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弃埕岛,不仅仅是因为井喷。”何根生拦住苏城,他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在埕岛进行勘探的,那是自找麻烦的行为。他再次推出宋志军,道:“宋教授的判断,岂不是比你准确的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嚷嚷。”
“宋不过是一个学校的研究者,他才是没有资格担当勘探工作的人。”苏城猛的转向中央的长桌,道:“将埕岛剩下几口预设勘探井打完,如果不出油,我甘受处罚!”
这下子,不光何根生,刘书记也来了兴趣,“哦”的叫了一声,笑道:“你原本就是立下军令状的,现在没有发现油田,就应该受处罚。”
“再打四口勘探井,若是不见油气层,就行军令状。”苏城再无退路,“一事一行,不出油,就该把你放去一线做工人,改改你的臭毛病。还再打四口井……”刘书记晒道。
苏城不屑的道:“我在下面做了三个月的勘探,干的难道不是一线工人的事。既然你说到这里,剩下4口勘探井的钱,我出了!”
下方,阵阵惊叹。
不光因为苏城有钱,还因为他的豪迈。
打四口勘探井,便宜也要上千万,再花2000万也不稀奇。要说一掷千金。这就是了。
林永贵终于看不下去,咳嗽一声,道:“公家的事,没有私人出钱的道理。”
“我愿意出这笔钱,但是,一旦埕岛出油,必须执行我的政策,滴油不下海!”苏城的200口油井,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印钱,2000万元虽然不容易,但的确是能拿出来的。
对油田来说,开采期间的“滴油不下海”政策更加不容易,这不光是一种环保措施,还意味着全新的采掘方式。因为用传统方式无法做到这一点,故而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新的科研攻关。
这才是苏城进行浅海勘探的目标,一旦能够做到滴油不下海,就有资格争夺世界任何上任何一个浅海油田——毫无疑问,那些产油的富裕国家,是不会让中国像是污染自己的海岸线一样,污染他们的海岸线的。
国际石油业,玩的从来都不是低成本游戏。
出于对苏城的信任,林永贵转向何根生,道:“小苏都这样说了,老何?”
何根生知道,林永贵是想让他软一句…,‘,但他那骨子拧劲还没消散……
一瞬间,大家齐刷刷的扭头看向,敢当面逆着油田一把手的人,可是不多见。
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人,让何根生忽然觉得,这似乎就是自己一生最荣耀的时候。
于是乎,他一字一顿的道:“林书记,埕岛无油,我坚持在东南地区开采!”
木门被“咯吱”一声,推开了。
办公室秘书拿着信封,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正文 第129章 海洋采油厂
“做什么!这是会场!”何根生气愤的呵骂,不光因为这个小秘书打断了自己的荣耀时刻,而且因为内心的不安。
办公室秘书来不及调匀气,就断续着道:“埕岛地区有消息。”
林永贵刷的站了起来。
包括苏城在内,所有人都紧张的看过来。
何根生觉得自己血压都要升高了,他不管林永贵和几个副书记在场,直接呵骂:“是不是井喷了!”
办公室秘书摇着头将信封递给了林永贵。
信封是素白的,说明是办公室的抄写件,对方是用电话报告的。
何根生涌起强烈的不安。
林永贵严肃的打开信封,仔细看了一遍,脸色猛的一缓,念道:“9月21日15时27分,埕岛12号井出油,勘探17队队长沙鸣印。”
何根生的脸,刷的就红了。他刚刚说了绝对不可能出油……
他的荣耀。
他的万众瞩目。
一下子,难以抑制的羞愤让他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愤怒。最好面子的他,已经不止一次的被苏城折辱……他现在看苏城表情,就像是看杀鸡仇人一样。
会议室也乱成了一团,小声说话的,赞叹的,偷笑的……
瞿国达趁机站起来,哈哈大笑道:“恭喜苏厂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不是你坚持,这么好的浅水油田,就要被我们放过去了。”
魏孔也高声道:“埕岛是渤海湾最适合开采浅海石油的地方。咱们胜利,终于能向海洋进军了!”
何根生被他们叫的头大,怒道:“出油又怎么样,就像是宋教授说的。埕岛只能有日产2吨的小井,这样的油井,没有任何意义,对不对,宋教授?”
