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辣冬笋尖

  湖南产冬笋,所以,冬笋自然就成了湖南人们的做菜的原料之一,尤其是湘西的人们特别喜欢吃由冬笋烹制而成的菜肴。制作这菜时,先将冬笋放在清水中煮熟然后捞出,把冬笋切成大约4cm长,宽为2cm的长条。然后在炒锅中放入适量的芝麻油烧至七成,再把冬笋和花椒放入锅中一同煸炒大约半分钟,接着放入其他的调料,注入骨头汤和味精焖上两分钟,待汤汁收干时淋上辣椒油,盛盘就成了。

  这道菜成菜白中带红,看起来鲜嫩欲滴,而吃起来却是脆嫩鲜辣,极富湘西的地方特色,是湘西人最喜爱的一道菜。

  腊味合蒸

  辣味和腊味是湘菜中的一大特色,而腊味合蒸则是这两种特色的综合体。制作腊味合蒸时,先将腊肉、腊鸡等肉类用温水洗净,这样可以洗去肉中的杂质,再放到瓦钵内蒸熟,取出,但切记不要将蒸煮的汤汁倒掉,因为这些汤汁还另有用处。

  然后将腊鸡进行去骨,腊肉去皮,腊肉切成4cm长、厚大约为0。6cm的鸡片,腊鱼则是切成大小大致相同的长条。然后取出瓷碗,将制作好的腊肉等肉分别按照皮朝下排放到碗内,再放入熟猪油等其他的调料,上笼蒸烂,最后取出蒸碗再把碗翻扣在盘中即可。

  这道菜具有较重的腊味,甜咸刚好,适合大众口味,成品色泽红亮,吃起来肉是柔而不腻,嚼起来还有汤汁渗出,各种味道互补,实为湘菜中的一道美味。

  东安子鸡

  提起湘菜,不得不提东安子鸡。东安子鸡是湘菜中最为有名的一道菜,在全国的任何一家湘菜馆中都可以找到东安子鸡。其实这道菜做起来也不难,关键是要把握好火候。首先将挑选好的鸡进行去毛、开膛处理,接着便是煮鸡,煮至七成熟时捞出,去掉鸡的头、颈、脚,再剔除骨头。接着是沿着鸡肉的纹理切成5cm长、1cm宽的长条。

  在炒锅中放入熟猪油,待油至八成热的时候放入切好的鸡条、姜丝等进行煸炒,直至菜中有香味飘出和有红油出现,然后加入醋等调料和鸡汤进行炖煮,带汤煮开的时候,改为小火焖,直至汤汁将要吸收完全时放入葱段,制作好的芡汤,淋入芝麻油,出锅入盘即可。

  这道菜成菜色泽鲜艳,芡汁红亮,吃起来则是咸鲜酸辣,并且用浓郁的香味在口中游转,味道浓但不腻,是湘菜中的极品。

  这些只是湘菜中一部分名菜的简单做法,其他的名菜还有油焖火焙鱼、银丝鲫鱼、百年朝凤等,它们都是湘菜的代表作品,是湘菜厨师精心钻研的结果,也是湖南人民对饮食的追求不断提高的象征。这些菜不仅受到本土百姓的喜爱,也深受湖南省外人民的喜爱。



第十二卷 细说中国湘菜 第九十章 湘菜故事

  湘菜既然具有悠久的历史,这就意味着湘菜也会具有自己的故事。不管是鲁菜,还是粤菜,抑或徽菜,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道菜也同一个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故事,湘菜也不例外。在湘菜中,众多的名菜都是有一定的故事和典故的。本节就为你介绍一下湘菜的故事。

  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是湘菜中的传统名菜,它出现于唐代。据说在唐玄宗年间,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个由三个老妇女开的小饭馆。一日,店里来了几个经商的人,他们来的十分不凑巧,当时店里的菜都已经卖完了,店主于是赶紧找来两只鸡,马上处理,然后切成小块,加上葱、姜等各种作料,经过旺火和热油的煸炒,加入其他的调料后,浇上麻油出锅,顿时香气扑鼻,客人吃到嘴里,鸡肉鲜嫩无比,客人赞不绝口,离开后到处宣扬。于是,小店的名声便传了除去,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吃这家店的鸡。

  东守县的县太爷听说这家店的鸡很出名,便也来到这家店亲自品尝。吃过后,县太爷对鸡的美味也是不停的夸赞,问这道菜的名字叫什么,三个妇人哪里想到给鸡起一个名字呢?县太爷于是便给这鸡起了一个名字,就叫做“东安子鸡”,慢慢的,这道菜便演变成了湘菜中的名菜。

