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老人目前还肯听话做事,那是因为他们还对“从龙之功”有一份盼头。

一旦朱慈烺与周镜翻脸,彻底绝了他们这份盼头,日后各种怠工还算轻的,更重些恐怕还会故意下黑手、使绊子。

“刘伴,你看呢?”朱慈烺转向刘若愚。

“殿下,”刘若愚沉吟道:“此事无论咱们如何应对,都是坐实了罪名……老臣愚鲁,实在想不出该如何妥善应对,不若回宫探探圣上的口风?”

“我又不是三岁孩子,跟人打了架就跑回去找爹娘告状。”太子笑了笑,又道:“不过也就刘伴说得沾了些边。吴伟业,你去起草一份请罪奏疏,大意就是我疏于管教,以至于有这种事发生。我会责令东宫侍卫不许出门,严加操训。”

吴伟业觉得这样似乎并不足以表明悔过的诚意,但人家漫天要价,太子坐地还钱,这点上他还是能够理解的。

刘若愚却是大大吃惊,这可不是太子的性格啊!

这位太子殿下口口声声将“堂堂正正”挂在外面,实际上城府之深重,心机之缜密,恐怕谁都看不透!要是真有人相信太子是个只知道“堂堂正正”的人,恐怕离死也不远了。

而且到死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死!

“李中允。”朱慈烺突然叫道。

一直列席旁听的李明睿很识相地一言不发,几乎让人忘记了他的存在。听到太子叫他,他连忙起身行礼,应道:“臣在。”

“此事你通报有功,否则等父皇的中旨下来就难看了。”朱慈烺笑道:“所谓一客不烦二主,我还有件事想请李中允帮忙。”

“臣遵旨!”李明睿上次得罪了太子,一直惴惴不安。事后想想,太子以“上班时间”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将自己打发了,实在又有些丢人败兴。然而他是个有脑子的人,断然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

这种尚未闻听令旨就宣布自己去做的行为,显然是表忠心的投名状。

“上书请求陛下准我女官外用,”朱慈烺道:“关键就一句话:目下危难之秋,当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焉能以男女避讳之?皇明祖制,除了王府有阉人可用,其他豪门大户都不能用阉人,那难道他们就是铁打的内宅?难道婢女与外仆交接就是秽乱?没这道理嘛。”

李中允眼皮直跳:太子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天下谁家没有男女交接之事?就算那些国公家里,门禁再严,也有健妇与外仆往来应事,难道能说是秽乱?又想到太子讲学的时候,对于五经经义似乎并没有这样的犀利见识,恐怕还真是太子志不在兹。

“臣明白,一定赶在项煜上书之前递进去。”李明睿应道。

“不要递进去。”朱慈烺微微摇头:“通政司要审的。你就在这里写,写好了给刘若愚,让他直送司礼监。”

李明睿心头一颤:这可是太子引为私人的表态啊!从今以后,我就是太子私臣了么?就不再是国家之臣了么?想到这种身份的微妙变化,李中允内心中有丝丝失落,也有浓浓激动,仿佛看到了一条通达抱负的捷径。

第50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5)

宋仁宗天圣四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

一位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光字的七岁男孩,在小伙伴落入大水缸时,沉着冷静地抱起一块大石头,砸烂了缸,震动京洛。

从此,中华典故中多了一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给后世相声小品留下了“司马缸砸光”的绕口小段子。

从那之后一千年中,总是有些不服气的熊孩子会说:这算什么?要是换了我也会砸缸救人的。

然而从朱慈烺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却是:那个落水的倒霉蛋一定是司马光推下去的吧!

幼年时候的懵懂反应,直接表现出了朱慈烺的本性绝非良善之辈。真正善良的孩子绝对想不到那么阴暗的幕后故事。等朱慈烺成年之后,这点萌芽也随之发育长大,如果让他给小朋友讲砸缸救友的故事,他绝对会从收益角度来分析那个倒霉孩子落水的真相。

事实证明,司马光的收益最大。

当然,也可能是司马光把握住了机会。

那么作为从小就听这个故事长大的孩子,该学会什么呢?

把握机会?

不,是创造机会!

