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纳粹德国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担。

希特勒在当政伊始警告说,“我的党员同志们,你们要明白一件事情:德国农民只有一个机会,也是最后一个机会了”。在1933'257' 年10月,他说,“德国农民的毁灭就将是德国人民的毁灭”。

多年来,纳粹党一直在为取得农民的支持下功夫。“不可变更”的党纲第十七条向他们提出的诺言是,将进行“土地改革??颁布无偿没收土地用于公共目的的法律;取消农业贷款的利息,防止一切土地方面的投机”,像这个纲领的其他大部分项目一样,向农民提出的这些诺言也没有兑现,只有最后一点防止土地投机除外。在1938年,纳粹统治了5 年之后,土地分配仍然是比西方任何国家还要不均衡。在那一年的官方《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字表明,250 万户最小农户所有的全部土地,比为数只占1 %的最大农户的土地还要少。纳粹独裁政权,像共和国的历届社会党一资产阶级政府一样,不敢去分座落在易北河以东的容克地主们的庞大的封建庄园。

虽然如此,纳粹政权却的确开始实行过一个全面的新农业计划,辅之以很多大谈其“Blut und Boden”(“血统和土地”)以及农民是社会中坚和第三帝国的主要希望的动听宣传。为了实现这个新计划,希特勒任命了瓦尔特·达里来负责。达里是纳粹党里为数极少的那些虽然信奉大部分纳粹神话却对本行极为精通的领袖之一。他是一个受过相当专业训练的杰出的农业专家,曾在普鲁士农业部和全国政府农业部里工作过。他两次都因跟上级不合而被迫离职,在1929年退隐到他在莱因兰的家里,写了一本叫做《农民是北欧人种生命的源泉》的书,这样一个书名是必然会引起纳粹党人的注意的。

鲁道夫·赫斯把达里引见给希特勒,后者对他产生了很好的印象,就委托他为党拟定一个适当的农业计划。

休根堡在1933年6 月去职后,达里就当了粮食与农业部长。到了9 月,他已把他的改造德国农业的计划准备就绪。在那一个月里,颁布了两项基本法律,把整个生产和销售的结构重新组织过,目的是为了确保农民获得较高的价格,同时使德国农民处于一种新的地位——说来矛盾,办法是使他们重新处于一种非常古老的地位:像封建时代一样,土地是限定继承的,农民和每代的继承者被迫永久附属于他们的那一片土地(如果他们是亚利安德国人的话)。

1933年9 月29日的农场继承法,是一种把农民推回到中古时期去而又保护他们在现代货币时代不受欺弄的混合物。凡是占地308 英亩(合125 公顷)足以使一个家庭衣食温饱的田地,一概被宣称为受到古代的限定继承法约束的世袭地产。它们不得出售、分割、抵押或者因债务无力清偿而没收。

在所有主死后,它们必须按当地的习惯传给长子或者幼子,或者传给最近的男性亲属。继承人有义务照顾兄弟姊妹们的生活和教育,直到他们成年。'258' 只有一个能够证明他的血液的纯洁性可以一直回溯到1800年的亚利安德国人,才能拥有这样一片田地。这项法律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农民的“光荣称号”。如果他违反“农民惯例”,或者因为没有能力或其他原因而不再积极耕作的时候,他就丧失了这个称号。这样,负债累累的德国农民在第三帝国的开始时期得以不致因债务无力清偿而丧失土地,或者眼看着他的土地逐渐减少(因为没有必要出卖部分土地来偿债),但是在同时,他就像封建时代的农奴那样不可改变地被限定在这块田地上。

他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方面,都受到德国粮食局的严格管理。这是达里根据1933年9 月13日的一项法律而设立的一个庞大的组织;对农业生产、销售和加工处理的每一个可以想得到的方面都有权管理。达里以全国农民工作领袖的资格亲自担任这个组织的领导。这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使农民获得稳定而有利的价格和使德国粮食自足。

