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布木布泰就在马车上解开衣服,将棉被掀起,刚一碰到儿子的身体,布木布泰打了一个冷颤,只觉得儿子的身体就象是一块冰,她连忙紧紧的抱住,生怕儿子就此离去,她不能想像,若是儿子死了,她还能不能有勇气活下去。

得到布木布泰的体温,福临哆嗦的身体总算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沉沉睡去,布木布泰这才放心下来。

“哎呀,我的孩子。”不远处一名年青的满人女子撕心裂肺的声音传来,不久,一名护卫匆匆来报:“禀皇太后,那是简郡王济度的福晋。刚才济度的儿子死了。”

布木布泰点了点头:“知道了,我等下会去看看她。”

济度是济尔哈朗世子,济尔哈朗留在京城死守,掩护满人全族撤退,如今他嫡孙死了,于情于理她这个太后都应当抚慰,只是看着儿子,她又实在放心不下,只得继续在马车上抱着儿子。

“咚。”车子突然传来一下振动,接着停了下来,任凭前面驾车的人如何鞭打马匹,车子一直不能前进,一名皇宫侍卫满脸惶恐的跑了过来:“太后,奴才该死,车子被陷住了。”

布木布泰叹了一口气:“这不关你事,叫人一起抬吧。”

“多谢太后。”那名侍卫松了一口气,很快,十余名膀大腰圆的侍卫被叫了过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马车车轮抬着离开了陷坑,马车重新滚动起来。

前进了十余里,风雪愈来愈大,前面的道路已经无法看清,布木布泰只得吩咐找了一处背风的地方停了下来,当侍卫将帐蓬支起来,并生好火堆后,布木布泰才放心的在马车上穿好衣服,将福临转到了帐蓬中。

看着儿子熟睡的面容,布木布泰放心的退出大帐,让一名侍卫带着来到济度福晋的帐蓬中,济度的福晋呆呆的坐在数块兽皮垫着的地方,眼中完全没有焦距,怀里还抱着一名一二岁的孩童,那孩童脸色惨白一片,分明是已经死去良久。

布木布泰看得心中寒气直冒,仿佛是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半响之后才回过神来,向旁边两名粗手大脚的妇女喝道:“为什么不让福晋将孩子放下?”

“回皇后,福晋不让,我们一动,福晋就象要疯一样。”一名妇女壮着胆子道。

布木布泰看了依然木然的济度福晋一眼,想命令她放下孩子,只是看着济度福晋的样子,最终还是不忍,只得劝道:“把孩子放下吧,让他回归长生天的怀抱。”

“不,不要,不要抢我的孩子。”济度福晋疯了似的大喊起来。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二十七归路一百二十八使团

到济度福晋的样子,布木布泰只得暗暗叹了一口气,中一片冰冷,对服侍济度福晋的两名粗使妇女道:“去,生把火,让你们主子暖和一样。  ”

两名粗使妇女满脸为难,这样的雪地里谁不想生火,可是逃亡时连粮食也大多丢掉,哪又有木柴,有帐蓬就算不错了,大部分人连帐蓬也没有,只能互相挤着取暧,布木布泰见到两名妇女不动,心中一股怒气渐渐升起:“怎么啦,莫非哀家现在连你们也命令不动。”

“太后息怒,奴子实在不知哪里有木柴。”一名妇女连忙回道。

布木布泰马上恍然,心道自己当真是糊涂了,连这个也忘了,想了想,只得道:“你们到哀家帐中拿一点木柴吧。”

“是,多谢太后。”两名妇女大喜,有木柴生火,她们自然也可以不受冻。

布木布泰又安慰了济度福晋几句,济度福晋木然的坐着,布木布泰只得摇了摇头离开,两名粗使妇女连忙跟在太后身后去取木柴,生恐太后变卦。

让两名粗使妇女取去一些木柴,布木布泰来到福临面前,见儿子脸色变得红润起来,心中松了一口气,她吩咐侍卫取来一点米,用锅架在木堆上,亲手为儿子熬起粥来,不一会儿,粥香就充满了整个大帐,几名站岗的侍卫闻到,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以往平常的米粥此时分外的诱人。

由于缺少木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要说米粥,就是得到的肉也是半生不熟,只能和雪吞下,此时闻到粥香,哪还不狂咽口水。

