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鲎在地球上已生活了几亿年。过去长期默默无闻,近年来人们发现它的血液在医学上有重要用途,因而它的身价倍增。高等动物的血液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之分,它们各有自己的使命。白红胞的任务是吞噬各种病原物。而鲎的血细胞很原始,没有分工,只有一种变形细胞。当病菌的毒素侵入鲎的血液时,变形细胞便释放出一种凝固性蛋白,导致血液迅速凝固,以此来对付病原物。人们利用这一点,可以准确、迅速地检验医药和食品,因此鲎成了医学的“宠儿”。过去一些国家采用杀鲎取血的办法,使鲎面临灭绝的危险。近年来,已采取人工饲养方法,每次抽取一定量的血液,这样鲎就成为一名“义务献血者”了。




让海豚助人驱鲨鱼 
  鲨鱼不仅是称霸海洋的生物,同时也给人类在海洋中的活动带来威胁。 
  古往今来,有不少从海难或空难事件中侥幸逃生的人没能逃过鲨鱼这一关。 
  试验证明鲨鱼的牙齿能咬断很粗的绳索和钢缆,从而使系在缆绳上的贵重的海洋科学仪器设备沉入深海;鲨鱼咬断海底电缆不仅会中断通信联系,而且造成的故障也很难修复。此外,在水下作业的潜水员也有被鲨鱼袭击的危险。 
  除了对鲨鱼施以化学和物理的防范手段之外,科学家们近年来又开始尝试训练海豚和其他小型鲸类来驱逐鲨鱼,或训练它们警戒潜水员工作的水域、海滨游泳常海豚不是鲨鱼的天敌,但是,神经生理学家根据对海豚的生活观察和解剖研究,发现它的智力仅次于人;若与猩猩比较,则毫不逊色。 
  海豚也是唯一可以训练出来和人类游玩嬉戏的水中动物,它能按照人给它的指令行事,所以驯养后的海豚能根据人的指令猛烈地冲撞鲨鱼。 
  那么,海豚是怎样训练的呢?这就用上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比如从训练海豚到水底寻找失物开始,便是靠“挨饿”方法。如果海豚不把扔在水底的物品找回来,并交到训练者手中换鱼吃,训练者便让它饿上一顿。要不了多久,海豚就懂得,为了让食物供应源源不断,自己必须要竭尽全力“寻找”水底的物品。当然,为了使海豚学会识别水底的物品,还得先进行识别的训练。训练者让海豚用鼻子去推一个发着响声的方位标,只要它顶到了方位标的连接铁片,声音就会停止,训练者就送它一条鱼吃。重复训练会使海豚感到声音的停止能使它得到“赏赐”,从而建立条件反射。一旦发现方位标的响声,就会敏捷地赶到方位标所在地用鼻子顶铁片。据实验,经过训练的海豚不仅能够驱逐鲨鱼,还能够打捞水雷、鱼雷、试验导弹、飞机零件等物。




