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宅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怡:“二婶儿,何必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白文氏:“我心里最清楚!这回比二十五年前来得更凶险,托人使银子都没用了,往最坏了想吧!”
  颖宇:“那倒是,老佛爷随便打个盹儿,说句梦话,那就是圣旨,谁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白文氏:“万一老号保不住,景琦的泷胶庄要支应三个房头的开销,明儿就派人去济南,把银子提过来,打点景怡的官司!”
  景琦:“是!我一会儿就去办!”弟兄们无不感动。
  白文氏:“翠始要生了,身边儿万万不可离开人!”
  颖宇:“放心,我们那口子天天那儿盯着呢!”
  白文氏:“我虽然说了这么多不吉利的话,是有备无患,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场官司,咱们非打赢不可!”
  一切果然不出白文氏预料,又一场劫难降临白家。
  在白宅聚会议事的第二天,百草厅就被提督府的人贴上了封条;景怡也被兵勇押走下了大狱。通往药场的月亮门,又一次用砖砌起封死了。
  每当遇到吉凶大事,即率全家祭祖,祈求列祖列宗并上苍护佑降福消灾,已成白家的族规。但当这次白文氏带领全家去祖先堂跪拜,对着那身背药箱、露出一丝嘲弄微笑的先祖遗像叩头时,突然传来了响亮无比的婴儿降生的哭声。
  白文氏先是一愣,继之流出了泪水,苦涩忧愁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她知道,这是翠姑为景怡生下了儿子。景怡有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死而无憾了。最让她欣慰的是,早就知翠姑要临盆了,可不早不晚,可可儿在全家人叩拜祖先时生下景怡之子,这是偶然还是征兆?莫非白家将再次否极泰来,平安扛过危难么?
  白文氏打定主意,祭祖一罢,即去看望翠姑。
  白宅大房院北屋卧室。
  翠姑靠在炕上奶孩子,白文氏坐在炕沿儿上,白方氏坐在一旁。
  “按敬字排行,这孩子就叫敬生!”白文氏抚着孩子说。
  翠姑轻拍着孩子:“好儿子,有名儿了啊!敬生啊!”
  白文氏:“你要爱惜自己的身子,千万不许胡思乱想!”
  翠姑:“二婶儿您放心,您用不着弄那么多人一天到晚看着我,我才不会寻死呢!”
  白方氏松了一口气:“你说这话我就放了心了!”
  翠姑:“我干吗要死?我要把这孩子养大,是谁害的景怡,我叫他长大了给他爸报仇!”
  白文氏震惊,充满欣赏和敬佩地望着翠姑,说:“报不报仇的那是后话!三奶奶,你听听,到底是乡下来的姑娘,心胸就是不一样!”
  严冬来临,冰雪覆盖北京城。街道、房屋一片雪白。
  百草厅前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一个卖冻柿子的老头儿提篮缓缓行走,有气无力地吆喝:“冻柿子啦——一个冰核儿的冻柿子——”他刚过去,一个老态龙钟,戴破毡帽,胡子拉碴,穿一件脏得发了黑的光板儿羊皮袄,挎着一个包袱的人,步履蹒跚地走来。他是朱顺。……
  南记白家老号。
  “南记”门口一片雪白。景双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正呆呆出神,注视着对面依然贴着封条的百草厅。
  朱顺弓腰驼背,艰难地走到百草厅门口,晃了晃,慢慢倒了下去,半天没起来。
  坐在窗口的景双见状一惊,忙招呼两个伙计一起跑过去,将来顺扶起,抬进了“南记”前堂。
  景双将朱顺放到椅子上,伙计端来一碗热水。
  “老爷子,先喝口热水!”景双接过碗,喂朱顺喝水。须臾,朱顺醒了,睁开两眼。
  “老爷子,没事儿吧?”景双问道。
  朱顺坐直了身子,将挎着的包袱扔到地下:“冻的!冻的!天儿冷得邪乎,没事儿!”
  景双:“您家在哪儿,我叫伙计送您回去!”
  朱顺:“用不着,歇会儿暖和暖和就行了。”
  一伙计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进来,送到老人面前:“老爷子,趁热吃碗面!”
  朱顺:“这真过意不去了。”
  景双:“吃吧,出门在外不容易,这么大岁数了!”
  乘朱顺吃面,景双忙去里间账房取出十吊钱,待老人吃完,将钱交给朱顺。
  “不行不行,吃完了还拿,像话吗?!”朱顺使劲儿往回推。
  景双:“您拿着,往后您只要路过这儿,就进来歇个脚儿!”
