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应。有些具有自由市场传统的国家,将让价格自由上涨;而采取市场管制政策的国家,将努力维持低价。因而,必须进一步地使壳牌石油在各国的子公司加强因应当地状况的能力。
  虽然壳牌石油有许多管理者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还是认真地思考新的未来可能情境,因为他们渐渐开始看清自己目前的看法很难站得住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反复演练,壳牌石油的管理者开始解冻原有的心智模式,而培养出新的心智模式。当石油输出国组织突然在1973年至1974年冬季宣布石油禁运政策时,壳牌石油与其他石油公司的反应不同。他们放慢对炼油厂的投资,并设计能因应任何原油种类的炼油厂设施。他们预测的能源需求水准一直比竞争者的预测水准低。他们迅速加快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外国家的油田开发。
  其他竞争者对危机的普遍反应是,限制各分公司的权限,实施集中控制。壳牌石油所做的恰好相反,它给了各地分公司更大的营运空间,各地分公司因而较竞争者有更机动的调度能力。
  壳牌石油的管理者看清了自己进入一个供给不足、成长降低,和价格不稳定的石油新纪元。由于他们已经预见七十年代将会动荡不安,他们有效地回应了动荡。壳牌石油发现心智模式也可加以管理,且其效力宏大。
  壳牌石油努力的成果十分可观。1970年时,壳牌石油还只是世界七大石油公司中最弱的一个。富比士杂志(Forbes)称之为“七姐妹”中的“丑丫头”。到了1979年,它却成为最强的一个;它的产品与艾克森(Exxon)石油公司并列第一级。到了八十年代初,检视心智模式成为壳牌石油企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1986年石油产量又增加、石油价格崩落的前半年,壳牌石油的企画群以假想的一家石油公司,对突然发生的世界石油供应过剩如何因应,作了一个个案研究。壳牌石油的管理者必须对这个案中石油公司的决策提出评论。因而,对于企画人员所认为、他们可能必须面对的危机,再一次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去除组织阶层的病根
  汉诺瓦的总裁欧白恩说:“传统威权组织的信条是管理、组织与控制,学习型组织的信条将是愿景、价值观与心智模式。健康的企业将是一个能够以整体的方式,把人们汇集起来,为现在所面对的任何状况,发展出最完善的心智模式的公司。”欧白恩与他在汉诺瓦保险公司的同僚探索心智模式的过程,与壳牌石油同样的漫长,但是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大为不同。
  汉诺瓦创于1852年。如前面提到的,当它在1969年被国家保险公司(State Mutual)
  购买下来的时候,已接近破产边缘,然而到了今日,竟成为一家在产物与责任险绩效皆为最好的公司。以15亿美元年度保费的销售业绩,汉诺瓦只有业界巨人安泰(Aetan)
  十分之一的营业额,但是依富比士杂志1990年1月的调查,它的复合式收益率从1980年以来一直维持19%,在68家保险公司中排名第十六。
  1969年,为了改造长久支配组织的传统阶层概念,汉诺瓦开始了一项长期计划。欧白恩说:“我们开始找寻使工作更符合人性的组织与修炼。我们渐渐找出一套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实际上是克服阶层组织深层病根的原则。”
  其中特别是“开放”(openness)与“实质贡献”(merit)这两项价值观,在引导汉诺瓦发展管理心智模式的方式,扮演极重要的地位。“开放”被视为可克服会议中人们不愿把真正想法说出来的毛病。“实质贡献”是指在作决策时,要以组织的最高效益为依归,这是对于汉诺瓦官僚体系中邀功作秀、追求升迁和求名位风气的解毒剂。当开放与实质贡献成为主导的价值观,那么一个深深的信念便逐渐形成:如果人们变得更能摊开心中各种不同的观点,并且有效地讨论这些观点,那么决策过程的蜕变是可能的。
  但是如果这两项观念能发挥如此大的功能,为什么身体力行的人这么少?在七十年代中期,阿吉瑞斯及其同僚开始对此提供答案。在《行为科学》(Action Science)一书中,他们发展出一整套理论与方法,用以“反思”(reflection)和“探询”
  (inyuiry)行动背后的原因。并设计一连串的工具,以便能够有效应用于组织中,处理组织的问题。阿吉瑞斯与他的同僚说我们掉入了自己的陷阱——“习惯性防卫”
