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职场谎言系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义而失去平静的生活,那么起码你要懂得尊重那些为正义而努力的人,悄悄地在内心深处站在他们一边,默默地支持他们,而不要像一些伪知识分子学习,他们满嘴时髦的词汇,但内心里早已丧尽天良——不要搭理他们,你越搭理他们,他们越跟你说虚妄的责任,猥琐的友好,害命的理性。他们表达的不仅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而且还是貌似高雅、貌似理智和貌似平等的气象,他们败坏了知识的名誉,败坏了文明的胃口。

一篇屡屡无法发表的文章(职场系列·八)

标签:杂谈

按照这群傻冒伪知识分子的说法,他们只要看着你长得像葱,他们就告诉你要甘于粉身碎骨做葱花,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一株水仙,只要你还没有开花,他们就批评你,说服你下油锅,让你向葱花学习,你要真听了他们的话,下了油锅,他们还会继续批评你——为什么你还不如一根普通的小葱香呢?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耿耿于怀——这件事表面上看与这本书的主题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是有联系的——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完全失去脑子,他们不是还有没有良心的问题,他们几乎是一群替老板说话的专家,他们的逻辑基础就是“老板是对的”,“富人是对的”;“强者是对的”,因为他们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伟大”“光荣”“正确”,而你,作为一个需要人家给你就业机会的员工,只要惹了老板不高兴,富人不高兴,强者不高兴,他们就用学术语言骂你,他们还威胁说社会进步是要有代价的,而你——作为一名领薪水的职员,你就是那部分要付出的代价,你应该为此感到无上的光荣。

在我反对他们之前,我必须要告诉你原因——我认为他们的言论在污染我们的就业环境,如果我们任由他们这样“丧尽天良”,那么我们的就业环境将被污染得乌烟瘴气,到那个时候,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不止是普通的员工,即使是管理人员,甚至是老板,都将受到负面影响。道理很简单,环境污染的结果就是提高生存成本,而职场环境的污染,受害的不仅是企业的员工,还有企业本身。(Zei8。COm电子书。整*理*提*供)

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做记者的时候,曾经采访过陕西某地一个生产磷肥的厂子,当地居民告这个厂子至少告了三年,但是每次法院判决下来都是厂子胜诉,原因是法院只能根据环保部门的检测数据做判决——而环保部门每次出据的检测报告都是不污染环境。那些做报告的人有良心吗?

那个时候我年轻,一腔热血去质疑有关人员,那些人员告诉我说,你知道磷肥场的经济效益吗?我反问他们是否知道因为开办磷肥厂,附近的居民有的患上癌症,方圆几里地的庄稼全都没有收成?西红柿是硬的,苹果切开是黑的?那些人告诉我说:环境保护不是不重要的,但是经济发展更重要,如果地方经济不能快速发展起来,要好环境有什么用?

他们的道理表面上成立,实际上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治理环境所需要的经费要比生产磷肥大得多。就像沱江被污染了,还不是因为上游的工厂上游的有关人员认为要优先发展经济?但他们根本就不去想,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是否真的可行?是否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最后经济也没有发展到哪去,而环境还被破坏了?他们为什么不想想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钱是有数的,而环境生态资源却是无价的!

我认为如今一些没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他们不负责任的一味站在老板一边,干的就是“破坏环境”的勾当——他们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险恶,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说:生存危机的加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是哪家的理论?

