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十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多。」
楚云儿微微一笑,道:「我哪里能认识王丞相,不过刚才王丞相家的两位公子过去,我略有点眼熟,所以才知道。」
旁边有几个进香的女子,听楚云儿说起王家公子,便打趣道:「王家二位公子,可都是人间才俊呀。」
「听说王家大公子在圣上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
「王家大公子便是好,又能如何,人家早就娶了庞家小姐,才子佳人……」
「这两位姑娘都是天生丽质,哎,可惜呀……」
桑梓儿终究是小孩子,听人家说可惜,便忍不住问道:「可惜什么?」
一句话惹得那些女子笑成一团,有人便答道:「可惜不能嫁进王家呀。」
顿时把桑梓儿羞得满脸通红,一时间恼羞成怒,忍不住冷笑道:「你们这些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王家又算得了什么?我便是嫁人,也断不会嫁进什么王丞相家。」
有人见她天真可爱,不通世故,更觉得有意思,取笑道:「王丞相家的公子还不行,看来姑娘是想入宫侍侯皇上吧?」
楚云儿见桑梓儿小脸臊得通红,心中竟然升一种想要保护她的感情,她啐了那些人一口,冷笑道:「你们自己削尖了脑袋想嫁进丞相府,却来取笑这位小妹妹,真是好没由来。须知这世上的人物,未必便只有王家的两位公子。」
「小娘子别说大话,若王家公子你都看不上,还有哪位能比得上呢?家世人品相貌事业,王家公子哪一样不是上上之选?」
楚云儿冷笑一声,不再理会。
她的丫鬟却无所顾忌,叉着腰嘲笑道:「真是井底之蛙,白水潭山长,皇上亲赐进士及第的石大人如何?比不上吗?便是白水潭学院的桑公子,也未必比不上王家公子。」
桑梓儿听到一怔,见这丫鬟如此看重石越和桑充国,忍不住对楚云儿主仆更平添了几分好感。
可这丫鬟说话太冲,一句「井底之蛙」,未免把人给得罪了。有人便冷笑道:「小姑娘,我劝你死了这条心吧,石大人是皇上面前的红人,谅你也高攀不上。
「桑公子虽然不错,此刻却在开封府的大牢中,你此刻若来个美人救英雄,劫狱私奔,倒也是说书人的一段佳话,只是要说桑公子和王家公子比,未免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白水潭的事情,在开封府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桑梓儿听她们说到自己哥哥,关心则乱,急道:「桑公子肯定会出狱的。」
「这位姑娘,看你急成这样子。其实桑公子能不能出狱,还不在王丞相一句话吗?」
「你胡说八道,石大哥说他有办法的!」
桑梓儿一急,忍不住连「石大哥」都说了出来。
楚云儿心里一惊,连忙过去拉了桑梓儿的手,往殿里走去,一面安慰道:「妹妹,别听她们胡说八道,这些三姑八婆知道个什么……」
虽然桑梓儿对石越抱有极大的信心,而石越也的确有乐观的理由,但是事情却并非总能尽如人意。
韩维接到皇帝限期结案的手诏之后,和曾布面面相觑。
几次公堂审问,孙觉、桑充国谈笑自若,程颐则辞色俱厉,现在唯一能定案的,只有段子介阻差办公。
邓绾却依然大言不惭:「二公何必担心,若让邓某用刑,还怕桑充国不招?数日之间,便能有结果。」
韩维冷笑道:「屈打成招,那是冤狱,不是定案。」
曾布也说道:「桑充国一介书生,若承受不了用刑,死于堂上,我们三人都脱不了干系,当务之急,是搜捕那十三名学生。」
邓绾止不住冷笑:「桑充国什么也不招,天下之大,怎么去搜捕那些人?」
争论不休之下,结果三人干脆各自进呈奏章。
韩维上的结论是:「孙觉、程颐为《白水潭学刊》编审,其纵容之情属实。然臣以为书生议政,并非有罪,宰相当宽弘以待,以免阻塞言路。桑充国实未参与此事,此邓绾无事生非,当无罪释放。段子介阻差办公,杖责二十。臣另有奏章弹劾邓绾……」
曾布则上书写道:「孙觉、程颐纵容之情自是属实,难逃其罪。桑充国实未参与此事。段子介阻差办公,当杖责释放。」
邓绾又自有不同:「查白水潭之案,桑充国实为主谋。其人平素已代石越主持校务,凡诸事未经其手,焉得施行?然而韩维、曾布于审讯时多有掣肘,臣遂不得定其罪实。
「孙觉、程颐二人,或有官命在身,或乃当世之所谓大儒者,却肆意纵容门生,诋议朝政、攻击大臣,下狱之日,又暗使门生故吏喧哗于市井当中,其心实不可测。若不严惩,难戒来者。
