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你什么时候吃完几百斤的木瓜再提这茬。”刘洵故作不屑的把目光停留在高黛儿的xiōng部,这小妞哪受得了jī,立马就要和刘洵急眼。
郑强这小子却是在一边颇为感慨,算了算自己的钱,下意识的便念叨了一句,“这便是百万富翁了?”
刘洵避过高黛儿的sāo扰对郑强笑了笑,“郑哥日后便叫郑百万得了,这名字多威风。”
郑强上次跟着刘洵炒股便积攒了三四十万,再加上这次刘洵给他分得的,正好超过了了一百万,这小子还感慨着,都快要成为他们那小乡镇的首富了。
不过刘洵喊出郑百万后,江雪妩却是白了白眼,“哪有你刘一亿的名头威风,得,刘洵,我们干脆叫你刘一亿得了,郑强是不是他们镇子的首富还不确定,你是昌平市的首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
其他人开始还没有去考虑过这个问题,都沉浸在赚钱的兴奋中,不过江雪妩说出来之后几个人心中稍微加一加便能算出刘洵有多少钱,这次获利的8600万外加上次在八角口的1600万,加起来堪堪突破亿元大关。
“这便是亿万富翁了?,洵少比我还小几个月啊”
被江雪妩点破,高齐和高黛儿有些傻眼,刚才还没有意识到刘洵有多少钱,不过真正明白了刘洵亿万富翁的身份,那震撼力,啧啧。
“乖乖,我的老天,怪不得堂哥让我跟着你好好学习,洵少,我以后可就跟着你hn了,所谓fi水不流外人田,黛儿姐就要成为你nv朋友了,照顾照顾我这个大舅哥也是应该的。”以前的时候高齐对刘洵的称呼可不是洵少,可见对他的震撼力。
这年头,sī人老板,能有百万那边是了不得的身价,之前便提过,社科院统计的数字,全国身价过百万的个体户不到一千个,虽然水分太大,但是已经足够的说明问题了,在万元户都被羡慕的年代,一亿啊,那可相当于一万个万元户了,昌平市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才堪堪突破八个亿。
是由。!。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一百一十五章分果果排坐坐
第一百一十五章分果果排坐坐——
第二天中午时候刘洵一行人便从沪市飞到了锦江市机场,既然已经把该赚的钱都赚了,自然便没有留在沪市的必要了。
既然到了锦江,刘洵自然没理由不到滨河小区走一遭,成渝和江雪妩在锦江都有自己去的地方,让郑强安顿下来之后,刘洵便自顾自的到了滨河小区。
许是知道刘洵要来,周瑞青中午也回来家中吃饭,见到刘洵的时候周瑞青还有心思打趣了一句。
“咱家的小资本家,这次又是满载而归啊,来来来,给外公说说你这小子这次的收获如何。”
刘洵无奈的摊了摊手,不知道外公怎么对这些东西好奇起来。不过既然周瑞青问起来,刘洵自然事无巨细,把这五天在沪市的风起云涌都细细说了一遍。
饶是周瑞青之前便有所估计,知道自家这个外孙不简单,不过在听到刘洵说起自己这次五天赚了八千多万,而且他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一亿的时候,搞了大半辈子政治见惯了大风大lng的周瑞青还是被自己这个外孙的能耐给震惊住了,感情这不知不觉间自家都出了个亿万富翁了,还是十六岁大的亿万富翁。多少人一辈子想要实现的梦想,让这小子在短短几天之内便实现了,而且实现的是轻松无比。
“邓公这次的南巡,影响真是太大了,单单从这股市上边的火爆便可见一般呢,五天造就一个亿万富翁,这若是报道出去,还不知道要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周瑞青听完之后感慨了一句。
刘洵倒是微微笑了笑,他在沪市的jiāo易都做的极为小心,应该不会被盯上暴l出来的,几乎全部是郑强在出面,想盯上郑强就更难了。沪市的jiāo易他照例也留下了底子,要不的话,像他这种家庭的人,突然变成亿万富翁,可不是那么容易jiāo代清楚来路的。
扯过茶几上的一叠报纸来,刘洵这几天在沪市只顾着研究股票,倒是忽略了国内其他的新闻,这会儿自然要关注下时事。
“外公,邓公在1号的时候便结束了为期三周左右的南巡,那外公的出路是不是也有了定论?邓公之前应该也是早有打算,要不也不会在南巡途中几次提到外公你的名字。”