下面是一篇屡屡无法发表的文章——曾经有人担心过,说媒体工作者现在都已经进入小康,以后还有谁会站在穷人一边替他们说话?我这篇文章还不算是为穷人说话,只是为几个南京市民说了说话而已,就无法发表——拒绝理由好像是说,怕引起友邦惊诧。我觉得友邦倒是不至于惊诧,只不过一帮伪知识分子会不高兴。

多年前,南京媒体发了一篇简单的社会新闻,说是一个外国男人穿了一件“告诫中国人”的T恤到一家饭馆吃饭,一共有十条“告诫”,其中有“不要盯看外国人”;“不要跟外国人说HELLO、OK”;“不要说移民留学或换钱的事”;“不要问你是不是有汽车别墅或挣多少钱”;“不要跟老外讲你晚上没地方睡觉”;“不要问中国是否真的比美国好”;“不要问为何你也会用筷子”;“不用说中国饭是世界第一好吃”等等内容,有两个南京市民看不顺眼,就过去问这个外国人穿这么一件“告诫衫”是什么意思,要求他脱下衣服并且道歉。陪同这名老外的翻译,一个中国小姐于是打电话报了110,据说后来他们到了派出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老外把衣服脱下来换了一面穿上,算是以实际行动认了错。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到了北京地方媒体一报道,标题立刻成了“中国人不能被告诫吗?”,这件事情迅速“上纲上线”,成了一件关系到“中国人国民素质”的问题,一大堆人开始质疑中国人的“心胸”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宽容一点呢?老外难道说错了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更开放的心态?你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脱衣服道歉?人家爱穿什么穿什么,又不违法你管着吗?难道外国人没有言论自由吗?那些告诫有侮辱性字眼吗?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缺乏幽默?这件事情再一次暴露了中国人的狭隘自卑。

我能说什么呢?我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中国人能不能被告诫”的问题。许多文人有个毛病,无论什么事情特别喜欢“深度思考”,而且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逻辑训练,所以他们往往说话的时候不过脑子。比如他们会认为那个外国人有权利穿自己想穿的衣服,所以那两个中国人就没有权利对人家说三道四。可是他们就没有想过,所谓的权利从来是对等的,也就是说,你有权利穿这件衣服,我也有权利表达我的不喜欢。你有自由穿告诫衫,我也有同样的自由告诫你穿这件衣服过分了。就算我是一个素质低的中国人,没有文化,心胸狭隘,难道我就没有权利表达我的意见吗?我不喜欢你穿的这件衣服,我觉得你穿的这件衣服让我觉得感情受了伤害,我为什么不能说出来?率直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就叫不宽容吗?到底什么叫宽容?没有条件没有原则完全同意就叫宽容吗?宽容的意思是永远不说“不”字吗?顺便说一句,好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说美国人从来不管别人的闲事,你穿什么不会有人过问的。对不起,我刚好在前段时间看了一条新闻,是说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一个美国中学生穿了一件反战的T恤到学校上课,结果被校长勒令脱下。这名中学生坚决不干,最后校长让他做一个选择——或者脱掉衣服,或者回家。这名中学生于是就回家了,并且向当地法院提起起诉。现在还没有判决,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言归正传,还是说“告诫衫”的事情。为什么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后会成为“中国人是不是不宽容”的问题,我觉得这里有媒体的误导。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智子疑邻”,说的是一个人家房子坏了,邻居和儿子都提醒他如果不及时修理,可能不利于防盗。后来果然发生失窃,这个人就怀疑邻居是贼,而认为自己的儿子真是有先见之明。实际上,两个人都用同样的话提醒了他,但是发生事情之后,他则相信其中一个,而怀疑另一个。因为其中一个是自己的儿子,而另一个是邻居,不算是亲人。“告诫衫”这件事情也是一样,如果客观公正地说,无论如何那个老外穿这样的衣服不能说是友善的吧?至少不算礼貌吧?而中国人提醒在公共场所的老外穿这样的衣服不合适,也没有违反法律,毕竟世界各国都没有法律规定说不能当面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咱中国人也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就是过去提提意见,这也不算违法吧?但是如果按照“智子疑邻”的规则,假如你把“老外”当做自己的“智子”,那么提醒老外的中国人当然算做“疑邻”了,“智子”有幽默感,有权利穿任何衣服,而“疑邻”则可笑心胸狭隘。如果哪一天,“智子”和“疑邻”换了一下位置,咱中国人穿了什么衣服让外国人觉得不妥,你看着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