“福临,来,喝粥。”布木布泰小心翼翼的将儿子扶起,顺治醒过来,对于这粥却没有胃口,只喝了数口就摇头表示不要。

“福临,你要喝下去,只有喝下去病才会好,你是爱新觉罗家人地男人,必须坚强起来,只要你还在,大清就还会有希望。”布木布泰连哄带劝的道。

“额娘。你说大清还会有希望吗?”顺治忍不住问道。

“福临。你怎么会如此想。大清当然有希望。天命汗以十三幅甲冑起家。征战数十年创下大清地基业。天聪汗屡败大明。连他们地兵部尚书投降。眼下大清虽然败了。可是你看看。帐外还有忠于你地上千军队。整个满洲至少还有上万军队。你十四叔已经逃过明军地追杀。手中也有七八千人。比起你祖父来。你何止强了百倍。爱新觉罗家地男人不是孬种。你只要振作起来。一定可以让大清重新崛起。”

“额娘。不要提多尔衮了。若不是他地无能。大清又如何会败得如此之惨。朕希望他死了才好。”顺治愤然地道。一股怒气涌上。顿时激烈地咳嗽起来。

布木布泰一惊。连忙在顺治地后背上轻拍起来:“好。不提。不提他。福临。眼下大清能靠地只要你。你一定不能倒下去。”

“好。额娘。朕喝。”顺治脸上闪过一丝红晕。十三四岁地少年本来就容易激动。前一段时间他心灰意冷。如今终于重新焕发出光彩。胃口仿佛一下子变好起来。连喝了两大碗米粥才罢休。

看到儿子喝地香甜。布木布泰才真正放下心来。又鼓励了儿子一番。看到顺治沉沉睡去。布木布泰才走出帐蓬。开始向那些没有帐蓬。只能挤在一起取暧地满人走去。每看到一个熟悉地人。布木布泰大声叫出他地名字。不熟悉之人。也轻声鼓励几句。

这是布木布泰每天宿营之后必做之事,虽然只是廖廖几句,那些满人却是大受鼓舞,逃亡到现在,布木布泰在满人心中的地位却没有动摇,与她每天晚上对其余族人的关切不无关系,在逆境时,蒙古人的坚韧完全在布木布泰身上体现出来。

直到深夜,布木布泰才返回帐蓬内,疲惫的躺下,第二天一大早,布木布泰就已起身,她刚刚走出营帐,队伍中又有哭声隐约传出,昨晚一夜,又有不少老人和小孩没有挨过去,对此,布木布泰也无可奈何,好在经过一夜后,顺治地病明显好转,让布木布泰心中大为欣慰。

将尸体抛下,整支队伍又开始艰难的行军,进入冬季,草原上时而狂风呼啸,又时而大雪漫天,即使满人对草原并不陌生,对于这样变化多端地天气也是束手无策,有时候风雪太大,整天都不能走路,只能暂且停下来休整。

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路上伏尸累累,这支队伍一直顽强的前进,直到进入科尔沁部,这支队伍地处境才得到改善,只是那时整支队伍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

从北京城逃出时,跟随皇帝皇太后一起行走的人总共有七万多人,由于明军地追击,中间分散而走,到明军停止追击后,跟在皇帝皇太后身边的满人还有二万,最终活着回到满洲的只有四千五百余人,皇帝和皇太后这一路尚且如此,其余各路也好不到哪里去,二十多万满人老弱,最终到达满洲的人只剩三万出头,多尔衮所领的四万人马,损失比这些老弱也相差不了多少,最终跟随多尔衮回去的人只有五千余人,加上后来陆续回来的人也没有超过六千。

当布木布泰和顺治两人回到满州时,又发现了另一个打击,礼亲王代善已经病死数月了,满人上层除了多尔衮外,已经尽数调零,顺治受到布木布泰的鼓励,变得雄心勃勃,他本来还想追究多尔衮战败的责任,只是没有代善,顺治根本无法提起对多尔衮治罪,只能一切维持原样。

入关时十万大军,数十万族人,五年过去了,回来的只有区区四万余人,虽然在京城这个花花时间享受了五年,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早知如此,恐怕没有一个满人会愿意南下,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这是满人酿的苦果,必须由他们自己品尝。

这不是结束,明军的反击才刚刚开始,山海关重新在明军手中,等到明年春天之后,明军的反击必然会到来,等待他们地是另一轮苦果。

在满人皇帝和皇太后还在冰天雪地中跋涉时,王福正式向大顺朝派

的使者,这支使者队伍的主使由大明兵部右侍郎兼右左第担任,副使则由夏正淳担任,为了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