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辟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九姑目光何等敏锐,看到四人长剑出匣的手法,心头不由暗暗一怔!

原来这四声”呛”“呛”剑鸣,虽在同时候响起,听来声音划一,好像只有一声;但他们撤剑手法各异,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四人拔剑迅捷利落,手法老到,分明造诣极高,岂是一般护院,教练之流所可比拟?这原是一瞬间的事,四个蒙面人一下散开,剑光闪动,从四面挥剑攻来!

温九姑怒哼一声,鸩头杖急挥而出,她振腕挥杖之际,右手大袖乍展,“闻风散”自然也随着大袖展动,朝四面散开,只要闻上少许,就会令人随风而倒。

剑杖交击,登时响起震耳欲聋的四声金铁狂鸣,对方四人使的虽是轻兵刃;但和铁杖交击,(铁杖是重兵刃)居然谁也没有被震退半步。

倒是温九姑执杖右手,反被震得隐隐酸麻,只此一招,已可试出这四个蒙面人剑上功力之深,不在温九姑之下!

不,这四人闻了”闻风散”,居然若无其事,并未倒下!温九姑心头暗暗惊凛,切齿骂道:“是小畜生早就给了他们解药”。

心念转动,人已迅疾朝右闪出。

她右首一名蒙面人长剑一圈,迎面攻到,这一剑发如行云流水,悠然而来,剑光极强,剑势极为柔和。

温九姑闪出去的人,不得不及时刹住身形,鸩杖随着桃出,那知竟然挑了个空,一支剑影却从鸩杖划过之后出现,离衣袖已不过数寸。

温九姑及时警觉,身形一偏,杖先人后朝左旋出,左首那蒙面人同样长剑一圈,划起一道剑光,急袭而至!

温九姑不由大怒,口中沉嘿一声,鸩杖猛向对方剑上劈去。

那蒙面人似是不愿和温九姑硬接,剑势划着弧形,避开鸩杖再次攻来。

温九姑见多识广,这两招下来,已然看出了这两个蒙面人使的竟然是武当“两仪剑法”。

心中暗暗嘀咕:会是武当派的人,以这两人的剑上造诣看来,少说也该是派中长老级的人物,武当派长老级的人物,怎么会蒙面而来,听姓任的总管指挥?莫非他们着了人家的道,身不由己……她究是用迷的老手,一眼就看出来了。

心念转动,身形闪电一转,鸩杖疾抡,朝身后两个蒙面人攻去。

她要试试身后两人武功如何,是不是武当派的人?这两人同样黑布蒙面,但右首一个人蒙面黑布下,还露出尺许长一截苍白长髯,足见此人年岁一定很高了。

左首一个剑势急骤,一招之中,漾起三排剑光,横划而出,剑风强劲,十分凌厉!

温九姑心中暗道:这一招是“乾三连”,会是八卦门的人!

右首白髯蒙面人一支长剑使得大开大阎,剑光如电,缭绕全身。剑气凛烈生寒,同样凌厉非凡!

温九姑心中忖道:此人剑法之中,隐含寒意,不像中原武林中人。

这四个人却都是一流高手,剑法老到,功力深厚,如果一对一的话,温九姑可能接不下来。

但此刻却是以四打一,温九姑就占了这一点便宜,还能游走封架,勉强应付。

这话怎么说呢?一对一,就是各展所学,可以尽情发挥,他如果比你略胜一筹,你可能就会缚手缚脚,越缚手缚脚,就会施展不开,越落下风。

但如果对方有四个人一起动手,他们的武功可能比你略高,譬如一个刚刚使出杀手,你一下闪了开去,你背后一个可能也在此时刺来,中间的你闪开了,于是他们两个可能成为短兵相接,急忙各自收招。

或者左边一个一剑刺来,对面敌人也同时迎面刺来,你用剑封出,使个“卸”字诀,把对面刺来的剑势,朝左引出,去代接左首的一剑。

总之,对方有四个人,攻击的目标只有一个,只要你善于运用,就可把对方四人的攻势,巧妙的化为己用。

温九姑一身武功原已不弱,这一东闪西躲,巧封借打,纵然打得极为吃力,却反而占了不败之地。

一杖四剑,人影交互,一直打出百招之外,温九姑虽然杖势有些紊乱,白发飘散,鸩脸通红,汗水如雨,还是咬紧牙关在支撑着。

这中间,她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使出几种迷药,兀是不见一点效验,生似身上迷药全失灵了!(石破衣只换去了“闻风散”和“迷信丹”,她身上应该有几种并未换去,”迷药失灵,自然是他们预先服了解药)文如春话声甫落,(和孔老大说的,要烦劳二位),突然间,两条人影疾如飞隼,朝斗场中扑入。