刘洵对外公可能要担任的职位可一直很好奇呢,照理说,邓公南巡结束,那离周瑞青的高升也就不远了。
周瑞青指了指那叠报纸没有说话,示意刘洵看看再说,刘洵便低头看起来,不过越看,他脸上的笑容也越多。
“外公,石忠桥这话是在替邓公表态啊,他是邓公南巡之后,政治局里边第一个跳出来响应邓公的人吧。”
刘洵说着指了指报纸上边,中央党校校长石忠桥说的那句,“左”也能葬送社会主义,这句话虽然是从石忠桥前天在党校的开学典礼上说的,实际上人人都知道是出自邓公之口,和邓公南巡时候的思想如出一辙。
“不止石校长,主席和总书记也都表态了,邓公在中海的时候主席便去了中海,在那边响应邓公的号召,总书记也在三天前召集了一群文人到中南海,和他们说,即将起草的十四大报告要用邓公的讲话jīng神来贯穿全篇的主线。”
周瑞青说话的时候脸上也略微带着喜s,显然,事情走到这个地步,便已经表明了改革派在这次将大获全胜,表明了邓公南巡时候的一系列讲话中的思想,将被国家领导班子给贯彻下去,也标志着今年以来一直争论的如火如荼的全国大辩论,到这时候正式落下帷幕,以改革派的获胜而告终。
“看来离外公高升之期不远了呀。”刘洵便看着报纸边说道。
既然此次改革派大获全胜,那接下来自然便是改革派一方的人马分果果排坐坐了,政治从来便是看不见刀枪的战争,作为获胜的一方,自然能顺理成章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获得更加丰厚的战果。
显然,分果果的时候,作为旗帜鲜明的支持改革的官员中的代表人物,周瑞青的高升马上就要排上日程,作为改革派中异军突起的主力军,他的待遇,肯定是无比优厚的。
当然,周瑞青的高升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那篇文章的缘故。
前次在李功涛案件中大部分的贡献自然是放在周瑞青的头上的,那次挖出一个情报组织,对于国家来说有可能挽回重大损失,那是异常耀眼的政绩,而且还很是jiāo好了总参的一些人,再加上这次改革争端中的站队以及邓公几次提到名字,这些都加在一起,才能让周瑞青再往上走一步。
到了副省级这个坎上边,想往上走一步,那已经是万难了,不是仅仅站队便能高升的,周瑞青这次高升,有他这些年的政绩打底,有刘洵前瞻xng的点拨,也算是恰好赶上了时机,要不的话,他的政治生命,大概这个锦江市的市委书记就到头了,临老了也未必能到省部级的正职上边去看看高层政治的风景。
“外公,南巡结束也有好几天了,便没有其他的消息传出来?这不应该啊,进中央还是到地方,现在应该便有了消息吧,前几天中组部的人不是已经下来考察了吗?没有对外公ll口风?”
周瑞青没有答话,只是递给刘洵几张略显陈旧的报纸,刘洵看了下才发现,这几张都不是最近的报纸,而是六七月份的。而且报纸上无一例外,描述的都是六七月份整个淮河流域的洪灾。
刘洵皱了皱眉头,这可不是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外公给自己看这些报纸做什么?不过想着想着,刘洵猛然想到另外一个可能,难道是……
“安南省?”刘洵下意识的便念出了这个省份的名字,“不是应该到计委吗。”
周瑞青怔了一下,心中暗叹,自己这个外孙,政治敏锐xng果真不是一般人可比啊,稍微点了一下便能够想到正点上了。
“之前中组部的人下来考察的时候便谈过话,那时候邓公还在南巡之中,中组部说的也是模棱两可,我也一直以为会到计委去的,不过这几天上面隐隐约约有些风声,似乎安南省的可能xng也比较大啊。”
刘洵微微愣了愣之后倒是笑了笑,“到地方自然有地方的好处,不进中央便不进。不过外公这次,怕是就要做封疆大吏了,安南省今年受灾严重,中央大约也是考虑到地方上需要恢复经济,需要外公这种锐意进取的改革派官员,再加上邓公又点了你的将,这才有这样的决策吧。”
刘洵说着微微顿了顿,“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安南省的省长年龄已经到线了,明年十月份召开十四大的时候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