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雷滚滚桃花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群的神态,让延森难免都有些嫉妒了。

董事会进程之顺利,完全出乎了延森的意料,本以为打动“投资人”的心,还要费些口舌的。

一帮青年才俊中,尚不到三十岁的卞叶霖已经算是年龄最大的了。面对着这样一群人,不免会让人意气风发,大声感慨:公司真的是前途无量。

出现在这个办公室,围坐在圆桌旁的人员,总共也就七个人,除了延森和郑中普是“大股东”,那就还有曹言、荷芳两口子,以及开办之初也得到了少许股份的卞叶霖。

袁晔和逄妍作为经营决策层,因为“功勋卓著”,得以列席股东大会。

在座的各位,年龄接近,虽说不是家族式的企业,却真的让延森产生了一种非常贴心的感觉。

卞叶霖简单地通报了经营状况,逄妍则把已经发到大家手中的财务报表又传达了一遍。

不用听也知道每一个细节,延森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凝神观察各人的表情。

这一切应该都是个过场,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郑中普在内,对公司现状应该都已经非常清楚了。

除了他们几个都算是参与经营的,郑中普那边,逄妍肯定也没少给他讲过。

延森一直自诩为“甩手掌柜”,郑中普比他甩得可厉害多了。听完报告之后,延森先请郑中普先发表一下意见,也想顺便摸摸他的底细。

他的一席话,完全出乎延森的意料,对公司的状况,他表现出超乎寻常之满意。通过延森的观察,他不仅是口头说说而已,在神情上显示他更加如此想。

郑中普还表示如有机会,手头流动资金充足了,要进一步的扩大投资。

他竟然如此积极主动,看来延森准备的动员辞是用不上了,真是个利好的消息。

整个会议过程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几位股东都同意:除了必要的开支,要把利润全部投入到再扩大规模中去。

一起对美好的未来和下一步的走向做出展望,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讨论的内容,由逄妍记录下来备案。

群情踊跃,如此情景,怎不让延森喜上心头,不由在心里感叹,要是以后的会议都能象现在这个开法,那该有多好。

他强压住心头的喜悦,让自己保持住一丝冷静:听过的、书上写的先例太多,几乎所有的企业在上升期时,大家都能做到齐心合力。可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巨大的利益能够看得到的时候,各种变故才会慢慢显现。这就是所谓的“共苦易、同甘难”吧。

未雨绸缪,趁着大家兴致正高的时候,延森把自己思虑了许久的想法提了出来,不及细思是否合乎游戏规则。

站立桌前,面对着这样一群人中龙凤,他真的很有一种成就感:“各位,兄弟我有一个建议,想提请董事会讨论。”

大家跟延森在一起,少见这般一本正经说话的样子,屋子里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他。

他双手扶在案上,嗯,还真有点不太习惯呢。

清了清嗓子,延森说:“兄弟提议对股份进行重新分配,建议增加持股的人数。”

话如一石落水,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议论,大家对目前的这种状态还是满意的,怎么想到他又突然节外生枝。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明白大家听得出他话中的意思。

饶是如此,他还是认真把意图表述清楚。公司的人都互相看着,脸上神情各异。

曹言对延森自减股份的做法第一个表示反对,其他人也是说法不一。

这时郑中普嘴角含笑,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延森,我们现在该称你董事长吧。在这种场合发言,要注意分寸,就不要兄弟长兄弟短的了,你是公司的创始人,而我们是一家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怎么弄得听上去跟占山为王一样?”

这一席话既出,大家都纷纷笑了起来,气氛一时缓和。延森不由暗叹他的“狡猾”,不愧是个商场老手,很善于把握谈话的技巧。不仅让大家觉得轻松,也算悄悄给他提出意见,指出言语中不恰当的地方。

延森想,郑中普是个难对付的家伙,自己需要多向他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如果哪天跟他做了竞争对手,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至少目前还难是他的对手。

他继续说道:“陆董事长想必已经成竹在胸了,把想法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大家再一起商量商量。”

延森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既是董事长,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该有个样子,尤其是在这样的正式场合。怎么听来听去,倒好像是郑中普在主持会议了,以后真得加倍注意了。

正准备继续说下去的功夫,郑中普又出人意料地打开了随身的皮包,拿出了几份材料:“我这儿有样东西,大家先看看。”

接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份他们公司的评估报告。

评估内容是关于公司资产的,由一家有名的审核机构所做:有形的加上无形的,市值已经接近二千万。

延森心中做了一下计较,公司目前的固定资产加起来尚不足千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到了二千万,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原来外界对他们已经如此认同,难怪郑中普一开始就表现出心里的满意。

如此一说,他早期的投资,理论上的收益已经非常可观。那么开始会说出那样的一番话也就不足为奇了,郑中普真是有备而来。

这份报告,让延森在欣喜之余,更明白了资本投资家永远都不会是真的“慈善家”。

起初还天真地以为他的富余资金比较多,又看在逄妍的面子上,不过想帮他们一把,事实也许远非如此吧。

他现在及时出手,拿出报告,看似是为延森的观点增加了说服力。可为什么早不拿,晚不拿,偏偏到了这时才拿出来?

以后更得加倍的小心,延森再次告诫自己。如果以后前景不乐观,说不定就会被无情的“资本”噬上一口,只怕那时的情形就不会像现在了。

交情归交情,经商归经商,永远都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郑中普此时的做法,显然他早有这种考虑,不过更能沉得住气,借延森的口提出来了而已。难道他猜到了延森的心思?

延森虽然这样想了,对他的做法,却没太往心里去。不管谁提出来,都是一样,这也证明了“英雄所见略同”嘛。

可以理解,他的用意是好的,公司利益高于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延森这样想想,觉得更有必要做出重大变革,也可以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高风亮节

很多大公司的惯例,为了加强领导层的□□凝聚力,一般都给他们一定的股份,增加认同感,延森的想法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既然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就进一步做了阐述。

作为最大的两个股东,起决定性作用的也就延森和郑中普,他们同意了,别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无益。何况像这种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又不是事关公司的运营。

一番商榷,全新的方案很快出台,跟事先设想的差不多。延森和郑中普所持的股份有所降低,延森占百分之三十八,郑中普仍旧为百分之三十。

荷芳的那份仍为百分之八,曹言的成了百分之五。卞叶霖和袁晔也可以拥有百分之五,剩下的三位主管,包括程高,各占百分之三,只是其中刨除了逄妍。

之所以说郑中普的那部分降低了,就是因为他坚决不同意逄妍再有份额,说两人共同持有一份就可以。相对而言,他的这部分自然算缩水了。

逄妍显得非常通情达理,对郑中普的做法没提任何异议,甚至是一副坚决支持的样子。按讨论结果,除去延森和郑中普,加上曹言和荷芳,其他几人都象征性的投入一些资金,用以认购股份。

这样下来,延森所占的部分,加上曹言和荷芳百分之十三,正好绝对控股,没有什么好担心。

延森这才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他的内心深处,学会了对人设有一定防线。

上大学前把延森科贸交给舒飞来,大一时咖啡馆交给韵杏的时候,他都抱定了一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信念,可他的思想已经在慢慢发生变化了。

郑中普的表现,现场发生的这些,让他有理由相信,郑中普早已预料到了,事态的发展正在按他的计划进行。

但他的高风亮节,让延森怀有的一丝戒心在这一瞬间也烟消云散,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作为主要投资人,经营运作的资金几乎全是他出的,就算给逄妍跟其他几人相同的股份,也无可厚非。

延森不由佩服起郑中普,本以为他一心为钱,可是却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还有什么理由对他起疑心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