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雷滚滚桃花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大家比拼耐心的时候,延森告诉自己要沉住气。

至少他一直在留神听,也没有厌烦的意思。

看看时间不早了,还是见好就收,今天见到常式余已经是不小的收获了。

延森轻轻地拉了拉韵杏:“韵杏、颂儿,咱们回去吧。这儿茶不错,明天再来好啦。”

韵杏疑惑地看了看延森,对他的不作为表示不理解。对能离开这个闷气的地方,罗颂当然很开心。

两人均没说什么,跟着起身。

罗颂已经从最初的好奇发展到了觉得没劲,一直弄不清楚这几天在干什么。

到了外面终于忍不住了:“森哥哥,韵杏姐姐,你们到底在搞什么鬼呀?”

用她的话说,为什么总要去喝那个破茶?

延森只有苦笑两声,他喜欢喝茶,但如果能舒适地躺在“家里”品茗,岂不是更大的享受?

几天前,韵杏已经把家好好收拾过,他们三人住到了新买的房子,这样也不太打扰韵诗一家的生活。

不过,罗颂倒是打扰了延森的甜蜜生活。来了之后,一直跟韵杏占据着大床,害得延森再度偷香的机会也没有了。

还好韵杏添了张小点的床,延森还不至于苦命地“沦落”到睡沙发的田地。

“森子,好不容易见着你怎么不过去找他呀,不是一直在等这个人吗?”趁罗颂洗澡的工夫,韵杏忍不住问。

“不行,我担心那样显得太明显。要是以为咱们有意等他,万一有了戒心,以后再接触就难了。还是慢慢等等,他能主动过来搭话才好。”

“我看那人也是个闷葫芦,不一定会主动上钩。”韵杏不无担心地问道。

延森摇头,对她的说法表示同意:“没办法,咱们也只有等待才能掌握主动。”

见他坚持,韵杏也不再提反对意见:“那还是想法子刺激他一下才好。”

第二天晚上再去香庐的时候,他们故意比往常晚了一些。

等到达的时候,延森惊喜地发现。常式余已经先他们一步坐在了原先的桌子上。

他们三个同样选了昨天的桌子,继续探讨着“茶文化”。为收到最好的效果,不太熟悉的地方,延森自然查阅资料又做了一番恶补。所谓临时抱佛脚,说的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人了。

常式余仍一如昨日的关注他们交谈的内容,看来是受到了一些触动。

他的目光还是不时停留在韵杏身上,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到后来。他不再特别注意韵杏,眼里的问号也消失了。

灵光一闪,延森突然幡然大悟,不由暗暗怪自己考虑差了。常式余之所以关注韵杏,不过因为韵诗的缘故罢了。

他与杜韵诗是校友,而她们姐妹俩又长得特别相似,所以他才会有那样的表现。可能听惯他们谈话,就知道了并非是同一个人。

两姐妹的声音原先乍一听上去还有几分相似,但韵杏这几年在外面跑的多了,口音发生了不少改变。

听得多了,一般都不会再她们当成同一个人。

局面陷入了胶着状态,直到延森又打算离开了,常式余还是没有丝毫要主动搭话的意思。

不过他始终若有若无地看向他们这边,似乎边听边思考着什么,显然注意了他们的谈话。

延森希望他看到的不仅是他身边的美女,那可就跟他的想法出入太大了。

根据掌握的情况,他从妻子离开之后,对女人好像没什么太大兴趣。延森偷偷地想,对异性的关注方面,他甚至还不如老吴吧。

这次连罗颂都有点沉不住气了:“森哥哥,你究竟在玩什么游戏,跟猫抓耗子一样。”

常式余是一个真正爱茶的人,绝不是附庸风雅。喝茶的时候对茶具很讲究,一些细节也很注意。

延森在心里告诫自己要沉住气,也是像昨日一样地离开。

到了下一个晚上,延森故意说道:“这儿的茶很地道,可惜不能在这儿住太久,唉。”

要是能在这儿多逗留些日子多好。“

聪明的罗颂知道延森有所图,跟着韵杏长吁短叹。配合得十分默契,两人都是表演的好料子。

到了第四日,延森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常式余基本上只喝一种茶,那就是乌龙,就准备有针对性地做些文章。