「段子介一举子,腰怀白刃,公然胁迫朝廷命官,目中全无王法,名为圣学弟子,实则亡命之徒,或桑充国所阴蓄之死士乎?臣以为当革去功名,永不叙用,其中内情,更须穷究。
「又十三主犯逃逸不知所踪,当行文各路通缉。
「石越管教失当,白水潭所聚之人,竟皆为亡命无法之辈,平日已于酒楼拳脚相向,一朝有事,或逃逸王法,或持刃抗命,臣实忧心不已。奏请整顿圣上白水潭学院,勿使鱼龙混杂,后患无穷。
「臣另有奏章弹劾石越无礼法、治邪说等十事,弹劾韩维与石越为朋党干碍断案等七事……」
三人表章同时奏上,立时引来轩然大波。
赵顼本来想从轻处置这件案子,快快结束,不料三个法官意见各有不同,甚至于互相攻讦!而段子介竟然以白刃拒捕,也让他觉得不可理喻,偏偏三个执事大臣的意见,也是完全相反。
王安石认为学子公开诋毁朝政,有损朝廷变法之威信,自当严惩。
而从段子介的事来看,白水潭的确鱼龙混杂,需要整顿。
至于桑充国,王安石倒是没表示什么意见。他所要的,是给天下人做个样子,告诉他们朝廷推行新法的决心,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他倒是无意针对具体的某个人。
冯京不敢和王安石正面交锋,就攻击邓绾心术不正,判案不公。
以为白水潭学院纵有轻狂之士,亦与石越无关,与白水潭学院无关,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几千人里没有一两个轻狂之人。
王圭谁也不想得罪,干脆称病,躲得远远的。
皇帝的心意一日三变,一方面觉得王安国等人说得对,读书人议论时政,并非坏事,甚至是好事;一方面又觉得王安石说得有理,让这些人胡说八道,对变法所需要的威信是个极大的打击,自己犹须保护这些坚持变法的臣子。
对于白水潭学院,一面他又偏向石越,以为石越所学,实在谈不上什么邪说,白水潭学院自有可取之处;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接受石越的百家争鸣政策,更不能接受段子介拿着弯刀拒捕这样的事情。
赵顼的心意如此摇摆不定,做臣子借机互相攻讦,那就在所难免了。
更何况,朝廷的大臣,本来就因为政见不同而面和心不和。
韩维和石越受到邓绾的弹劾之后,不得不暂时避让,等待皇帝做最后的裁决,因为邓绾是谏官,他是有特权的。
韩维本不愿意管这宗差使,正好得偿所愿,只是心中恨极邓绾,连续上表弹劾邓绾,直骂邓绾人品不堪,是王安石的奴才。
然而邓绾步步紧逼,王安石又似乎想要插手白水潭,这使得石越已经没有丝毫退路了。
本来他希望这件事能够不了了之,和王安石有一个妥协。
但是白水潭学院是石越心血所系,可以说是他辛苦经营,好不容易才有今天这般成绩的老巢,是他心中影响历史转轮的能量之源。
任何人想要「整顿」白水潭,都是石越无法容忍的。
潘照临虽然不知道石越心中所想,但是他的看法也与石越一样:白水潭学院是石越名望所系,将来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毫无疑问都是石越系的精英,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石越的政治根基,必然以白水潭为主。
如今王安石想要插手白水潭,无论是对石越的现在,还是未来,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石越对皇帝的影响力减到相当微弱的境况下,石府纸窗红烛之下,一个阴谋开始发酵。
不久后,开封府的酒楼里。
「你知道吗?皇上本来有意释放孙觉的,结果被邓绾进谗言而阻止了。」
「早听说了,韩大人和石大人,听说都官位不保呢……」
「你们都不知道吧?王相公要整顿白水潭学院了。凡是和新法不合的,全部要赶出白水潭学院。」
「是啊,白水潭十三子可能被通缉呢。」
「你们知道什么呀?其实这件事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石大人献上青苗法改良之方,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他们在王相公面前构陷,所以石大人和白水潭才倒楣的。」
「谁说不是呢,这次写的文章,就有说免役法不好的。」
「哎,桑公子挺好的一个人,就这么被关着,出不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