  麻辣子鸡

  麻辣子鸡也是湘菜中的传统名菜,麻辣子鸡成菜色泽金黄,既麻又辣,并且还很鲜香,深受人们的喜爱。清末时期,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钩来到湘西用膳,吃过麻辣子鸡后留下了“麻辣子鸡汤饱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佳句。后来,这道菜经过长沙的厨师精心烹制和改进,口味由有了更大的提升,并且民间还有了一首打油诗来形容麻辣子鸡。这也源于湖南是一个气候潮湿,容易患风湿病的地方,所以,湖南人都喜欢吃辣,而这道菜也体现了湖南人爱吃辣的特点。

  石锅鱼

  湘菜的又一特色菜叫作石锅鱼,也叫金福鱼。这道菜也体现了湘菜“辣”的特色。石锅内的鱼被煎得焦黄喷香,红彤彤的辣椒和富有营养的佐料更加引发你的食欲。石锅鱼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

  在清朝康熙初年,在长沙湘江的河畔,有一家擅长做石锅鱼的小店。康熙帝在微服下江南的时候,在这家店里品尝了这道菜,感觉这道菜味道十分鲜美,皇上一高兴,便提笔给这道菜取了一个名字,叫作“金福鱼”。此后,石锅鱼也就便成了金福鱼,而这家店也因此得名“金福林”,从此这家店名扬天下。

  腊味合蒸

  腊味合蒸也是传统湘菜名菜之一,但它的成名却与一个乞丐有着巨大的关系。

  从前,湖南一个小镇上的一家饭馆店主刘七为了躲避债主而流落他乡,以行乞为生。一天,他来到省城,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年关,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鸡鸭鱼肉都拿了一点给他。刘七看天已经黑了,而自己也早已是饥肠辘辘,便把这些肉洗了洗,加上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家大户人家的屋檐下,开始生活做饭了。

  而此时大户人间的人正在吃饭,并且也有很多宾客在场。菜上足之后,忽然外面飘来一阵浓浓的香味。主人于是问家童,还有什么美味没有端上来赶紧端上来。家童知道菜已经上完了,怎么还有佳肴?但是,当他跑到厨房看时,却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从窗外飘了进来。他打开门一看,看到一个乞丐蹲在地上,刚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准备享用自己的美味。

  家童上前,二话不说端起蒸钵就走。刘七一急,赶紧追了上来。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便拿起筷子加其蒸钵里的肉,连说好吃。不过这个客人是当地的一个富翁,在长沙城里开了一家大酒楼。于是,他问刘七的身份,最后带他回去掌勺,挂出了“腊味合蒸”的招牌,结果很多人都来品尝这道菜。腊味合蒸就此名扬天下。

  宝塔香腰

  宝塔香腰也是一道湘西名菜,又叫“玉麟香腰”,它是由七道不同的菜肴叠放而成的。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小故事。

  在很久以前,衡阳的鱼丸、黄雀肉等地方小吃,虽然风味独特,但登不了大雅之堂。在清朝末年,兵部尚书衡阳人彭玉麟虽位居高管,但他仍念念不忘家乡的小吃。一天,彭玉麟在自己的府上宴请同僚,命家厨想办法把这些家乡的小吃集中在一起。厨师知道主人的意思,经过苦心琢磨,他把这些小吃叠放在一个碗中,形状似一个宝塔,寓意是希望主人官运恒通。菜上桌后,主人和客人品尝过后连连称赞,忙问其名,彭玉麟说:“这道菜虽然是我让做的,但我未曾为这道菜想一个名字。但记得家乡有香腰一说。”于是席中有人提议,可叫“堆子香腰”,或者“宝塔香腰”。但彭玉麟的一个心腹说:“‘堆子’太俗,‘宝塔’又太现实了,既然近日是大人做东,而菜又是他属意要做的,不妨叫做“玉麟香腰”。于是众人称妙。

  自此之后,这道菜很快便传到了民间,成为人们喜爱的菜肴。

  以上只是湘菜中几个名菜的故事,换言之就是典故,这些故事增加了湘菜的文化底蕴,丰富了湘菜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增加了湘菜的迷人的魅力,湘菜正是由于这些故事才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湘菜。



第十二卷 细说中国湘菜 第九十一章 湘菜俗语

  俗语常言:“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所以湘菜要辣,辣得有味道,辣得有劲,辣的传神。湘菜即湖南菜,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而且多产辣椒,所以湖南人特别爱吃辣,并且菜也多有俗语。

  湘菜有俗语,吃菜有门道

  俗话说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