登时响起孔者大的笑民说道:“好了,大家可以住手了/总管任贵口中同时响起一声呼哨,四个蒙面人如响斯应,立即收剑后退。

原来扑入战圈的是孔老大,孔老二两人,他们早已一左一有拿住了温九姑两臂,也点了她几处穴道。

文如春满脸含笑,走了过去,说道:“诸位辛苦了,大功告成。”

第二十七章

申牌时光,丁天仁、红儿、纪效祖三匹马,就从观音阁经过。

纪效祖马上长鞭一指,朝丁天仁道:“南首一片林间,就是观音阁了。”

丁天仁回头只看了一眼,没有多说,红儿听说这里是观音阁,因为大哥说过,自然要特别注意。

纪效祖又道:“这观音阁听说是少林寺在川中的一处下院,这里住持,算来还是少林寺方丈的师弟,法名叫做智圆。”

丁天仁漫不经心的“哦”了一声,心中却在想着:这里既是少林寺下院,应该不有什么事,何以方才那纸条上,要约自己今晚到观音阁去呢?

红儿好奇问道:“纪兄什么叫做下院呢?”

纪效祖道:“下院,就是从少林寺分出来的寺院,少林寺上代方丈有几个同门师兄弟,师兄当上了方丈,师弟们有的在本寺担任长老,有的就派出来当分院住持,他的徒弟,就继承衣钵,也当了住持,少林寺下院,少说也有十七八处之多。”

红儿道:“难怪我听人说,到处都有少林寺的弟子。”

纪效祖道:“那又不然,少林寺还有俗家弟子,譬如某一个人是少林嫡传弟子,他儿子、孙子、和他收的徒子徒孙,只要练的是少林武功,也算是少林弟子,所以才有少林弟子遍天下的说法。”

红儿道:“这样少林寺才成为天下第一大派了。”

三人一路说着,不多一会,已经赶到大竹。

这时还不到酉时,太阳还没下山,纪效祖一马当先,领着两人来至横街一家客店落店,三人要了三间上房。

红儿心里有数,纪效祖说过,一般行旅只是经过大竹,时间还早,稍为加紧赶路,可以到渠县去打尖。

但大哥却要在这里落店,那是因为这里离观音阁较近的缘故,如果没事,大哥怎么会打听观音阁呢?

店伙送来洗脸水,又沏了一壶茶送来。

三人洗了把脸,天色也渐渐昏暗下来,三人走出客店,在大街上找了一家酒楼用餐。

丁天仁不善饮酒,却朝纪效祖含笑道:“纪兄,今晚没有什么事了,你喜欢喝酒,就要伙计来一壶酒。”

纪效祖道:“三公子不喝,我……”

丁天仁没待他说完,就含笑道:“没关系,你只管一个人喝好了。”

纪效祖道:“这个怎么好意思?”

丁天仁道:“你几时看我喝过酒?你是会喝酒的,不用和我们客气。”

纪效祖就叫了两壶酒,不多一会,伙计送来酒菜,纪效祖替丁天仁和红儿斟了一杯,一面说道:“三公子,方兄不会喝酒,就少喝些,一杯总可以吧?”

丁天仁不好扫他的兴,笑道:“一杯还可以,多了就不成了。”

三人边吃边喝,红儿只略为沾唇而已,丁天仁喝完一杯,就和红儿先吃饭了。

回到客店,就各自回房。

红儿熄了灯,却并未睡下,悄悄把一张木椅移到北首窗下,坐着等候,她料想大哥一定会二更左右赶去观音阁,自己就跟着大哥去看究竟。

初更方过,隔壁房中后窗果然响起极轻的声音,红儿若非细心聆听,就无法发现。

“大哥果然出去了。”

红儿等了一会,急忙轻启窗户,纵出窗外,再轻轻掩上窗户,站起身子,举目四顾,那还有大哥的影子?

心想:大哥一定是到观音阁去了,一时那还犹豫,立即拧身掠起,朝东首追了下去。

丁天仁可不知道身后有人追了下来,他施展轻功,如同御风而行,出了城垣,一路飞纵,二三十里路程,不需片刻功夫,就已赶到。

还未走近松林,突觉一缕极细的风声,从右侧袭来,伸手一抄,只是一颗细小的石子,心中一动,就朝右首松林走去。

只听有人低喝一声道:“丁兄快进来。”

现在丁天仁已经听出这出声招呼的是白少云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