它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农民很久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在一个似乎只以企业界和劳工界的利益为怀的国家里被忽视了,如今一旦发现受到很大的注意并被称为民族英雄和光荣公民,在开始的时候,当然是感到得意的。达里又任意把农产品价格定在一个有利可图的水准上,而使农民得到较前为高的收入,这就使他们更加高兴了。在纳粹统治的头两年中,农产品批发价格上涨了20%(蔬菜、乳制品和牲畜还要涨得多上些),但是这种好处由于农民必需购买的东西的价格,尤其是机械和肥料的价格的同样上涨而抵销了一部分。

至于粮食自足,这是纳粹领袖认为必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在策划战争,这在下文将要谈到。但是这个目标永远没有达到,而且把德国这样的土地质量和数量跟它的人口联系起来看,这也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尽管纳粹在大肆宣传“生产战斗”方面所作的一切努力,这个国家所能做到的,充其量是达到83%的自足。只是在征服了外国领土后,德国人才有足够的粮食来使他们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支撑得那么久。

第三帝国的经济

希特勒在头几年中所以能获得成功,其基础不仅在于他在外交方面的许多不流血征服的胜利,而且在于德国的经济恢复。这种经济恢复,党内人士甚至某些国外经济学家都称之为奇迹。而且在很多人看来,也确乎是个奇迹。

失业是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现在已缓和了,1932年失业人数达600 万人,4 年以后己减少到100 万人不到。国民生产从1932年到1937年增长了102 %,国民收入则增加了一倍。在一个观察家看[259'来,德国在30年代中期的忙忙碌碌景象很像一所庞大的蜂房。工业的机轮发出来的声音隆隆不绝,每个人都忙碌得像个蜜蜂似的。

纳粹的经济政策多半是由沙赫特博士决定的,因为希特勒讨厌经济学,而且对此几乎一窍不通。纳粹经济政策在头一年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大事扩充公共工程和刺激私人企业,以此来使失业人员就业。政府的经费由发行特别的失业证券来提供,对筹集资本和增雇人员的企业则慷慨地减免它们的赋税。

但是德国的复兴的真正基础是重整军备,纳粹政权从1934年起就使企业界和劳工界,还有将军们的精力都用在这个目标上。纳粹的辞汇中开始称德国的整个经济为Wehrwirtschaft(战争经济),这种战争经济经过处心积虑的筹划,不仅在战时,而且在战前的一段和平时期,也能有效用。鲁登道夫将军1935年在德国出版了一本题为《总体战》(《Der Totale Krieg》)的著作,这个书名在英文中误译为《The Mation at War》(《在作战中的国家》)。

他在这部著作里强调说,有必要在跟其他一切方面同样的极权基础上动员国家的经济,以便恰当地准备总体战。这种主张在德国人中间不是完全新的东西,因为在18和19世纪的普鲁士,我们已经谈到过,政府全部收入的大约5/7 都是用在军队上的,而且那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一向被认为主要是实现军事政策而不是实现人民福利的一种工具。

现在就是由纳粹政权来把“战争经济”适用于20世纪30年代了。其结果正如军事经济参谋部长官格奥尔格,托马斯少将所总结的:“一个国家,像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被迫那么做的那样,即使在和平时期也已有意识地和有步骤地把它的全部经济力量都用来准备适应战争的需要,在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德国,不用说,并不是“被迫”在这样一种规模上准备战争的,这是希特勒有意识地作出的决定。在1935年5 月21日的秘密国防法中,他委任沙赫特为负责战争经济的全权总代表,命令他“在和平时期就开始进行他的工作”,赋与他“指导经济备战工作”的权力。这位举世无双的沙赫特博士没有等到1935年春天就在开始建立德国的战争经济了。在1934年9 月30日,他出任经济部长后不到两个月,他向元首提出了一个《到1934年9 月30日为止的战争经济动员工作情况报告》。他在这个报告中得意地强调说,他的部“已负责从事经济备战工作”。在1935年5 月3 日,他被任命为负责战争经济的全权总代表以前4 星期,他向希特勒上'260' 了一个个人的条呈,开头的话是“迅速而充分地实现军备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