  (defensive routine),使我们无法审视自我的心智模式,因而养成“熟练的无能”
  (skilled incompetence);阿吉瑞斯用此来描写大多数的成年学习者,“有高度熟练的技巧,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学习中的痛苦与威胁”,但因而未能学到如何缔造自己心之所向的结果。
  行动中的反思
  尽管读了不少阿吉瑞斯的著作,当我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六位成员,在一个非正式的聚会中,第一次看到阿吉瑞斯使用他的方法时,我并没有把握自己会学到什么。
  阿吉瑞斯做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示范,那是行动科学者所称的“行动中的反思”
  (reflection in action)。阿吉瑞斯要每个人详述跟客户、同僚,或家庭成员发生的冲突。我们必须回忆的,不仅是以前和这些人说过的话,也包括当时想说而未说的。当阿吉瑞斯开始讲评这些个案,我们马上看出自己思考上的一个盲点:我们对于他人言行所做的粗浅而概括性的想法,决定了我们回应的言行。然而,我们从来不把这些概括性的想法提出来与人沟通。我可能认为:“杰克不相信我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是我从未直接向杰克问起这件事情。我只按照自己认定的想法,不断尝试使自己看起来值得让杰克尊敬。或者我认为:“王经理(我的上司)没有耐性,喜欢简单而立刻见效的方案。”
  于是我就按照自己所认定的想法,提供王经理一些简单而且快速见效,但却是我认为不能触及问题核心的解决方案。
  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我看到整个小组反思及说话的警觉程度大幅提升;此非因阿吉瑞斯个人魅力,而是他以纯熟的技巧逮到那些概括性的想法。接着在下午进行的主题,是引导参与者看看个人行为背后、难以察觉的推理模式,以及那些模式如何不断使我们陷入困境。我从未像这样赤裸裸地面对那些在背后影响自己言行的心智模式过。但更重要的是,我发觉经过适当的训练后,更加能够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和它们如何运作。这是一件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稍后我得悉原来汉诺瓦的欧白恩和他的管理团体,早在十年前就运用过阿吉瑞斯的方法。欧白恩说:“阿吉瑞斯使我们体认,尽管我们都想要以开放及有建树性的方式来讨论那些重要课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某些情形下,阿吉瑞斯的方法痛苦地揭露了我们大家都心照不宜的自我防卫游戏。阿吉瑞斯对于真正的开放及反思所要求的标准非常高。然而他也不是只要求把一切都告诉别人,他示范的是如何切入困难的课题,以便大家都能从中学习的一种技术。如果我们要实现开放与实质贡献这两项核心价值,显然这是重要的新课题。”实际贡献、开放、分权
  汉诺瓦公司与来自哈佛大学阿吉瑞斯的同事鲍尔门(Lee Bolman)合作,发展出一个为期三天的管理研习会,名为“实际贡献、开放、分权”,目的是让汉诺瓦所有的管理者,亲身体验行动科学的基本观念与做法。过去十年当中,汉诺瓦所有中上管理阶层,都参加过这样的研习会。研习会的基本目的,是教授实践这三项核心价值所需要的技巧与策略。就如现在负责这个研习会的管理者史丁生(Paul Stimson)所说的:“我们的首要工作是让人们开始理解,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实施实质贡献、开放、分权是什么意思。在传统的组织中,贡献的意思是做老板想要的,开放的意思是告诉老板他想听的,而分权的意思是处理老板不想做的支微末节。在这方面,要使人们有某个程度的新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习会的第一天是用来简介行动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技巧。虽然多数人发现这具启发性,但是谈不上什么大震撼。第一天结束的时候,典型的反应为“是的,当然我赞同这些,我总是拼命做一个良好的探询者”。第二天继续进行,参与的管理者尝试应用这些技巧进行角色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