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逆已逼到眼前,朕要御驾亲征有何不可?”

王铎被问地一窒。他当然不能直接说皇帝不会打仗。正要想着如何委婉规劝才能打消皇帝不切实际地念头时。马士英站了出来:“皇上。左逆虽然声势浩大。不过。叛逆就是叛逆。他们得不到民心支持。皇上只要遣一名善战之将击之即可。皇上是九五之尊。不可轻动。”

王福摆了摆手:“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议了。还是说说留守之事吧。”

马士英三人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皇帝越来越独断专行。他们根本无法劝谏。这个时候他们倒是想起刘宗周、姜曰广这些人来。若是他们在朝。恐怕绝不会同意皇帝御驾亲征。不过。也很难说。左良玉一向与东林党交好。说不定东林还会怂恿皇帝亲征。只要皇帝一败。他们就可以另立新皇。

皇帝要御驾亲征。这个消息旋风般地传遍了京城。百姓半信半疑。大臣们则大惊失色。莫非皇帝疯了。守城尚且还不一定守得住。皇帝要带着军队出城。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些忠心地大臣纷纷各宫中递上奏折。向皇帝劝谏。一些人心中却转着另外地念头。若是皇帝败了。该当如何。

对于劝谏自己不要亲征地奏折。王福连看都懒得看直接发还内阁。只是摧促各部大臣准备大军出发地各项事宜。

从武昌到南京。左良玉要经过两座大城。一是九江。一是安庆。这两座城城墙高大。官兵也多。并不是其他小城可比。

王福理想的战场是选择在九江与江良玉交战,这里是历史上左良玉病死之地,或许冥冥中真有天意,否则左良玉只不过四十余岁,为何会攻下九江后就病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他既然能穿越,王福不信神也不成了。

不过,九江离武昌比南京更近,而且左良玉先期出发又是顺流,等到王福带着人马赶到九江时,左良玉肯定早已先到,就看九江能不能在他到来之前挡住左良玉的进攻,在诛杀刘良佐,刘泽清两人后,王福已经加强了九江的守卫,除了江督袁继咸统领一万余官兵外,又抽调了总兵黄斌卿北上,此时九江共有三万左右官军,按理不管左良玉兵势如何大,九江守个十天半月没有问题,有这段时间,足够自己率军赶到。

如果九江失陷,王福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安庆与左良玉决战,安庆的城防不在九江之下,不过,在九江,王福更具心里优势。

还好,此时南京兵器,米粮甚多,只用了半天时间,大军所需的粮草,兵器,铠甲等等都已准备齐全。

大明崇祯十七年八月十四日,继左良玉在武昌举兵叛乱五天后,大明皇帝亦在南京誓师,御驾亲征,在采石矶送别皇帝与羽林卫的战船,南京留守官员心中五味杂陈,他们对于皇帝能打赢左良玉几乎不抱希望,眼看着弘光朝刚立数月就要改朝换代,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次出征,皇帝只带了一万羽林卫随行,六万军营一人未带,还留了一千羽林卫在京城,准备协助军营弹压皇帝不在时可能引起的骚乱。

内阁大臣王福只带了钱谦益随行,而马士英和王铎两人都留在京城,对于马士英,王福还是可以信任,这次左良玉起兵的矛头就是直指马士英弄权,要求皇帝杀马士英以谢天下,如果皇帝失败了,马士英必死无疑,不过,王福还是点了马士英的儿子马銮随行在身边,个中意思,马士英自然清楚,明知儿子可能去送死,马士英却无法反对。

李成栋、李本深、柏永馥三人也已接到皇帝的旨意,他们将从陆路赶赴安庆,双方在安庆汇合,有高杰随行,加上他们所需的粮草辎重都需从皇帝手中取得,王福倒不担心三人会违背命令。

……………………

今天二更完成,求推荐票!

