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小职小权的腐败者也在骂腐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贪点、占点、吃点,察觉不到自己也是一个腐败者,总认为真正的腐败是那些手握重权,动辄贪污受贿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才是腐败者。
  而那些大腐败者的逻辑是:我腐败,别人也在腐败。你看那些腐败分子一旦锒铛入狱,他们都会很不服气,往往抱怨说:腐败着的人多着呢,比我腐败的人也多着呢。自己是运气不好。
  腐败者是可耻的。腐败着且不知的腐败者却是可耻加可悲的,说明他已经对腐败行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失去了判断力、羞耻心和起码的“官德”与良知。
  假如我们这个社会,对腐败只是在口头上骂一骂,而不觉悟和反省,那腐败恐怕真的“腐而不败”了。
  官员修身养性不如官权修身养性
  近日,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在“网上宿迁”论坛发了一个《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帖子指出:“有些干部与别人接触时,不注意礼节,比如大声接听手机,唯恐别人听不到。还有一些本来不值一提的细小事,比如在办公楼宇、公共场所如厕后不及时冲水。”
  据新闻介绍,在市委书记的帖子发表后,宿迁市立马掀起了“修身养性”的热潮:当地报纸开设了专栏;机关干部开始了自查;一些单位成立了不文明行为纠察组;甚至,连该市的10多万名中小学生也走上街头,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学校影响社会,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似乎以前大家都是不文明的人,又似乎大家在一“贴”之间明白了文明的重要。
  应该说,修身养性不是坏事,对于外部影响力明显的干部来说更是这样。但是,修身养性的意义不宜拔高。因为修身养性只是体现干部的细节,却不是决定干部的所有细节。从本质上说,修身养性培养出的只是良好的个性人格,而不能包括干部的执政能力,廉政素养。因此,在提倡干部修身养性时,应当看到其作用是基础性的:没有这样的习惯不会是高素质的干部,但是有了这样的习惯也不会水到渠成地成为得民意的领导。
  在现实生活中修身养性是容易装扮的。许多干部在人前是风度翩翩、满口箴言;在人后却是大大咧咧、为所欲为。这样具有两张脸的干部与其说是修身养性的“得道者”,不如说是践踏规则的“恶搞者”。对于这样的干部,如果说他是没有素质的人,却可以看到他在公开情境中的修身养性;如果说他是修身养性的人,却可能发现他在私密情境下的粗糙不洁。所以,单以表面的修身养性评价干部也不尽客观。
  同时,修身养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其宣传也不宜搞人海战术和运动战。有时我们以为自己修身养性到了一定程度,但事实上,当面临到利益和名誉的纠缠时,却又容易变得盲动和武断。可以说,修身养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不能相信那些急于自查的干部真的都明白了修身养性的重要,并且真的都能够做到修身养性。否则,所谓的文明进程就是可以加速的,只要干部们讲讲话,大家一拥而上,文明也就形成了。
  所以,比较而言,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官权的修身养性。所谓官权的修身养性,是指通过严格的制度使官权保持纯净。我们知道,权力是容易膨胀和乱为的,其原因看似源于掌权人的素质不高,其实归根结底是权力的缺少约束。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实现歹意,不好的制度却也可以使好人无法善始善终。同样,纯净的权力会使人修身养性,哪怕是伪装;但是缺少约束的权力却会使人肆意乱为,即使他本身是一个推崇修身养性的人。
  为官须谨记“三字诀”
  古人讲: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走上新的岗位,面对新的任务,我将以此为座右铭,做到清正廉洁,科学民主决策,以勤补拙,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创造吉林更加美好的明天。(2006年12月8日中新网)
  这是日前上任的吉林省副省长、代理省长韩长赋在吉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所说的一番话。他在讲话中提到的为官“古训”不但是鞭笞自己的警句,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所必须谨记的“三字诀”。
  其一,为官当清。“清”乃清正廉洁,清心寡欲所大成。一要清正廉洁。“官”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一种称谓而已,不是用以贪赃枉法的庇护神或保护伞。任何为官当政者,必须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都必须奉公守法,切不可做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始终保持清清白白之身,谨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永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二要清心寡欲。无论是官者还是百姓,贪欲不除,祸患难避。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天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特权和私利。而反观时下,一些官员“贪”字当头,欲壑难填,不惜一切为自己升官发财铺路。正因为其难以做到清心寡欲,也便难免不翻船,“清官”也便与之无缘。
  其二,为官当慎。“慎”乃慎权、慎独也。一要慎权。大凡当官者,都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权力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便会成为权力的奴隶或者以权谋私。所以为官者,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不独揽大权、独断专行,要充分发扬民主,将权力合理分配,真正使权力成为为民谋福的强大动力。二要慎独。党员领导干部永远不能将自己孤立在人民群众之外,要自觉地将自己置身在阳光之下、大庭广众之中,自觉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和约束。特别是“八小时以外”,更不能背着党和人民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要坚持做到独善其身,不能放纵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不能倚仗自己的权势,搞特殊化、“君主制”。
  其三,为官当勤。“勤”乃手勤、腿勤之要求。一要手勤。有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学习,不善于动手,什么都习惯于秘书代笔、主任代劳,长此以往,他们的手将变得懒惰了,不用说平时能够写写画画了,就是见到了老百姓,也不习惯于将自己“高贵”的手伸出来与群众握上一回了,这样的领导无论在哪里都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更不用说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了。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勤动手,勤与百姓握手,否则高高在上难为官也。二要腿勤。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但是,腿勤不是要经常性地跑官要官,而是要经常性走进群众之中,心甘情愿、自始自终地做人民的“小学生”,多向百姓请教;走到百姓的心坎上,真心诚意、实心实意地做人民的“贴心人”,多为百姓解难。
  当然,任何一项修炼都贵在坚持。作为一位履新的官员要谨记此“三字诀”,打好预防针;而对于长期执政的官者,更要长思、常炼,不能将之作为挂在嘴上的一句美丽谎言。一切离开践行的话语都是“天方夜谭”,一切远离土壤的花香都不会恒久。
  24。5 当今社会非廉文化种种
  实践证明,不良文化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腐败易发、高发的原因之一。我国现阶段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所以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竭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廉政文化的缺位和弱化。传统非廉文化的消极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弭,中外文化在碰撞中不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东西。
  收礼不是贪——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现象'不少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从收受小额礼品开始,发展到欲壑难填的地步的。“吃了别人的口软,拿了别人的手软”,许多“礼尚往来”不过是他们利用职务便利替人办事、为己谋利的借口而已。
  '文化根源'中国是一个极重“人情”的国度,求人办事就欠下了“人情”,就要对办事人有所表示。而掌权者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别人是否送礼、甚至送礼多少作为是否替人办事的参考标准。
  行贿无风险——官不打送礼人。
  '现象'毋庸讳言,许多人对于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都是深恶痛绝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会改变看法,以金钱开路,多能将事情办成,屡试不爽,便认为这是“无坚不摧”的法宝。
  '文化根源'自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