宋志军比谁都清楚,他那份40页研究报告是怎么出笼的,他只是没有料到,苏城勘探的速度如此之快。
被逼到了墙角。宋志军也只好没有选择的坚持道:“从地质学的角度来分析,埕岛地区,没有蕴含大型油田的基础,发现一两个小油藏的确是有可能的。”
这段话里。比先前增加了更多的定语和修饰。
林永贵已经轻松了下来,命令道:“去看看他们生产检测做好了没有,数据出来就送过来。”
他坐下来,看都不看何根生一眼。
这厮刚才的倔劲,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他的威信。
如果不是埕岛12号井出油。林永贵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一把手威严,将荡然无存。再没有比这,更让他生气的事了。
何根生悄然跌坐在椅子上。
周围全是人们的议论声,三五不时的有人恭维苏城。大家都是相信组织的人。通常来说,组织是不会让坚持正义的个体受委屈的。越是受委屈,越是有回报!
何根生听着耳边吵杂的声音。却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好像飘荡了起来,先是被千军万马践踏,然后仿佛回到了运动时期,灵魂被扯进了那名被自己捆绑起来的老厂长身上,变成了他,被年轻的自己被游街示众,被年轻的自己赤膊抽打,被年轻的自己剃阴阳头,被年轻的自己羞辱。
羞辱!
何根生将所有的窃窃私语,都当作了羞辱自己的悄悄话……身子都颤抖了。
“咯吱。”
木门又开了。
众人不约而同的紧闭双唇。
“生产检测结果。”匆忙而来的秘书手举着信封。
“多少。”林永贵不及去看。他的心情同样的激动,对其而言,浅海战略何尝不是一场赌博,终于到了翻底牌的时间了。
报信的小伙与有荣焉的提高嗓门,中气十足的喊道:“日产……3到4万桶。”
何根生脑袋像糨糊似的,听到这里,大笑重复:“3到4,才3到4……”
“万!”旁边的人,忍不住给他提了一个醒。
“什么?”
“是3万到4万桶……”
“那岂不是要……”脑袋糨糊的何根生悚然一惊。
“日产5000吨,年产200万吨。”苏城语气平静的宣布了这个数字,但心情绝不平静。
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胜利。
苏城在品味着胜利的果实滋味,其他人同样在欢呼。
作为油田干部,没有人比他们更在乎原油产量了。
不停的还有人在计算“日产5000吨,年产200万吨,储量绝对上亿吨了。”
“还好苏董坚持打下去了!”
“绝对是世界级的大油田!”
桌椅的拉扯声,喧嚣的叫喊声,让今天的会议室比元旦晚会还要热闹。
林永贵也紧紧捏着拳头,心脏砰砰的直跳,自不会阻止大家自发的庆祝。
刘书记则抚着额头,尽量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宋志军悄悄的顺着门边,想溜到外面去。
一路上,干部们也不拦着他,排成排,笑:“宋教授,你说这个油田,有没有意义啊。”
“宋教授,4万桶写成4桶,是笔误吧。”
“宋教授,埕岛你是亲自去过的嘛,是不是油太多,糊住脑壳了?”
在不出油的时候,大家不会出言讽刺苏城,因为他们都懂得组织勘探的压力。中国的石油行业,就是在中国最缺乏石油,在国外的专家教授,叫嚣着中国贫油的环境下勘探出来的。
苏城所承受的压力,苏城所经历的挫折,与中国第一代石油人,第二代石油人,第三代石油人,第四代石油人……别无二致。
同为石油工人,同为石油干部。大家能够理解苏城。
但是,对于只知道反对,不知道建设,能用40页得出一个错误结论的专家。不会有人给他好脸色。
宋志军脸色灰白,跌跌撞撞的离开了会议室。留下难兄何根生接受万众瞩目的灼烤。
魏孔轻轻走过去,将他那40页的报告卷起来收好,并向苏城笑了一下。
失去名声的专家,比搬砖的小工还不如。
会议室的笑声,持续了十多分钟。
等大家都累了,才纷纷点上香烟,重新让其回归烟雾缭绕的本色。
瞿国达一口气吸了半根烟。又忍不住赞道:“日产3万到4万桶,一天就是100万美元。哈哈,这么大的油田,就算是填海也划算呀。苏城给咱们油田立下大功了。有了埕岛油田,咱们明年的任务就好完成了。”
“不能填海。”苏城低声说了一句。
“不填不填,滴油不下海。我们听你的。”瞿国达笑道:“经过这件事,咱们就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