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霸主(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轴承,马杰不由得回想起了往事,他问道:“哥,你最近有没有去看过郎厂长,不知道他现在身体如何了?”

马杰此问,说的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马杰和杜向阳一起在汉华实习,正值汉华研制高档运动型自行车。时任厂长的郎冬带着马杰和杜向阳一起开发自行车轴承钢球的表面热处理工艺。由于热处理实验要经常接触有毒气体,临到正式实验的时候,郎冬总是让马杰和杜向阳回避,他自己亲自操刀,结果导致了身体的严重损伤。

林振华答道:“你是知道的,老郎因为身体原因,几年前就办了病退,现在住在公司的老干部别墅区。春节的时候,我去他家拜过年,听郎师母说,老郎现在还是喜欢自行车运动,经常骑着车子出去锻炼,身体看起来还不错。”

“那就好,我这两年没有回过浔阳,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他,等你回去的时候,千万记得替我给他带个好。”马杰说道。说完郎冬,他自然又想到了当年一起做实验的另一个伙伴,他看了林芳华一眼,然后对林振华问道:“那么,哥,你有杜向阳的消息吗?”

听到马杰问起杜向阳,林芳华也放下了筷子,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林振华。当年,马杰和杜向阳都追求过林芳华,他们三个人有点三角恋的关系。不过,现在都已经20年过去了,这些事也不再需要避讳了。其实,马杰也知道妻子一直都有些牵挂杜向阳,但又不便直接向林振华询问,所以他就替林芳华把这话问出来了。

林振华沉默了片刻,对马杰问道:“马杰,你是搞情报的,北美有一份《瀚河工业评论》,你关注过吗?”

马杰和林芳华对视了一眼,马杰迟疑着说道:“哥,这么说,我和小芳听到的传言,是真的?”

“你们听到什么传言了?”林振华反问道。

马杰道:“我听在北美那边的校友说,向阳出狱以后,丢掉了工作,而且其他的美国机床厂商也不愿意录用他,于是他就去了杂志社,当了一名工业记者。他供职的杂志社,据说就是这家《瀚河工业评论》。”

林振华点点头道:“没错,的确如此。不过,你们知道他在这家杂志社是干什么的吗?”

马杰摇摇头道:“不清楚。我和小芳还专门查过这家杂志社的网站,也认真研究过这份杂志,都没有看到向阳的名字,甚至连一个姓杜的都没有找到。”

林振华道:“这很简单,因为杜向阳改了名字,他现在的名字是……平图梓。”

“平图梓!”林芳华失声道,“这不是《瀚河工业评论》的创始人兼总编吗?他竟然就是杜向阳?”

林振华道:“没错,就是杜向阳。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前年在法兰克福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他,这是他亲口对我说的。他现在长相上也变化了很多,头发掉了很多,腰也有些弯了,显得很老气。”

林芳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我曾经在网上看过平图梓的照片,我当时也觉得有几分像杜向阳的样子,就是显得太老气了,我根本不敢相信那就是他。更何况……”

说这话的时候,林芳华有些黯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40岁上下的人,看起来并不显出什么老态。但化名平图梓的杜向阳,从照片上看,却显得像是50多岁的样子,可以想见他承受过什么样的磨难。

马杰接过话头说道:“更何况这个平图梓的政治立场非常反华,他的所有的文章,只要涉及到中国方面的问题,必然是冷嘲热讽。中国人做出来的成就,到了他的嘴里就是一钱不值。去年他有一篇文章说中国的燃气轮机技术是完全从乌克兰剽窃来的,中国自己并不具备生产高速低振动叶片材料的能力。”

“这不纯粹是胡扯吗?”林芳华心中对杜向阳的怜悯立刻就变成了愤怒,她说道:“咱们汉华的燃气轮机叶片,分明就是使用了我们实验室研制出来的材料,这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杜向阳怎么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哼哼,也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林振华也觉得心里好生难受。他不知道为什么杜向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替美国人做事也就罢了,还成天这样诋毁中国的成就,难道真的是想卖国求荣吗?

“哥,你有没有看过平图梓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即将崩溃》?”林芳华意犹未尽,接着又向林振华问道。她的脾气还和小时候一样,嫉恶如仇,遇到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就喜欢向哥哥唠叨唠叨。

林振华道:“这么著名的文章,我怎么可能没看过呢?这篇文章通过列举中国煤炭产量、用电量、民航客运量等方面的数据,证明中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是虚假的,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只有国家公布数字的一半甚至更低,从而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衰退。文章中还引用了大量道听途说的关于中国社会的传言,说什么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之类的,最后声称,最多到2008年底之前,中国就将完全崩溃。”

“没错没错,就是这篇文章。”林芳华道,“我还专门拿着这篇文章去请教过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呢,他们的评价是:一派胡言!”

“可不就是一派胡言吗?”林振华道,“可是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在美国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据说布什本人就对这篇文章非常推崇,还推荐给他的幕僚们去研究。还有,据陈天说,美国敢于从亚洲投身,发起伊拉克战争,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美国政界认为,一个即将崩溃的中国,并不构成对美国霸权的影响。在中国问题上,美国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中国的崩溃。”

“我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马杰叹道,“其实,我一直认为向阳比我有才气,他在卡特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果回国来,肯定能够做出很大的成就的。就算他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回国,在美国也无法从事机械方面的专业研究,即使是做一个专业记者,也可以做得很好的。

我看过《瀚河工业评论》上那些署名平图梓的文章,凭心而论,在涉及到专业的问题上,他的眼光非常敏锐,他所披露的国外工业发展的情况,对于我们非常有启发,所以我们一直是把这份杂志当成重要的信息来源的。

但在涉及到政治的问题上,他就显得非常幼稚,而且非常偏执。他似乎是对中国有很深的仇恨,所写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一律都是偏颇的。我觉得,这好像不能仅仅用为了保住饭碗这个原因来解释吧?”

林振华道:“也许这家杂志的出资人,就是一个极端反华的机构吧。凭杜向阳个人,应当是办不起这样一份杂志的,他的背后一定有其他的出资人。”

“等我下次去美国开会,一定抽时间去找找他,我敲敲他的脑袋,问问他还是不是中国,是不是华青毕业的学生。”林芳华怒气冲冲地说道。

“没必要吧。”林振华道,“小芳,人各有志,何苦强求。更何况,陈天有一次跟我说过,杜向阳的这些文章,尤其是这篇《中国即将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呢。”

“积极意义,什么意思?”林芳华诧异地问道。

林振华道:“如果没有这篇文章,美国很难下定把战略重心转向中东的决心。而正因为相信中国会自然崩溃,所以美国放松了对中国的遏制,这对于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比如我去年在新加坡宣称将支持泰国开凿克拉运河,美国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作出强烈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亚太事务采取了放任的态度。陈天分析说,如果理想的话,杜向阳的这篇文章,能够给中国带来10年的战略机遇期呢。”

“这么说,杜向阳是坏心办了好事了?”林芳华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微笑。

马杰皱了皱眉头,问道:“哥,那你觉得,杜向阳是不是有意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呢?”

“有意?”林振华微微一愣,“他……不至于会想得这么深吧?”

三个人都沉默不语了。如果陈天在场,他会知道,马杰的这一句话,其实是揭开了事情的真相。在此前,陈天有意向林振华透出美国政界对杜向阳所写文章的态度,也是试图在给林振华一些暗示,可惜林振华没有充分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亦无,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那些无名英雄,有谁能够听到他们心底里吟唱的那一曲忠诚的赞歌。

“来,喝酒吧。”林振华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向林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