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球场上一片欢腾,无论是进球的近卫一军还是失球的陇军,都呼喝起来。

葛尔丹本想听听图鲁拜琥和党守素讨论天下大势,却也被这进球吸引,跟着呼喝起来。反正这种情况下谁都不知道身边的人喊的什么,只是尽情地发泄就可以了。

“萧将军,我能玩球么?”葛尔丹拉住了萧陌的手臂,大声问道。

萧陌哈哈一笑,指着党守素道:“你该求他,他是这里的地主,肯定有办法。”

葛尔丹期盼地望向党守素。

党守素一笑,道:“嘉峪关哪里去找人陪你玩?等你再走一程,到了武威或是兰州,那里的陆军小学里都有枣核球队。”

“陆军小学?”图鲁拜琥听得懂这四个汉字,但连在一起就没了头绪。

“都是跟二蛋年龄相仿的孩子,因为年纪小不能从军,就先在地方上读书。”萧陌道:“别看他们年纪小,但也是我大明虎贲的种子啊!哈哈。”

葛尔丹听说有虎贲种子可以陪他玩球,更加期待起来,恨不得明日便飞到兰州。

图鲁拜琥却没有葛尔丹那么轻松。大明非但有一支强悍的大军,还有更多的种子。这个消息无论如何都让他觉得有些无力。

想青藏地方,出动四、五万战兵已经是灭国之战了,而大明只在西北就部署了十万精锐,听说他们在南面、东面还在打仗,也都有十余万大军,这是何等地庞大?

“只不知如何能够为圣天子立下功勋。”图鲁拜琥试探问道。

“要立功简单极了。”萧陌转向图鲁拜琥:“固始汗接受册封,缴纳国税,服从征调,这是头一等大功。听闻固始汗还曾随巴图尔珲台吉征伐过哈萨克,大胜而归。若是将这战事细细写来,呈给圣上,为圣上讨伐突厥献力献策,这又是一份功劳。”

图鲁拜琥脑中顿时想起了当年自己随巴图尔出征哈萨克的往事,想起了七河流域的肥美牧场。他又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天山北麓的林地和草原,脱口而出道:“若是圣天子攻下了哈萨克,能否将天山北麓还给我和硕特部?”

他看了一眼懵懂的葛尔丹,又道:“反正准噶尔部可以拥有七河之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萧陌提醒道:“我们只管立下功勋,雨露雷霆皆自上出,如何封赐不是我们臣子该置喙的。”

图鲁拜琥满腹心事,假意将目光投向球场。

……

西北发生的事就如风一般,飘飘忽忽传到了北京的紫禁城中。

喀尔喀蒙古彻底归顺,为大明两百年边患画上了句号。文官欢欣鼓舞,纷纷呈上庆贺表章,武官则压力山大,为边防军的布置大伤脑筋。

从长城到北极之海,理论上这已经全都是大明的领土了。如果派出边防军,恐怕一直推进到北极也不会遇到阻碍,但这么长远的距离,如何保证后勤?当地都是无人荒野,甚至连就地因粮都做不到。而北方的干旱、寒冷,开展军屯也是难度极高的事。

“更主要一点,朕不想犯下秦始皇的过错。”朱慈烺道在大都督府会议上表态。

秦始皇当年修建长城是为了封疆自守么?不,如果考虑都北方军团只能向北推进,毕生不得回头的命令,可以看出长城其实是对外扩张的桥头堡,而非自固自保的保护伞。而后世却将长城视作边境,固步自封,不肯出关,以关内为乐土,关外遂为蛮族占据。

如果大明在乌尔格一线修建军堡,轻则被后人以为这是朱慈烺划定的北方边境,重则被不肖子孙废弃。那这些年大明数百万人做出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朕这里收到一张地图,甚合心意,诸位可以看看。”朱慈烺挥了挥手,身边的内侍将早已准备好的地图送到了与会将校手上。

这是一张涂改过的天下万国坤舆全图,其中大明的疆域从美洲西海岸起,横跨大洋,一直到达葱岭以西,直接鄂图曼,将整个欧亚大陆一分为二,泰西诸国占据欧洲,大明独占亚洲。

第696章 大国战略

这张图对于后世任何一个有心意淫的军史政治爱好者而言都不难画出来,但现在是十七世纪的大明。世界地图推广了也不过十年,竟然有人将朱慈烺的整体战略意图领会得如此深刻,怎能不让皇帝陛下欣喜若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良将尚且还有数十人,而能够看破历史迷雾的先知却是难以奢求。

