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情报,更是互通有无,对于骁骑营的战力,王默通过鲜卑人有了足够的了解!若真的是骁骑营,自己还真的需要暂避其锋啊!反正临淄已经攻下,青州已是唾手可得!这份大功已经完完全全的记在了自己身上,何必去节外生枝呢?王默在心中安慰自己,况且自己麾下的士卒经过数年的战争,早已是疲累不堪,还是算了吧!王默对自己说道。

打定了主意的王默不再犹豫,对仅剩残军的巩汉也未作处置,挥了挥手,淡淡的说道:“本将军知道了,此战罪不在你,下去吧。”

捡了一条性命的巩汉心存庆幸的退下,房中仅剩王默一人。作为李效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王默的才能自然不必去说,身经百战的他堪称名将。当然若是仅凭这一点的话,他也不可能获得李效的信任,天下间有才能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能人尽其才吗?李效经年驻守雍凉,抵御羌人以及新兴的突厥人的进犯,手下自然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将领。

王默之所以得到了李效的赏识,能征善战是一方面;谨慎、眼光独到,有一定的理政才能是另一方面。在得知并州军出现在青州,并将方氏余孽救出之后,王默的谨慎使他不敢有任何的迟疑与隐瞒,打发走了巩汉之后,便立即修书给李效,报告情况。

通过这件事,王默认为是时候改变对并州的战略了!此前,李效为了攻略中原,对并州采取的十防御为主的策略,毕竟李效不想腹背受敌。而并州又忙于自身发展,也不曾有所异动,久而久之,李效便有一些大意!对并州的防范也不似以前那般严密。

此次并州出兵青州,却给王默敲响了警钟,他不得不提醒李效,对并州要密切注意!而且看并州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的确是自家士卒无法达到的!

未雨绸缪,将来战火一旦燃起,有准备的一方自然会占得先机。只是如今的并州,其实力恐怕已经完全不在坐拥中原的王爷之下吧!王默突然叹了口气,心中竟然生出一丝对未来的忧虑。

有惊无险的回到历城,又从历城回到安德渡,赵平不做休整,立即率军赶回晋阳。孔恒自然也巴不得赵平立刻离开,因此,赵平这一行人虽然气势汹汹,却也畅通无阻,孔恒严令各地,不得阻拦。

这一日,众人终于回到晋阳!

郑裕已经得到了恩师殉节的消息,心中虽然悲痛,却也知道这是恩师自己的选择,正所谓舍生取义,这是圣人都赞同的事情,加之并州一大摊子的政事需要他去处理,时间久了,悲伤之情也慢慢的淡了。对于方卿以及恩师招收的一干弟子的道路,郑裕做了细致的安排,根据他们的所长,安排在各个衙门之中,倒也是人尽其才。

熙熙攘攘的,时间已经是鼎兴六年的四月时分,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身在白狼城的赵平终于开始了对大棘城的攻略!

白狼城此时已经不是那个仅有四面破败的城墙的危城,几年来,在燕彦的护卫,以及简龄这个内政高手的治理之下,白狼已经发展成了汉人与鲜卑人互市往来的重镇!每逢墟日,大量的鲜卑人便会来到白狼,用自己的马匹、牛羊等物换取盐、针线、茶叶、丝绸等等物品。甚至是锄头、犁、耕牛等农业所需之物。

经过几年来的融合,不断有汉人迁往白狼城,以白狼城为中心,不断往外辐射,逐步形成了一个汉、胡杂居的区域。汉人不可避免的与鲜卑人杂居、通婚,两个民族的相处已经越来越融洽,游牧虽然依旧是鲜卑人的主要生活手段,但经过汉民的潜移默化,一些年老的牧民以及妇女儿童,已经逐步开始学习耕作。恐怕再过几年,赵平融合两个民族的目的就能达到!

伊娄真这几年一心扑在壮大自己的部族之上,虽然她很清楚,自己的部族最终仍然逃脱不了被汉人同化的命运,但伊娄真同样也清楚,只有依靠赵平的力量,自己才有可能报仇雪恨!

相比于他对拓跋氏的仇恨,其它的都可以不去计较!