亚当逊夫妇和他们的狮子 
  在一望无际、遮天蔽日的非洲热带原始森林里,有一对居住了几十年的夫妇。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精心考察、抚育和驯化幼小的野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从而成了当代传奇式的人物。根据他们几十年的密林生活拍成的电影《狮子与我》也风靡一时。这对夫妇,就是乔治·亚当逊和娇伊·亚当逊。 
  乔治原是英国人,娇伊则是奥地利人。1955~1956年,乔治在肯尼亚北部边境省担任捕猎高级督察期间,当地接连发生野兽伤人的事件。乔治出于自卫,不得不开枪将一头母狮打死,雄狮也立即被吓跑了。后来在附近的土穴里,他们又发现了3头刚产下来不久的幼狮。 
  为了工作的方便,亚当逊夫妇把家搬到林区离土著人不远的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这里各种野兽经常出没,离幼狮土穴也不远。乔治连着在土穴附近观察了几天,始终没看到被吓跑的那头雄狮。他怕幼狮被饿死或被别的野兽吃掉,就把它们抱回自己的家里。娇伊很了解自己的丈夫,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并成了丈夫唯一不要报酬而又非常忠实的助手,一起担当起考察、驯化和研究野生动物的任务。后来,他们把其中的两头幼狮送给荷兰鹿特丹动物园驯养,而将最小的一头留在身边,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爱尔莎。 
  经过多次观察,他们发现豢养的狮子和野狮的习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和自家的猫和狗没有多大区别了。直到两年以后,爱尔莎已满两岁,成了一头健壮的母狮,却仍跟幼小时一样,和主人形影不离。有时它跟主人到附近土著人居住区去,表现得规规矩矩,十分温顺,以致土著人也敢在它身上抚摸了。看着爱尔莎的这种变化,亚当逊夫妇感到他们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要说经验或体会,那就是环境(必须脱离大自然)、母爱(像被打死而使乔治痛心不已的那头母狮)加耐心(他们在爱尔莎身上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从现在起,他们要重新使它“野化”了。每当天刚黎明,他们就带着这头母狮,到铁丝网以外的山地去,让它听着其他狮子和野兽的吼叫或咆哮,慢慢地开阔视野,适应环境。晚上,在铁丝网内,他们又人为地朝它附近驱赶一些小动物,逐步锻炼和提高它猎取食物和进行自卫的本领。就这样,天天如此,月月如此,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跟原先记录它的退化一样,他们每天都把它的进步作了详细的记录。 
  亚当逊夫妇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他们的爱心并没有白费。那些重新“野化”后又放回森林中的野兽们,并没有像“不肖子孙”那样忘恩负义,一去不返了,而是仍记着主人的抚育之恩。甚至多年以后,一些雄狮、母狮、老虎、豹子等,还会回到“老家”、“娘家”、“母校”来探亲,拜访它们的“义父母”和“老师”,那情景也跟人们走亲戚一样。而每当这个时候,亚当逊夫妇总是要非常热情地款待它们。最令人惊异和难忘的,还是娇伊最疼爱的“大女儿”爱尔莎。这头母狮离别主人一年后,竟带着它刚生下不久的3头幼狮回到“娘家”来,拜见它们的“母亲”、“外祖父”和“外婆”。




古多尔小姐与黑猩猩 
  在非洲坦桑尼亚西北哥姆—斯特里母地区那片一望无际的森林里,许多黑猩猩和猴子正在顽皮地戏耍着。忽然一声口哨,从一棵大树背后闪出一个年轻的女子,看上去约有25岁上下。她短袖、短裤,不长的头发向后扎成一撮,显得更加年轻、精干、泼辣。那女子就是后来成为英国人类学家的简·古多尔小姐。 
  1959年,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肯尼亚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利基拉着古多尔来到维多利亚湖的一个孤岛的最高处,指着赤道附近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告诉她说,那里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是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山区。在那个古老的深山密林里,生活着成群成群的黑猩猩,靠近森林的坦噶尼喀湖附近,又多次发现古人类的遗骸,对黑猩猩的研究和对古人类的研究,一定会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会有助于对人类祖先行为特征的了解。古多尔小姐决定试一试。 
  起初,黑猩猩刚一见她,觉得十分陌生,也弄不清她是来干什么,一下子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又跟她玩捉迷藏。不管她走到哪里,只要一看见她,就躲得远远的,找都找不到;而等她走远了,它们又悄悄去端她的窝,把帐篷里搞得乱七八糟。有时惹得古多尔十分生气,半年多来工作竟没有进展。 
  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她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任务,她那坚定不移的志向和从小听到学到的那些科学家、探险家的勇敢冒险故事,支配和鼓舞着她,使她决心留下来,坚持下去。从此,她也像黑猩猩那样,搭起了高高的窝棚,暗中注意观察黑猩猩的行踪、生活方式和规律,经常在黑猩猩路过的地方耐心地等待它们,还采集一些树叶、果实、种子等引诱它们。有时,她老远看见黑猩猩要溜走,赶忙把事先准备的果实扔给它。那些黑猩猩见她没有侵犯自己的意思,才迅速跑过去捡起果实,回到树丛后面去吃。吃完了,又在那里悄悄地等着。。古多尔小姐就采取这样的办法,逐渐解除了猩猩对她的戒心,终于同它们交上了朋友。以后她无论走到哪里,它们几乎都跟着她,或是在路过的地方等着她。除此之外,它们还天天到她的帐篷或窝棚去“串门”。她跟它们握手、拥抱、接吻,热情而大方地款待它们,黑猩猩朋友是比较乖顺、听话的,但也免不了淘气、使性子,或者玩得开心了,就搞些小小的“破坏”,咬破她的衣服、被褥、床单或帐篷,然后爬上树枝,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