  朱顺:“那我多谢了,少掌柜的!”
  景双:“老爷子,还是送您回去吧,别在半道儿上……”
  “不用不用,这就够麻烦的了,回见您呐。”朱顺站起向外走,人们往出送。
  来顺自言自语叨叨着:“好人呐,都是好人响!”边道着谢走了。
  望着朱顺蹒跚的背影,伙计感慨地:“双爷,您沿着城根儿瞧瞧去,就光这片儿,收尸的拉了两车了。”
  景双叹息一声,和伙计回到店里。刚坐到椅子上,忽然发现椅旁撂着老人那包袱,忙拾起:“哎呀!这位老爷子的包袱!”
  伙计掉头跑到街上,早没了老人踪影。
  伙计回到店里:“影儿都没了。”
  景双:“这可麻烦了。”
  伙计:“没事儿,呆会儿他还不得找回来。”
  “那倒是!打开看看,要是有个住处什么的,咱们给送去。”景双说着打开包袱,只见是一套长袍马褂,一翻衣服下面,露出了一封信。
  拿出一看,信封上写着:白家老号白文氏二奶奶亲启。
  景双愣愣地看了看信和包袱,忙又将包袱包好。
  “你们盯着点儿,那老头儿要是回来千万留住他!我有事儿回去一趟。”景双说罢匆忙转身跑出大门。
  白宅上房院北屋厅。
  白文氏将包袱打开,只翻看了一下衣服便惊讶地抬起头。
  景双和景琦都奇怪地望着。
  白文氏:“这个人多大年纪了?长得什么样儿?”
  景双:“有六七十岁了,穿一件大羊皮袄,捂得挺严实,模样儿没看清,胡子拉碴的!”
  白文氏若有所思:“行了,你回柜上吧,没事儿了,这人再来一定留住他。”
  “我都吩咐过了,我走了!”景双出了门。
  见景双离去,白文氏低声对最简:“知道这是谁的衣服吗?”
  景琦:“谁的?”
  “你大爷的!他坐大狱的时候,我送去的。”白文氏说着拆信。
  景琦:“这会是谁送来的?”
  白文氏拆开了信,把信纸展开,景琦忙凑近前看,只见信纸上写着:西韩地,村西头,大柳树,张韩氏。
  白文氏低声道:“这一定是朱顺,还活着,他想干什么?”
  景琦:“会不会是韩荣发那小子设的套儿?”
  白文氏:“嗯!不能不防,可这套衣服,姓韩的绝弄不来。可真要是朱顺出面,这案子就有转机!”
  景琦:“我去一趟!”
  白文氏仍在思考:“朱顺为什么不露面儿呢?这位张韩氏必是当年顶大爷死名的韩家的亲人!”
  景琦:“也许朱顺有什么难处不好露面儿,约咱们去西韩地跟他见见?”
  白文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得去,你带上秉宽,悄悄儿的,别招摇,警醒着点儿!”
  景琦:“我知道!”
  白文氏:“多带上点儿银子!”
  离开白文氏,景琦和秉宽扮成农人模样,乘两匹快马,奔向郊乡西韩地去寻找朱顺。
  来到西韩地,在枯枝欲坠的大柳树旁,果然见到孤零零两间土屋。从土烟囱冒出的一缕白烟,似乎静止在雪后无风的天地间,愈发加重了“鸟飞绝,人踪灭”的凄清沉寂。离土屋还有段路,景琦便叫秉宽下马,两人牵马悄悄接近土屋后,景琦吩咐:“你先进去看看都有什么人?架势不对就打个谎赶快出来!”
  西韩地张韩氏家内。
  秉宽走向土屋,一推开门,满屋子烟就让他眯起了眼。屋中很暗,什么也看不清,好一会儿,才看清了正在土灶旁拉风箱的张韩氏。
  她没有回头,说:“顺儿,回来啦?”
  秉宽环顾屋内,并无旁人,便来到她身边:“大妈!”
  张韩氏扭过头:“哟,你是谁呀!”
  秉宽说:“过路的,就您老一个人儿呀?”
  “有个儿子!”
  “就是您刚才叫的顺儿吧?”
  “你是他的朋友吧?他昨儿出门儿一天一夜没回来,出什么事儿了?”
  水开了,冒出蒸气。老人把柴火撤了出来,又伸手在灶台上摸碗,秉宽这才发现她是个瞎子,“大妈您眼神儿不大好?”
  “瞎了多少年了,亏了朱顺儿,没他我早死了,坐吧!”
  “大妈,我们外头还一个人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