“这个杨威听说是总参下去的,尤督以为此人如何?”朱慈烺点名问起了这份地图的作者。

尤世威对杨威一无所知。

虽然曾经一同开过会,但尤世威的位置与会议记录员杨威的位置相隔甚远。眼看就要评上将的尤都督,与当时只是少尉的杨威更是天壤之遥,彼此间甚至不会有目光交集。而且杨威的名字中也带了个了“威”字,为了避讳,总参同僚们当着尤世威的面更不可能直呼杨威之名,只以各种名词替代。

“臣回去之后必细加查访。”尤世威道。

朱慈烺已经料到了这个回答,任然忍不住加了一句:“各部门还是要加强内部人文关怀,不要求诸位熟知每个人,但起码本部门的人要叫得出名字。”他轻轻一笑:“诸位都是名将重臣,若是能喊出后辈的名号,可是比加薪水还要鼓舞人心呐。”

如果只有单纯地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属下的工作动力,然而只有兼顾人文关怀,才能让属下有工作热情,从而产生归属感。二者诚如人的两条腿,不可偏废。朱慈烺本人并不是个感情细腻的人,但在这种细节上他却做得十分到位,所有下属都觉得跟他说话如沐春风,这便是情商的作用。

“这个杨威放在日本实在有些浪费了,问问朝鲜师的意见,看看是否能够调回武备大学教几年书。”朱慈烺已经知道杨威的年纪了,这样的年轻人在作战部队肯定没什么威信可言,先让他教几年书,培植些人脉,等年纪大些再下部队,最后调回总参,最多二十年就是个不错的参谋长了。

尤世威对于这种尉级军官的调动并不放在心上,既然皇帝陛下对他青睐有加,先调回来教书就是了。这个决策虽然让魏云十分不满,对那位暗中送呈地图的参谋甚至生出了间隙。在杨威接到调令的当天,那位参谋也接到了前往虾夷地的调令。

其实那位参谋也是无辜,他只是张扬了些,并且以此卖好,真正将杨威酒后涂抹的地图送到皇帝御前的却是阴影中的十人团。

杨威很高兴自己竟然还能回到故土,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武备大学。他的调令上没有写明自己的岗位,在报道当天才知道,皇帝陛下为他设立了一个单独的科系——国际战略研究。

这个新兴的科系让杨威很意外,不过看了皇帝陛下亲自撰写的一些论文之后,却又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科目。

“朝野都说皇帝陛下好战,其实陛下却不是一味地开启战端,其中自有大道理。”杨威读罢论文时已经夜深人静。他起身出了宿舍,站在天井中看着天上的满月,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身影。

“书斋里能够得到的消息终究还是太少啊。”杨威感叹一声,脑中那副并不鲜明的世界地图轰然崩裂,化作光尘。

——是不是应该出去走走?唉,那个好像已经超出我的薪俸范围了吧……

杨威心中有些纠结。

隆景五年六月初二,杨威回到北京武备大学任教之后一周,引起了极大轰动。他的国际战略科系尚未确定招收哪个文化等级的学生,也没有确定招收人数,但职房的门槛已经换了三条。

权贵们以为这个科系只是坐在书斋里画画图,是劳心者的工作,不用下旗队去吃苦受累。

将门家长却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子侄若是进了那里,日后想打哪说一声就完事了。如此一来还愁没有军功么?

其中又有海陆之争,因为任谁都看得出来,如果大明的国际战略重心放在西域,那么海军就只能继续憋屈二十年。

尤其是如今罗玉昆的山地第一军已经占领了占城国,整个交趾沿海都在南海舰队控制下,北海舰队也已经控制了倭海,如此一来东海和台海舰队恐怕只能成为海岸巡检司。

鉴于杨威的朝前眼光,朱慈烺也特地安排时间接见他,探寻他的思想轨迹。

“天下就这么大,我们少占一块地,别人就多占一块地。有些地方如今看着没用,却不能不占。譬如蒙古之祸,正是唐时对草原的漠视,攻灭突厥之后不曾移民实边,终养大了蛮族。”杨威在皇帝面前并没有太过局促拘谨,这份从容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补给实在很难达到极北之地。”朱慈烺轻声道。

“陛下所言极是。下官……微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