这个女子选择了接受招降,选择了同孙露握手。

“早就听说两位女将军是不世巾帼女英雄。如今能够得见两位前辈真是孙露的荣幸啊。”在众人的簇拥下孙露同秦良玉、高桂英等人走进了大厅。此刻的孙露多多少少有些兴奋。那几句话倒真是出于真心。毕竟当孙露还在河南做流民时眼前的这两个女子一个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另一个则已经是农民军中的骨干人物了。这样的身份在明朝实在难得啊。

“首相大人说笑了,我只是一个平常的女流之辈,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杀敌。真要说巾帼英雄的话也该是秦将军啊。当年身督三千‘白秆兵’抵榆关同靼子作战,上急公家难,下复私门仇。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高桂英爽朗的笑道。虽然秦良玉是官军,甚至还同农民军交过手。但是在农民军中这个女将的口碑却一向不错。一来是因为秦良玉的“白秆兵”纪律严明不想其他官军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二来秦家一门忠烈在辽东血战浑河的事迹也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高夫人过奖了。那都是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啊。再说秦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秦良玉谦逊的摆摆手道。但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有了一丝少见的落寞。秦昌元年,秦良玉之兄秦邦屏率3000“白杆兵”赴辽东战场。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军在攻陷开原、铁岭之后,围攻沈阳。秦邦屏等前往增援,军至浑河,已闻沈阳失守。众军意气昂然,固请进战。“白杆兵”勇渡浑河,结营未就,即遭到后金军主力围攻,秦邦屏及千余石柱土兵战死。此战被称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得到兄长战死的消息后,秦良玉毫不犹豫的亲率第二批“白杆兵”3000人北上赴援。并受命镇守山海关,力跨后金西图关内必经的要道。在秦良玉守关期间后金军一直未能破关西进。秦家也由此受到的朝廷的嘉奖。对于秦家北上抗金的举动在不少土司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秦家世居巴蜀又不是汉人。干嘛派兵千里迢迢的去辽东参与汉人同满人的争斗。有些人甚至还说秦家这么做是为了汉人皇帝的封赏。若真是为了那么点封赏。那么这换取的代价是否也太惨重了些。

秦良玉的一句“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让孙露感慨万分。说实话关于浑河之战她也是到了明朝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役的。可这场战役对她的震撼却远大于在辽东发生过的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