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鼎微微皱眉,“你能给我一个准确答复吗?”
南山子沉吟半晌,缓缓说道,“他始终是楚人,就像我始终是赵人一样,很多时候肯定要为自己的王国着想,所以,我认为武烈侯对他的态度就像对我一样,可以信任,但一旦牵扯到王国的存亡,那就不可信任。”
宝鼎轻轻颔,表示理解,“此地事了,你打算去哪?回赵国?”
南山子黯然长叹,“暂时不回去了,还是先把这里的人救活吧。我能干些什么?”
“你认识盖聂吗?”宝鼎忽然问道。
南山子脸色微变,“他要杀你?”
宝鼎笑了起来,连连摇手,“他就在我这里,现为河北军的统率。”
河北军?南山子愈惊讶,哪来的河北军?盖聂怎么又成了河北军的统率?
“他在哪?我要立即见到他。”南山子急不可耐地站了起来。
宝鼎冲着东方无畏招招手,示意他给南山子带路,“等下你和盖聂一起来,我们继续谈。”
南山子答应一声,跟着东方无畏匆忙而去。
魏起与长沙城的使者基本谈妥之后,武烈侯这才出面与对方仔细交谈了一番。
第三天,长沙太守庄翼献城投降。
宝鼎对庄翼倒是非常重视,把他请到行辕,把西南策略详细告之。拿下长沙依旧没有解决百万灾民的生存问题,江南危机只能说是暂时缓解,若想彻底解决危机,拯救河北灾民和江南楚人,最终的出路还是远征西南。
“武烈侯难道不考虑一下寿春方面的反扑?”庄翼对宝鼎的整体谋划非常敬佩,但对其无视寿春却大为不解。
“寿春不会派出大军。”宝鼎的语气非常肯定。他把中原复杂的局势,把寿春复杂的权力博弈做了一番解说,“假如你是李太后,你知道现在秦军带着百万灾民攻占了长沙郡,但此刻秦齐两国重新缔结了盟约,中原秦军正对淮南虎视眈眈,尤其严重的是,一大帮楚国贵族暗中联手,正打算更换王统,你还会考虑去解决江南危机吗?”
更换王统?弑君篡位?庄翼的脸色当即就变了。这是秦人的阴谋?寿春方面的危机当真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联想到年初秦军攻楚,兵临京都,接着李园被刺,楚国以土地换取秦国的撤军,而令尹阳文君被迫下台,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确实有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我不相信。”庄翼摇头道。
“你马上就会看到事实。”宝鼎笑道。
“但楚国水师正在逼近长沙,这也是事实。”
“你马上就会看到这支水师调头而去。”
面对武烈侯的自信,庄翼只能拭目以待。
现在不管楚军是否反扑,江南局势必须从混乱中迅扭转,而庄翼成了关键人物,他继续担任长沙太守,负责以最快度招降所有负隅顽抗的城池,安抚那些陷于恐惧中的官员和庶民,同时帮助武烈侯确定河北灾民的安置地点,并组织人力物力把十八方镇的灾民迅转移到安置地点。
秦军挟带百万灾民席卷江南的消息传到了寿春。
这个消息等于把李太后和楚王悍的侥幸心理彻底击碎。现在秦军攻击江南已经变成了事实,是放弃江南之地还是救援长沙?寿春的争论愈激烈。
就在这个时候,阳文君从中原返回,带回一个让寿春陷入更大混乱的消息。
阳文君和秦人的谈判随着秦军杀进长沙而破裂,但阳文君不能放弃,他必须阻止秦人的攻击。
公子扶苏和昌平君给了他三个议和条件,其割让长沙郡;其二,长沙郡有百万灾民要救济,所以未来一年,楚国要无偿援助秦国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各种物资;其三,武烈侯要迎娶春申君的后人,而春申君的这位后人就是楚国的少师残月,所以现在寿春必须给少师残月正名,正式承认她的身份。
第一个条件寿春只有接受,江南之地已经给秦国抢走了,而且秦国还把百万灾民带了进去,因此楚国不论从军事上还是从财赋上,都无力夺回江南,即便夺回来了也无力救济灾民,最终还是一无所有,所以倒不如现在把这个大包袱扔给秦国。
第二个条件不接受也得接受。秦国蛮不讲理,他把灾民转到了江南,却要楚国承担一部分救济之责,但不答应的后果很严重,秦国一旦把灾民赶进江东,那形势对楚国来说就更加恶劣了。
第三个条件事实上就是逼着李太后和楚王悍给春申君平反。少师残月是不是春申君的后人,其实无关紧要,秦国说她是春申君的后人,那她就是春申君的后人,谁敢说不是?秦国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利用这件事进一步激化楚国内部的矛盾,打击李太后和李氏外戚的威信,帮助公子负刍赢得篡位的机会。
