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了一会儿。确定酒菜无事。那名贵人才开始用筷子夹菜吃了起来。常百利更觉懔然。不知眼前地贵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皇宫中地菜式讲究养生。清淡为主。酒楼里地菜为了吸引顾客。却多在味上下功夫。吃惯了皇宫中地御膳。偶尔尝尝外面地风味。王福只觉得大呼过瘾。一连在每道菜上尝了数遍才停了下来。看着马秉杰、包括过来地常百利都不敢举著地样子。开口道:“一起吃吧。”

“谢老爷。”马秉杰这才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个红烧狮子头。慢慢吃起来。

看到马秉杰地样子。常百利也变得战战兢兢起来。这一顿。大概吃了半个时辰。王福已经酒足饭饱。其余三人虽然也吃饱了。只是饭桌上总觉得拘束无比。常百利还要不时接受王福地询问。他只觉得眼前地贵人问题特别多。却不能不应付。从没有一顿饭吃得那么艰难。

吃饱喝足。王福对于纸钞地事也基本问清。他才知道大明地纸钞竟然通行了一百多年。明初国力强盛和发行纸钞应当有很大地关系。纸钞本身发行就带有掠夺式地性质。可是完全**裸地掠夺毕竟不能长久。他心中对于朱元璋在钱钞上地短视暗自诽谤。若不是这样掠夺式地发行。大明现在地货币已经用不着使用金银了。完全可以将金银储藏起来。

眼下要推出纸钞还早,至少要等百姓完全接受了银行才有可能,只是没想到现在就有人将纸钞与银行联系起来。意田成结帐后,王福从太白酒楼走了出来,常百利一呆,连忙追了出来:“黄老爷,不知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常某对京城大街小巷都了如指掌,也可以给老爷作个向导。”

常百利说完,连自己都鄙视起来,眼前之人什么身份都不肯透露,自己好呆也有数万两银子地身家,家中丫环,仆役一大堆,此刻却象成了此人的仆人一样,只是常百利的眼光告诉自己,眼前此人肯定不是一般的贵人,可是错过此次机会,自己肯定要后悔终生。

有一个免费的向导,王福不置可否:“既然如此,那你就带我们去茶馆坐坐。”

“好,黄老爷,这边请。”常百利殷勤地道。

在常百利的引导下,王福又逛了几处茶馆,酒馆,基本上都是听别人谈关于户部银行地看法,有时也会请几人过来询问,常百利越发摸不出王福的深浅,他偶然发现一直有二十多中精壮地汉子跟在后面,而王福三人恍若未觉时,更加骇然,越发对王福小心侍候。

一直快要到天黑,在田成的提醒下,王福才结束了闲逛,往宫中返回,常百利还想跟着时,田成却客客气气地拒绝了,常百利白白陪了一天,连别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内心大为懊恼,偏偏却无法发作。

“不知常掌柜住在哪福突然问道。

“回黄老爷,敝号就在长安街,小号聚富祥。”常百利大喜回道。

“聚富祥,我记住了,下次有时间我会到贵号看看。”

“多谢黄老爷光临。”常百利吁了一口气,虽然眼前的贵人并没有肯定。不过。总是有希望,一个商人若是背后没有靠山很难做大,象常百利的聚富祥是做布匹绸缎买卖的,几万两的身家只能算中小户,可是真正要扩大除了本金外,其他官面上的势力也不可或缺。

接下来地几天,王福一下朝就带着田成,马秉杰两人出宫闲逛,将南京地茶馆酒楼逛了一个遍,关于朝廷要重新发行纸钞的消息越传越广。竟然数天之内就传遍了各个大街小巷,许多人刚开始不明白纸钞是什么意思,等听到别人解释说朝廷就是要拿纸印成钱换大家手中的金银时,许多人都心慌起来,一些胆小之人已经开始关闭商铺,普通人家也开始将金银藏起来,随着纸钞的谣言传播,一向繁华的京城市面竟然开始了萧条。

“臣参见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熊汝霖被皇帝紧急召来,不知发生了何事。心中不由有一丝忐

“熊爱卿,朕听到外面传言户部将要发行纸钞。这是怎么一回事?”了一惊,他倒不是因为传言吃惊,而是因为这个传言这么快就流入皇帝耳中吃惊,京城突然流传出户部银行要发行纸钞的消息,熊汝霖当然是关心。只是他来不及追查,没想到皇帝先问了出来。他连忙回首道:“回皇上,臣也听说过。不过,此事与户部绝无关系。臣也可以肯定绝非户部传出去的。”