韵杏当然会与他做好配合,而罗颂,就任由她发挥好了。

“延森,你天天喜欢像小老头那样的喝茶,今天要考你一下子了。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知道这是谁作的吗?”韵杏故意问道。

这种小问题自然难不住延森:“呵呵,这种小问题自然难我不倒,老郑的茶联嘛。”

“哇,这诗听上去真好气魄,森哥哥、韵杏姐姐,你们懂好多东西噢,有时间一定要教教我。”罗颂虽然中文说的不错,在国外却接触不到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一副对子楞是当成了诗词。

好的东西有共性,罗颂还是听出了其中的美妙之处,赞叹出声。

果然,她的角色是不用排练的。

“错了颂儿,这可不是什么诗,而是一副对子。”韵杏为她作了纠正。

“讨厌,不早说,害人家出丑。”罗颂忸怩地对着韵杏,引起了旁座人的微笑。

延森趋热打铁,继续说道:“板桥老人真是无比的大气,气势之恢弘、胸襟之宽广,非常人所能及也。不过我更喜欢他那副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恬淡而飘然物外,这才是真性情。”

听到后半句,常式余送到嘴边的杯子突然停住了,半晌竟忘了送向嘴边,似乎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延森端起杯子,毫不造作地盯着如一泓碧水般清幽的新茶,就像面对着心爱的人一样。

“森哥哥,这叫什么茶来着?咱们那天好像喝的也是这个。”罗颂要不得半刻清静。

韵杏替延森作了回答。

罗颂又看着延森:“为什么叫明前呢。为什么你特别喜欢它?我觉得龙井味道都差不多嘛。”

“笨颂儿,明前当然清明节前的意思了。”韵杏打趣地说道。

森韵不是以茶为主,但有客人需要的时候也提供。这些简单的常识韵杏当然不会外行。

不过跟罗颂讨论节气,那是有些难为她了。

“韵杏,那你觉得咱们喝的是真正的明前吗?”

韵杏细细地品了几口:“有点,不过好像味道重了点。”

延森微微地点了点头:“韵杏嘴上功夫还真不错,这应该不是正宗的明前。”

罗颂撇撇嘴:“明前就明前呗,还有那么多讲究?”

“清明前采的头茶才是极品明前,其嫩芽像莲心,所以也称莲心,按特级龙井的标准,五十克炒制出来的莲心至少有六千左右的嫩芽才对。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称二春茶。立夏之际的叫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

为了解释清楚,延森又做了一番解说。

听完之后,罗颂好像没什么感觉,倒是常式余又起了反应。

真正的爱茶者才容易会引发共鸣,延森决心从这方面打开突破口。

延森对茶道薄有涉猎,胜在博闻强记,绝不是胡言乱语。

天真的罗颂居然认真数起杯子里的茶叶片数。忙活了半天之后,无奈地放弃了。

“好了傻颂儿,别数了。”韵杏笑着拍了她一下,“大体估计一下就可以了,还真数得清吗?”

“是啊,好的茶馆泡一杯用一勺,大概在五克左右。拿眼一看就知道这连五百片都没有,自然不是正宗明前。”延森也跟着笑着解释。

罗颂“吱咯”一笑:“人家觉得好玩嘛。”

常式余也难以察觉地笑了一下,如果不是延森留意,还真注意不到。

“龙井和乌龙又什么不同呢,我觉得还是乌龙更香一些。”

喝好几天了,对乌龙提得又格外多些,罗颂也大体有了印象,能很顺嘴地叫出名字了。

这本来是延森和韵杏想下一步讨论的话题,想不到被她抢先问了出来,真不错。

“龙井的优点已经说过好几次了,而乌龙呢,在所有茶类之中,是最为耐人寻味的茶叶。”延森索性卖弄了一番,但愿不会画蛇添足,引起常式余的反感。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外形色泽呈青褐色,又称青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二者之间,既有绿茶鲜浓之风味,又有红茶甜醇之特色。饮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滋味浓醇,具有一种独特的花香和果香,回味无穷。叶缘呈红色,叶片中间呈绿色,古人称之为绿叶红镶边。”

说这通话的时候,常式余也在侧着脑袋听着,不仅是他,好像附近的其他几位客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看,旁边那位大哥要的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