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识到这个,想起当年在东平第一次见叶剑心时候被他气势所慑,自己大气不敢喘的战战兢兢模样,想起这几年的酸甜苦辣,孟聚有些感慨,又有些恍惚。

叶镇督,当年你期望我的目标,我已经达到了啊。

望着窗外的飘零的雪花,孟聚一时间陷入了迷惘,良久无语。

叶剑心却也不催促他,他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孟聚的表情,一边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同样观看着窗外茫茫的飘雪,好一阵,他才出声说:“太保,你可在想什么呢?”

收回了那些散漫的思绪,孟聚转过头来道歉:“抱歉,公爷,想到了点陈年旧事,一时出了神。公爷,江都那边,对贵族祖上的行事是颇有微议的,我实在没想到他们会派人主动来联系您呢。”

孟聚说得委婉,叶剑心却也明白他的意思:叶倾怀以汉人之身投靠鲜卑,协助鲜卑兵马倾覆了汉人的正统朝廷刘汉皇朝,导致江北流血漂橹,遍地缟素,这件事做得确实过分了,激起天下汉人义愤,即使是他最得意的门生沈天策也为此与恩师恩断义绝,投奔了南朝与师门对阵沙场。在江南,叶家一直名列南朝皇帝钦定的国贼名册之首——这么水火不相容的两家到底是怎么搭上线的?

“祖上的事,迄今已有三百年了,往事已矣。南朝的仁兴陛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行事从来不拘一格。只要我们叶家对他还有用处,他是不会在意一些朝野非议的。”

孟聚没和仁兴帝直接接触过,但从过来的几个谈判使者里,他觉得这位素未谋面的皇帝陛下确实是个很讲究实际的人。从他招降孟聚的条件就可以看出了,那几个条件卡得又准又狠,恰好定在孟聚的心理价位下面一点点,是那种让孟聚感觉很不爽但被逼急了也能勉强接受的地步。孟聚相信,这样的条件,多半是出自那位仁兴帝的手笔了。

“公爷,既然如此,公爷您难道真的打算。。。”

叶剑心脸上掠过一抹黯然,他淡淡说:“倘若事已不可为,这未免不是一条退路。”

望着叶剑心,孟聚心中泛起了同情:在北魏这边,叶家也算是举足轻重的权势豪门了,但若是降南朝以后,他们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在遍地仇视的江南,叶家的唯一出路是托庇于皇室之下。叶剑心这么高傲的人,将来却要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羞辱生活,这怕是比杀了他还惨啊。

相比之下,自己算是走运了。将来投南朝以后,自己顶多不过只是兵权被削当个安乐公罢了,富贵荣华还是没问题的。相比于叶家将来要面临的苦难,自己的未来已经可以算得上天堂了。

望着叶剑心,孟聚眼中流露出同情,他叹道:“来日多艰,吾辈同病相怜啊。”

仿佛不愿意再谈这事,叶剑心摇摇头,换了话题:“太保,叶某不远千里前来,主要是为两件事。一是护送太保的令尊令堂和其他家人前来安平,与太保团聚。。。叶某的脚程快,走得快了些,但想来这时候,他们的车队也该进安平城了。”

叶剑心这样干脆利索地把自己家人交还,没要任何条件,孟聚确实心下感激,他起身深深一揖:“公爷拯孟某阖门老小,又辛苦长途跋涉护送前来,此恩此德,孟某没齿难忘,将来必有所回报。”

“孟太保不必客气,举手之劳罢了。至于太保说到回报——有件事,叶某确实希望太保能帮忙的。”

孟聚微微警惕,却说:“公爷但说无妨,只要孟某力所能及,无不应允。”

“对太保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叶某只是想知道,南朝为了招抚太保您,答应了什么条件?这件事,太保您能否如实告知叶某?”

原来只是这件事。孟聚松了口气,他说:“南唐朝廷已任命我为兵部侍郎兼征北将军衔。。。”

“太保,那些虚的东西,就不用说了。侍郎也好,征北将军也好,这都不过是个虚名罢了。最关键的,还是手上的力量!大唐肯让你掌控多少兵马,掌握多少地盘,这才是最关键的事。”

孟聚不得不承认,虽然叶剑心跋扈又傲慢,但这家伙确实是有见识的,看问题一针见血。他把南朝那边的条件给重复了一遍:“大唐那边,答应让我统率两万兵马,但必须让出南下的州郡,交出多余的兵马,退回北疆去。”

等孟聚说完,叶剑心立即反问道:“两万兵马要镇守整个北疆,孟太保,你觉得可能吗?”