得知赵平要对大棘城用兵,伊娄真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在赵平的有意引导之下,伊娄真在聚居于白狼城的几个前东部鲜卑的遗族中挑选精锐,组成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平时与燕彦率领的上谷守军合练,着重于军纪、战术等方面,经过几年的严格训练下来,这些士兵有了长足的进步!再也不复之前遇敌便一哄而上,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散漫。

鲜卑人勇则勇矣,但由于其天性,故而纪律性极差!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群目无军纪、毫无战术素养的散兵游勇、乌合之众罢了。虽然单打独斗个个都是一把好手,但在大规模的战斗中,却发挥不出与其实力相符的战斗力!打顺了自然可以获胜,一旦身处逆境,立即便会惨败。

无他,鲜卑人平时散漫惯了,打起仗来都是一拥而上,根本不讲什么战略战术,打的顺了,以一当十,稍有不顺,便一哄而散,实在毫无军纪可言。

经过这几年的严格训练,伊娄真统率的这支部队却有了不小的改变!纪律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战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骑兵的一些基本战术,如分进合击、迂回包抄等等都练得十分熟练,而汉军的几个常用的阵型,也都融会贯通,比如冲锋时的锥形,包围时的偃月、雁行,防御时的方圆等等阵型都学了个七七八八,只是不知能否经得起战争的考验。

在白狼城休整了三日后,赵平、伊娄真率领着二万大军直奔大棘城而去。

由白狼至大棘城一线,由于这几年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既然元宏改国号为“魏”,为了方便,后文便统称“北魏”)朝廷鼓励各部族的迁移开拓,因此,散居在这里的部族越来越多,不过多是一些较小的部族。他们占据了饶乐水两岸富饶丰美的草场。

赵平此番出征的宗旨便是以战养战,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以蛮横、血腥的屠杀威慑鲜卑人!同时也破坏北魏朝廷本来就已经脆弱不堪的经济体系。

伊娄真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异议,毕竟她对北魏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但跟随赵平此次出征的几名年轻将领却多多少少的有些不忍。赵平也不多说,对待那些心怀异心的异族,只有血腥的杀戮与镇压才是最好的手段!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棘城之战(1)

赵平此次兵发大棘城,并不是攻城略地那么简单。赵平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在里面。大棘城乃是前东部鲜卑的故都,不论规模还是防御都不是小小的白狼城所能比拟的!

而在赵平的北魏攻略中,雁门与大棘城形成的钳形攻势则是最终的战略态势!因此,从战略意义上讲,大棘城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况且赵平还希望通过对大棘城的经营,达到白狼城的效果,以点带面,逐步的融合周边的部族。

能够看清赵平用心的鲜卑人中,只有伊娄真与独孤轶二人。独孤轶虽然身为前东部鲜卑的大将军,但他们独孤一族早在百年前便被河西鲜卑所灭,辗转来到东部鲜卑之后,对于复族的心思也变得很淡了,再加上他已经晋身天道高手之列,心境早已变得平和恬淡,若不是为了伊娄真,他恐怕早已寻觅佳地,开山立派了!因此他虽然看出了赵平的用心,却也不去多管,顺其自然。

伊娄真身为前东部鲜卑的公主,自然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幼熟读经史的她十分了解这所谓的天下大势。分分合合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王朝、民族的兴衰更替,都是必然。

再加上伊娄真身受国破家亡的打击,对一些事情看得已经比较开了,而且面对赵平这个算无遗策的合作伙伴,她的实力又处在劣势,那里能讨得了好去?因此,慢慢的复国之心也就淡了许多,而在这草原上的民族更迭,她更是看的惯了。犬戎、匈奴、乌桓、鲜卑、羝、羌等等……几乎与鲜卑同时代的乌桓、羝已经没落,而羌的没落也势成必然。至于犬戎、匈奴却早已是昨日黄花了。

游牧民族的家国观念如今还远远没有汉人这般执着与坚定。可以说,伊娄真如今更在乎的乃是能不能够将拓跋氏如愿以偿的消灭,报仇雪恨!至于复国,伊娄真反而不太在意,且不说真正意义上的东部鲜卑一族仅剩她一人,就算她复国成功,待她去世后,东部鲜卑的血脉还是无法保全。而且在白狼城这短短的几年来,几个前东部鲜卑的部落联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汉人逐步同化,或许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到,他们已经完全离不开汉人了!

汉人的文化实在是太具有侵略性了!看似和风细雨,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却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