第五十五章九江大战(一)

九江城下,左良玉和一众部下正站在一处搭建起来的高台上向城中了望,各人的脸色都有一点阴沉。

从八月初十誓师后,左良玉带着大军一路所向披糜,仅用了八天时间就攻到了九江城下,而当时的皇帝才刚刚带着羽林卫从南京出发,逆流而上三天,可是在九江城下,一路高歌猛进的左军总算遇到阻碍,左军已经在城下水陆两路连攻了八天,九江城依然在官兵手中岿然不动。

这些天的攻击,左良玉军在九江城下至少损失了二万多人,虽然相对于他的数十万大军来说损失不大,可是却折了不少锐气,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士气低迷。

自古造反能成功者,往往靠的是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最怕陷入僵持状态,因为一旦僵持,叛乱一方的士兵就会胡思乱想,军心大降,而朝庭一边有时间调集更多的力量过来,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叛乱一方来说越是不利。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左军士兵正在蚁附攻城,后面是一队一队的士兵准备随时补充,城上箭如雨下,不时有左军惨叫着倒下,转眼就被后面的士兵淹没。

“父帅,攻上去了,攻上去了。”一旁的左梦庚兴奋的大叫起来。

左良玉向城头看去,果然左侧有一队士兵已经攀上城墙,正在城头与官军缠斗,城头官兵抵敌不住,步步后退,越来越多的左军通过这个缺口正在向城头涌去,短短时间已经登上了数百人。

“好。”左良玉阴沉着的脸终于兴奋起来:“传令下去,攻破九江,全军大索一日。”

“大帅有令,攻破九江,大索一日。”

所谓大索,自然就是允许士气们入城后随意抢劫,听到这条命令,正在攻城的左军士兵大震,嘴里全都嗷嗷大叫起来,他们即成了叛逆,自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之心,一切都是为了女人财富。

已经攻上城头的左军更是双眼通红,恨不得马上将眼前讨厌的官兵击退好入城大抢一番,九江地处水陆要道,又是鱼米之乡,一向繁华,如果能够抢先进城,自然好处多多。

“散开。”听到这个声音。城头上正在节节后退地官兵如蒙大赦。连忙向左右闪去。城头顿时多出一块空地。左军大喜。官军放弃了抵抗。正要往前冲。映入眼帘地情景却让他们顿住前步。前方不到二十步地地方排着数列整齐地官兵。这些官兵都手持火枪。枪上地火绳已经点燃。发出吱吱地燃烧声。

看到黑漆漆地火枪口对准自己。前方地左军吓得亡魂直冒。拼命想往后退却。偏偏后方地士兵却不清楚情况。还在往前挤。

“射击!”

“砰、砰、砰。”第一轮枪响后。最前面地左军队列顿时惨不忍睹。就象是一块被啃过地大饼一样凹陷进大片。许多士兵地身体被铁丸打成筛子一般。鲜血汩汩直流。

这轮枪响让那些正想进城大抢一番地左军脑子清醒了一些。刚才一直想往前挤地左军停了下来。不过。马上有人大喊:“兄弟们。他们地火枪已经放过一轮了。不用怕。冲啊。”

这个冲字一出口。又是砰、砰、砰地枪声响起。官军地第二轮射击开始了。左军前方刚刚聚起来地队列又凹陷了一大片。

第三轮,第四轮,官军的火枪射击连锦不绝,前头官军将射击完的火枪向后一递,又接过一支已经上好弹药的枪支,重新开始了瞄准,等到第四轮射击后,原先爬上城墙的左军大半已倒在血泊之中,剩下的人再也没有斗志,拼命向后退去,到了跺口马上顺着楼梯爬了下去,一些人找不到楼梯,情急之下,直接从城头跳下,此时城下尸体成堆,只要掉到尸体上还可以保住一条小命,谁也不想留在城头被官军的火枪打成筛子。

左良玉见士兵已经攻上城头,正与左右轻松的说笑,见到已经冲上去的部下象饺子一样纷纷往下掉,城头一片硝烟弥漫,他嘴里大叫一声:“火枪。”一口鲜血涌起,向后便倒。

还好左梦庚眼急手快,将左良玉伸手扶住,否则左良玉非要栽倒在地不可。

“大帅,大帅。”其余众将也连忙围着左良玉,大声呼叫起来。

城头硝烟散起,火枪的声音如爆竹般响了起来,正在云梯上往上爬的左军纷纷向下掉去,“铛、铛、铛。”的鸣金声响起,左军如潮水般退了下去,城上城下又留下了数千具尸体。

帅帐内,左良玉一脸惨白,一名郎中微闭着双眼,不时摇头晃脑,用两根手指搭在左良玉的脉上,正在为左良玉把脉。

良久,郎中将把脉的手放下,左梦庚连忙问道:“郎中,我父帅的病怎么样,到底重不重?”

“回小侯爷,大帅身体强健,只是身上又多处旧伤,此番是急怒攻心,牵动了旧伤,这病……”郎中摇了摇头,脸上一片吞吞吐吐之色。

“这病到底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