李太后和楚王悍要想扭转危机就必须与秦国议和,但朝堂上的部分大臣坚决反对。
李太后有心议和,派使者飞赴中原,先承认少师残月是春申君的后人,并承诺只待双方重新缔结盟约,就尽快给春申君平反。
谁知大祸突然从天而降。
寿春突传谣言,春申君阴谋篡国,先令李园之妹怀孕,然后把李园之妹送于考烈王。楚王悍就是春申君与李太后的儿子。李园诛杀春申君,正是要隐瞒这个秘密。现在李园死了,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不在了,于是李太后就要给春申君平反了。
寿春政局骤然间风云变幻,山雨欲来。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一卷崛起第290章开凿一条大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一卷崛起第290章开凿一条大渠
第29o章开凿一条大渠
这个谣言很明显是针对李太后和当今楚王,而同时也把春申君一案变成了铁案,想翻是绝无可能了。
公子负刍和那些决心更替王统的楚国贵族们终于露出了真面目,要和李太后正面对决了。
谣言一经传递,先在军中引起强烈反应,将士们人心浮动,各军统率对李太后和楚王的信任更是大打折扣。
接着谣言在坊间演变成各种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随着商贩走卒迅传遍淮水南北,然后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江东吴越。地方郡县的官员们马上预感到寿春要出事了,楚国的政局即将迎来一场可怕的“大地震”。此刻“站队”很重要,一旦站错了队,那必定是灭顶之灾,于是各地对寿春的命令阳奉阴违,静观局势的展。
李太后和楚王悍遭到了楚国贵族的“迎头痛击”,一时进退失据,束手无策。
李氏外戚势力当然不甘失败,马上展开了凌厉反击,他们积极寻求与春申君旧部合作,试图利用春申君旧部的力量反击对手。
春申君的旧部们本来对公子负刍还抱着希望,哪想到局势变化会如此之快,突然间公子负刍就背叛了春申君,毫不犹豫地把春申君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利用早已化成白骨的春申君来打击李太后和楚王悍。
此刻春申君旧部还敢与李氏外戚合作吗?合作就等于坐实了“谣言”,以公子负刍为的楚国贵族们马上就会举起屠刀。当年以李园为的李氏外戚已经把春申君灭族了,把春申君的势力彻底击倒,这次春申君又被拉出来“鞭尸”,而其残余势力再无生路,只有逃之夭夭,以最快度逃离楚国。
黑冰秘兵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送到了武烈侯手上。
武烈侯心情很复杂。目前寿春政局和他的谋划以及他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有直接关系,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公子负刍和那些决心攫取楚国权柄的贵族们竟然无耻到了极致,竟然把死去多年的春申君挖出来“鞭尸”。
这个谣言事实上经不起推敲。
春申君死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当今楚王只有十几岁。两者年龄相减,不难现当今楚王如果是春申君的私生子,那春申君可谓神人,竟然在年近七十岁的时候还能生子。另外,王室对入宫为大王嫔妃的女子有一套繁琐的认证程序,其中当然包括查验是否受孕,假如李园之妹进宫前有身孕,绝对无从隐瞒。
然而,谣言是“智者”所传,受到欺骗和愚弄的民众只会以讹传讹,哪里还会明辨是非?
历史上有关春申君的记载比较多,有的说他和儿子一起在吴地造反,结果给杀了。太史公则直接说春申君阴谋篡国,楚王悍就是他和李太后的私生子。事实真相如何已经不可靠。
春申君在任期间屡屡对外用兵,说他“穷兵黩武”当然不对,毕竟他每次合纵出兵都是为了楚国的存亡,但正因为春申君的过度用兵,给楚国的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春申君主政楚国二十五年,没有让楚国的国力增强,反而让楚国积贫积弱,并留下了“李氏外戚”这个最终导致楚国败亡的祸根,这是他的责任,所以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