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典结束之后,朱慈烺下了作为皇帝的第一道旨意,着礼部与太常寺共议太上皇帝和皇太后尊号,同时让太常寺准备宝册,立段氏为皇后,朱和圭为皇太子。

朱慈烺又从太常寺礼臣提供的三个年号之中,选择了“隆景”作为年号,于次年改元。

京师这边尘埃落定,宣府、大同、榆林、宁夏诸镇的驻兵也开始调动起来。新兵开始有计划地补充进入这些边镇军队,扩骑兵师为骑兵第一军,周遇吉为军长,担任对蒙古作战的第一主力。

驻留陕西的步兵第四师扩建为步兵第四军,由林涛任军长,赵良栋为副军长,是从榆林攻打蒙古鄂尔多斯部的主力军。

原李过、高一功的第五师扩建为第五军,仍旧驻留宁夏,主攻蒙古乌拉特部,恢复汉时五原、朔方之地,策应主攻方面的进军。

党守素的第六师也一样扩建成军,从兰州调往嘉峪关,为准备收复哈密等西北卫所做准备工作。

朱慈烺自己分析的北伐作战共分为四个阶段,这也影响了总参谋部的计划定制,同样采用了四阶段论。

第一个阶段是收复河套地区,第四、第五两个军分别从榆林和宁夏出发,攻打乌拉特、土默特等蒙古部落,彻底收复黄河河套。

其中第五军的作战任务是直达乌梁素海,打通宁夏到乌梁素海的通道,并且在水草要津处建军堡固守。

林涛和赵良栋的第四军将以归化城(呼和浩特)为目的地,最终要攻克这座青色之城,并驻兵巩固,前线兵锋越过归化城北部的大青山,设立前沿军堡。

在第一阶段结束之时,大明应该控制了整个河套地区,确保河套马的供应,为第二阶段作战打下基础。

在第二阶段的作战中,周遇吉将从张家口出兵,寻找较大且反抗大明的蒙古部落进行决战,彻底平复漠南蒙古的反抗,成为继续北伐的物资囤积之地和兵员补充地。

在完成了这两个阶段之后,大明的国力应该有条件进行蒙古地区的道路修建和军堡布点,继而将兵锋送达乌尔格——后世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在占据乌尔格之后,整个蒙古高原都将在大明的统治之下,然而这并不是结束。在北伐之战中的最后一阶段,大明的军队将抵达北海——贝加尔湖,这也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大唐鼎盛时的疆域北端。

整个北伐作战中,大明动用的军队将在五十万上下,准备耗时二十年,而大明的敌人是谁呢?

草原,青山,严寒,为数不多的蒙古牧民……

因为真正的蒙古帝国已经在十数年前彻底覆灭了。

许多人都会搞混元朝和蒙古帝国的关系,仔细分析下来却也不算太复杂。

在国朝太祖定鼎中原之后,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率领着蒙古王族和元朝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地——蒙古高原。

因为成吉思汗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人的土地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占据华夏故土的元朝版图只能算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因为元朝皇帝又是蒙古帝国名义上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一定程度的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能算是蒙古帝国失去了华夏数省,而帝国依然存在。

元惠宗于洪武三年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其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元朝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收复失地。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蒙古腹地的明军征伐。

洪武五年,大明战神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战争十分激烈。只是因为战线过长,后援不继,明军受阻于土拉河畔。

洪武十一年,爱猷识里达腊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

十年之后,大明凉国公蓝玉率领十万大军,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元朝大将脱古思的军队,所谓捕鱼儿海大捷。此役中,元朝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战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系的大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

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第635章 山豗谷汹豺虎嗥(7)

在永乐年间,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着打压黄金家族的原则,大明支持乞儿吉思(吉尔吉斯)人鬼力赤杀死了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额勒伯克汗,承认他对蒙古各部的宗主权。