大家都以为朱慈烺对七月份鼠疫卷土重来是有先见之明,却都没注意到那些遭逢鼠疫人家的共性。

那些人家非富即贵,都是官宦商贾之家。

而且,这些人家在上次太子募捐时,十分不给面子地拒绝不来,或者就是来了也没捐银子。

朱慈烺在崇祯面前悲天悯人地说要“培养善芽”,貌似豁达,但绝没有放过这些人的意思。

对于那些连“芽”都不发的种子,除了碾碎闷在土里做肥料,还能干吗?

……

宋弘业身穿鹭鸶补服,缓步走进兵部大院里的职方司职房。他现在的工作,名义上是与前辈陈祖绶一起修订《皇明职方地图》,实际上却是在兵部拿着大把的银子广结善缘。

这些银子都是太子拨付下来的经费,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收买官员。宋弘业深知太子的用人标准,对于有才能而性格不好的人也是大力笼络,充分发挥了“一边不要脸,一边二皮脸”的老吏作风,倒是不惹部里的人讨厌。

花钱买人心还是次一等的差事。

宋弘业当前最大的任务,是在暗中帮太子殿下驾驭一头猛兽。

这头猛兽就是鼠疫。

看过太子《防疫论》的人都知道,鼠疫是由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本质是一种看不见的小虫。如果家里有鼠疫患者,必须隔离一切用过的东西,因为那上面就可能有这种虫子。虽然觉得有些惊悚,但京师中但凡有能力的人家,都会宁可信其有,到底是关系到全家性命的大事。

想想后世中,说碘盐能防辐射就可以让老百姓争先恐后彻夜排队去买。勤洗澡洗手而已,简直不算事。有些大户人家,更是严格了门禁制度,内外宅绝不轻易授受,能洗的东西一天洗三回,要想感染鼠疫也的确不容易。

尤其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反对身体接触,两个老朋友时刻几十年见面,也只是站开五步互相鞠躬而已,绝不会拥抱握手乃至亲吻……这也大大降低了鼠疫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

知道了原理,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借这天然生化武器,完成自己的战略部署。

宋弘业袖中兜着比之前更厚的名单,每踏出一步都觉得沉甸甸的。他倒是不在乎那些人的生死,甚至不在乎投放鼠疫的流民的生死,他在乎的是如何能够尽善尽美完成太子的安排。

尤其这次太子给出的名单,主要是权贵和豪商。这些人死一个,对大明的震动也要比死一千个流民还大。

何况鼠疫这种不治之症,一旦感染,便是阖门死绝。

……

项煜的《自请降罪疏》写成之后并未立刻上递,而是按照士林的传统习惯,先在内部之中传阅,广泛吸引同盟,统一口径,准备一道发难。

从文学水准来说,这奏疏写得十分了得,或许在数百年之后还能用搜索引擎找到原文。全文用典而不生僻,行为通俗而不流俗,最适合皇帝这种非学霸职业的人看。

一干清流官看了此文,无不惊喜赞叹,纷纷附议。项煜见反响极佳,心中自然兴奋不已。

——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官,当上三品官,出掌詹事府,收纳美娇娘,走上仕途巅峰,想想还有些小激动。

项煜仿佛看到了自己换上三品显贵朱袍,赐穿斗牛服……人生从此踏上了另一番天地。他将奏疏递给通政司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自己飞黄腾达的那天早些到来。虽然明知通政司的办事流程和效率,仍旧下意识地问家人:“有宫中来人否?”

在这位少詹事的想象中,这封奏疏应该能够让他直见天颜。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项煜也听到了一些不太让他满意的消息。比如太子自己上了请罪疏,说要约束属下。这无疑会冲淡自己的忠贞形象,不过问题还不算太大。

比较麻烦的是李明睿。

那厮竟然上疏请求让女官中识字的人从内宫中走出来,帮助太子办事,还美其名曰“人尽其才”!难道现在已经没人记得先帝时客氏乱政的事了么!

——不值一驳,自然有人收拾他。

项煜每每看到李明睿,都不由昂起头,表露出明显的不屑。

他只是要等,等宫中来人。

宫中终于来人了。

“老爷,宫中来人啦!”老家人慌慌张张冲进项煜的书房,大声喊道。

项煜缓缓放下书,清了清喉咙,强压下激动,故作淡定道:“何事如此失态?”

“老爷,是宫中来人了!”老家人急急喘气道:“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