“这肯定是不够的。现在塞外的突厥部魔族刚被我打垮过一次,他们暂时还不敢南下,但将来,他们迟早要卷土重来的。我们做过估算,要想挡住魔族的常规秋狩,稳固地守住六镇,哪怕最低限度的常备边军,起码需要八万兵力。。。”

说到这儿,孟聚脸色大变,叶剑心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望着他,他淡淡说:“看来,孟太保你自己也是想明白了。”

孟聚缓缓点头,心头冰凉一片:南唐只给自己定额两万,但单凭两万兵马,自己无论如何是守不住整个北疆的。到时候,当面临魔族侵袭的威胁时候,自己别无出路,只有向南唐求援,接下来,朝廷的正规兵马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疆,只要他们在北疆站住脚以后,自然会慢慢挤压东平军的地盘,最后让孟聚无处容身——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根本无从抵挡。

“太保,塞外魔族历来是中原文明的生死大敌,北疆六镇更是扼守边关的前沿,天下一统在即,大唐吸取了刘汉的前车之鉴,岂能不重视六镇防务?如此重兵囤积之地,怎可能长久交托于一个外系降将手中?”

~~~~~~~~~~~~~~~~~~~~~~~~~~~~~?
三百四十六 最后选择
   潜意识里,对自己是否会归顺南朝,孟聚一直觉得是毫无疑问的,至于理由嘛——作为一个来自后世,有着强烈民族主义情感的汉人,归顺一个正统的汉人朝廷,这种事还需要理由吗?

自己一心一意想投奔南唐,但南唐的态度,却委实伤透了孟聚的心。(百书斋 baishuzhai。)

孟聚觉得,对南唐,自己的态度已经算很端正了,自己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也没有插手大唐朝政的图谋,自己只求在远离中枢的边疆地区,做一个为中原戍边的小镇藩,这是利己利人的事,这实在不过分啊。杨家将、折家将这种边疆将门,不都是这样存在的吗?

没想到的是,大唐连这样的条件都不肯答应,若不是叶剑心点醒了他,孟聚还在懵懵懂懂,没意识到大唐那苛刻的条款里隐藏着更深的杀机。

孟聚心中悲愤:自己都愿意把势力缩回北疆去了,为什么大唐还是不愿放过自己,连自己这块最后的根据地都不放过?

自己若是识趣,趁早交出所有的地盘和兵马,彻底离开北疆和军界,安心到江都去做个寓公逍遥侯,那该可以平安渡过此生的。

但自己若是不愿交出兵权,坚持留在北疆的话——孟聚的心脏不住地往下沉,不用别人提醒,他自己都知道形势不妙了。一统天下的朝廷,要对付一个朝中无人的边将,他们实在有太多的手段了。甚至不用皇帝如何授意,光凭文官系统那个操蛋的惯性,公事公办就能把自己搞得欲仙欲死。

孟聚至今还记得,自己初任东平镇督时候,拿着皇帝的圣旨去兵部补充装备,对着一个武库司的小主事自己就得点头哈腰地奉承。对方还爱理不理,结果非得慕容毅出面对方才肯买账。

降了南唐以后,谁是那个出面帮自己说话的慕容毅?

想到那黯淡的前景,孟聚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地堵,一筹莫展。

看着孟聚脸色阴晴变幻不定,叶剑心微微一笑,他从衣袖中拿出了一卷黄色的卷轴,安静地搁在桌上。

“公爷,这是?”

“叶某出前。朝廷托叶某给太保你捎来的圣旨——哦,我说的是大魏朝廷。朝廷希望,太保你能迅整顿兵马,南下增援朝廷,击退南军。”

望了一眼圣旨。孟聚哑然失笑:“公爷,你在跟我开玩笑吧?我们东平军已跟慕容家闹翻了,这件事你该是知道的。不到几个月前,我们还打得死去活来呢,公爷,你现在却要我出兵助战朝廷,这怎么可能呢?”

“孟太保。这为何不可能呢?打过仗算什么,只要利益所在,即使杀父仇人也是可以合作的。以前,南朝恨我们叶家恨得咬牙切齿。现在不是照样想招抚我们?”

叶剑心语重心长地说:“太保,还是先看完朝廷的圣旨再说话吧?”

孟聚犹豫了下,还是伸手打开了圣旨。

这份朝廷圣旨写得甚是浅白,没用那些深奥的辞藻和典故。所以孟聚倒也看得明白。圣旨里说,赤城侯孟太保有殊功于大魏。朝廷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