“鬼力赤对蒙古的篡权,类似于王莽篡汉。结果却不同,他是被阿苏特部的阿鲁台和卫特拉部的马哈木杀死的。阿苏特部是波斯人,即汉时的安息,如今我们能够吃到的蚕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都是从那儿传来的。”先生在课堂上屈指数着西域传来的物产,在他背后是一副十分抽象的坤舆图。

化名朱勇的朱慈炤坐在下面百余人之中,神采熠熠,手持炭笔飞速在纸上做着记录,恨不得将先生的每个字都装进脑子里。一些蒙学毕业学生显然对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很熟悉了,只是游刃有余地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画出一些提醒用的符号,注意力仍旧在讲台前的先生身上。

“蒙古帝国兴盛时,波斯也是其属地,而且风俗一如蒙古。这就是阿苏特人。”先生端起如今正在流行的茶缸,饮了一口茶。虽然这种茶缸在流传之初被人嘲讽为“饮马缸”,但是不可否认其粗犷的外形可以制造出一种反差美,以至于书斋里的老夫子也都接受了这种茶具,尤其是在外面野炊踏青、授课讲学,比其他茶具方便得多。

仔细品味,还有一股不羁的名士风流呢!

“我们再说卫特拉人,这是蒙古语音译,在蒙语中是林木中百姓的意思。以前我们大明是叫做瓦剌的,也是音译,带上口音读快了其实是一样的,你们谁把这个字读‘刺’的?那个是‘拉’啊,‘拉’。说瓦剌你们就该知道了,土木堡之变就是瓦剌人干的。土木堡的瓦剌酋长名为也先,就是这个马哈木的孙子。”

先生又喝了一口水,长吁一口气,指了指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学生:“去给我倒缸水来。”

那学生连忙站起来,上前行礼,双手捧着先生的茶缸出去了。

先生继续道:“之前咱们说过了,成吉思汗是什么人?他是草原蒙古。那么阿苏特和卫特拉呢?都不是。所以他们并不想当全蒙古人的大汗,而想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这就像是我华夏汉末三国的时代……”

先生正说在兴头上,突然听到一声重重的擂鼓声,恍如闷雷,被吓了一跳,双手收在胸口,问道:“这是新换的下课令?”

“是军令课的操练,请先生继续讲吧。”众学生纷纷道。

先生干咳一声,颇感无趣,道:“反正瓦剌向我朝求册封,我朝也给了册封。之前鬼力赤的儿子额色库要为父报仇,结果病死了也没成功。额勒伯克汗的儿子额勒锥特穆尔汗,也就是本雅失里,夺回了蒙古帝国的宗主权,再次统一了蒙古。不过这个时候你们说我朝会怎么样?”

大明好不容易让蒙古成为了“边患”,当然不肯让蒙古人再次统一在黄金家族的旗帜下。

“所以成祖皇帝率军亲征,直抵斡难河上游。”先生回过头,手中软木教鞭往那地图顶上啪啪点了几点,道:“就在这里,成吉思汗起兵发家之地。就是这里,成吉思汗召开忽里台大会,被推举为全蒙古人的大汗。”

郑崇元坐在朱勇身边,低声嘟囔道:“这几个落点相距何止百里。”

朱勇没有理会,瞪大了眼睛寻找着自己祖宗曾经征伐过的地方,浑身热血沸腾。

“忽里台大会制度一直到忽必烈的时候被废,为什么?因为我们说他得位不正,蒙古人是把家当传给幼子的,所以阿里不哥作为拖雷汗的幼子,法统上比忽必烈更应该成为蒙古大汗。当然,按照咱们华夏的道理,应该是蒙哥汗的大儿子即位,同样轮不到忽必烈。”先生荡开一笔,又喝了一口茶,眉头微皱:“陈茶叶里得配茉莉花才行,否则这般苦涩如何咽得下去。”

那泡茶的学生连忙又上前去给他换茶。

先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全无兴致了。好吧,这就是蒙古黄金家族的第一次复辟。被成祖皇帝一举击溃,马哈木乘机篡位,做了蒙古大汗。”先生突然眉头皱起,恨恨道:“蒙古人全是背信弃义的蛮族。马哈木在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