见熊汝霖还跪在地上,王福抬了抬手:“免礼吧。”

“谢皇上。”

“朕也知道这不太可能是户部传出去的,不过,熊爱卿也不可大意,再过一个月左右户部银行就要正式成立,其间绝不能出差错。”

“是,微臣一定兢兢业业,做到分毫不差。”熊汝霖应道,他脸上出现了一丝犹豫之色,最后还是道:“微臣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福微微一笑:“朕又不是听不进忠义良言之人,你莫非把朕比做纣王,炀帝不成?”

熊汝霖大吃一惊:“微臣该死。”

见到熊汝霖又要下跪,王福连忙摆手:“算了,你磕头不嫌累,朕也看得累,朕知道你无此意,有什么话就直说

熊汝霖这才止住下跪的身体,振了振衣,道:“皇上,户部银行之事关系重大,以皇上的威望,完全可能乾纲独出之后再让百官讨论,百官多怀私心,户部银行铸造金银货币极大损害官员利益,收贷存款又损害了许多乡绅壕强利益,如今因为纸钞一事,连百姓也纷纷反对,如今天下都不赞同朝廷设立户部银行,皇上……皇上……”

“如今就是朕想乾纲独断也不可行是吗?”

“是。”熊汝霖毫不回避地道。

“不错,人岂无私,正因为户部银行关系重大,朕才要交给百官讨论,爱卿可知银行最重要的什么?”

“回皇上,臣不知。”

“朕可以告诉你,不是雄厚的资金,也不是大的门面,也不是势力,而是信誉,当然,雄厚的资金,大的门面,深厚的势力本身信誉的一部分。”

熊汝霖不解的问道:“皇上,户部银行有朝廷作保难道还不够?”

王福笑道:“朕说过,银行最重要的是信誉,户部有朝廷作保,只不过是势力上地信誉,可是老百姓并不知道又怎么办,朕才要让户部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天下皆知,莫过于让百官先行讨论。”

抱歉,本来说三点上传,现在拖到四点多,这章码的好累,三千字足足花了老茅六七个小时,修改了数次,删了至少数千字,最近码字又到了一个瓶井了,历史类后面一本追几票地差距一天就变成十一票了,老茅有气无力的喊一声,还有月票的书友投支援一下吧,不然马上就要被人爆了。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九十九章贤王?

熊汝霖心道现在虽然户部银行天下皆知是天下皆知了,可是却不是什么好名声,若是举世滔滔皆反对,一个月后户部银行怎么开得出来,令他奇怪的皇帝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也不知皇帝是从哪里来的信心。

王福当然有办法解决群臣对开设户部银行的反对,解决的办法便是学后世的模样进行国税、地税分开,留出一部分税收作为地税供地方官员支

官员们依靠火耗的收入,即使是最狠的地方官也不可能超过赋税的二成,一般是在一成以下,如果进行国税,地税分立,王福的打算是七、三开,即留出三成给地方,这个饼远比火耗要大,而且名正言顺,没有人会不选分税而死抱着火耗不放,所以群臣的奏折闹得再凶王福也不在意,只要将分税制透露出去,那些气势汹汹的反对派便会变成拥护派。

进行分税制对于地方也好,朝廷也好,都有好处,以往每年赋税收完,先是由地方辛苦运到京城,地方上要用钱粮,再有京城辛苦运到地方,一来一去,单是中间的损耗就是一个大数,有了分税制,地方上可以留足一部分赋税,运往京城的钱粮不需要再频繁反拨下来,朝廷的财力可以集中在养军,维持朝廷的运转上,剩下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应付各不过,说起来可怜,大明后期时,朝廷的赋税光是用来养军和维持朝廷运转都不够,哪有余力返还地方,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开销全靠火耗一项来补充。不但朝廷穷。地方也穷,稍有天灾地方政府无力救济便会流民四起,酿成大祸。

眼下南明的税收依然不足,每年才七百万两银子,去年半年时间两场大战,加上新组建了五万羽林卫,光是军费一项就花了将近五百万两,其中的亏空无疑巨大,若不是有左良玉积攒了数十年的钱财,加上抄了几个大臣的家。早已入不敷出,今天虽然由于江北和湖广重归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