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修入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字,说得何等明显。
  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比喻,是告诉我们用功下手的方法。即是说,我们的真心是个主,他本是不动的,动的是客,即是妄想。妄想犹如灰尘,灰尘很微细,它在飞腾之时,要在太阳照入户牖时,或空隙之中,才看得见。即是说,我们心中的妄想,在平常的动念中并不知道,一到清静修行静坐用功的当中,才知道许多的杂念在不断地起伏。在这妄念沸腾的当中,如果你功夫不得力,那就作不得主,故不得悟道,流浪生死海中,今生姓张,再生又姓李,如客人投宿旅店一样,经常要换地方。但我们的真心,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去不来不生不灭地常住不动,故为主人。这个主人,好比虚空尘土飞出,虚空总是寂然不动。又如旅店里的主人,他老住在店中,不到其他地方去的。
  在名相上讲,尘者尘沙,是烦恼之一,要到菩萨的地位,才能断得了;妄者妄惑,惑有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见惑由五钝使而来,修行的人先要把见惑断尽,才能证入须陀洹果。但这步功夫非常地难,断除见惑,如断四十里的逆流。可见我们用功的,是要有甚深的力量。思惑断尽,才能证到阿罗汉果。这种用功是渐次的,我们现在只借一句话头,灵灵不昧,了了常知,什么见惑思惑,一刀两断,好似青天不挂片云,清旸升天,即是自性的光明透露。这位尊者,悟了这个道理,认识了本有的主人。你我今天用功第二步,要把客尘认识清楚,客尘是动的,主人是不动的。如不认清,则功夫无处下手,依旧在打混,空过光阴,希望大家留心参看。

种下成佛正因(次七第四日开示,3月4日)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地来参加,种下这一成佛的正因,可说是稀有难得。
  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地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清闲自在的时刻,真是苦不堪言。但是这种人,偶一走到佛寺里,见此寂静庄严的梵刹,心生欢喜,或见佛菩萨形象而随口声称佛名者,或心生清静而起感慨,称赞如来吉祥而生稀有者,这都是过去生中有甚深善根,由此皆得成佛。
  因为人们平时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著的珍馐美味等,而引起感染思想。这感染思想是散乱心,是生死心,是虚妄心。今天能够在塔庙中,称一声佛号,这是觉悟心,是清净心,是成佛的菩提种子。佛者,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觉者,觉而不迷,自性清静,即是有觉悟心。我们今天不为名利而来,也是觉悟力的作用。但是有许多恐是闻其打禅七之名而不知其打禅七之义,以一种稀奇心而来看热闹的,这不是上上心。现在既到此地,如人到了宝山,不可空手而回,须发一无上的道心,好好地坐一枝香,种一成佛的正因,将来大家成佛。
  昔日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须跋陀罗,家里贫穷孤独,无所依靠,心怀愁闷,要随佛出家。一日至世尊处,刚巧是世尊外出,诸大弟子为之观察往昔因缘,八万劫中,未种善根,乃不收留,叫他回去。此时须跋苦闷已极,行至城边,忖思业障如此深重,不如撞死为好。正要寻死,不料世尊到来,问其所以,须跋一一答之,世尊遂收为徒弟,回至其所,七日之中证阿罗汉。诸大弟子,不解其故,请问世尊,世尊曰:“你们只知八万劫中之事,八万劫外,他曾种善根,他那时亦很贫穷,采樵为活,一日在山中遇虎,无所投避,急忙爬于树上。虎见他上树,就围绕而啮树。树欲断了,他心中甚急,无人救援,忽而思惟大觉佛陀,有慈悲力,能救诸苦,乃口称‘南无佛,快来救我’。虎闻‘南无佛’声,乃远避之,未伤其命,由此种下正因佛种,今日成熟,故证果位。”诸大弟子闻此语已,心怀喜悦,叹未曾有。
  你我今天遇此胜缘,能来此坐一枝净香,则善业已超过多倍,千万勿为儿戏。若为热闹而来,那就错过机会了。

万缘放下,立地成佛(次七第五日开示,3月5日)
  深具信心的人,在这堂中当然是努力用功的。老参上座师父们功夫当然已很纯熟,但是在这纯熟之中,要知道回互用功,要穷源彻底,要事理圆融,要静动无碍,不要死坐,不要沉空守寂,贪著静境。如果贪著静境的话,不起回互之助,即是死水中鱼,无有跳龙门的希望,也就是挟冰鱼,那是无用的。
  初发心用功的,要痛念生死,要生大惭愧,把万缘通身放下,才能用功有力量,如果放不下,生死是决定不了的。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现在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不知常住真心,所以沉沦苦海。现在你我已觉悟世间上的一切都是苦恼,可以尽情放下,立地成佛。

内外加修.种植善因(次七第六日开示,3月6日)
  这次来参加打七的,以我看起来,初发心的男女们占多数,所以规矩法则都不懂,举足动步处处打人闲岔。幸常住很慈悲,成就我们的道业,诸位班首师父们,也发了无上的道心来领导,使我们可以如法修持,这是万劫难逢的机会,我们要勇猛精进,要内外加修。
  内修,即是单单的的参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或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起贪嗔痴恚种种其他念头,使真如法性得以透露;外修,即是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不要一天到晚酒肉熏天,造无边的罪业。须知佛种从缘起,恶业造得多,堕地狱是必定的;善业培得多,福利的果实自然会给你来享受。古人教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就是这个道理。你看昔琉璃大王诛杀释种的因缘,就知道了。
  近来世界人民遭难,杀劫之重,皆是果报所遭。每每劝世人要戒杀放生、吃斋念佛者,也就是要大家免遭因果轮回之报。诸位须当信奉,种植善因,成就佛果。

佛陀慈悲能令众生出离苦海(次七第七日开示,3月7日)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中,颠颠倒倒地过日子,不知佛的伟大,不思出离生死,任善恶以升沉,随业力而受报。所以世间上的人,总是作善者少,造恶者多;富贵者少,贫贱者多。六道轮回,苦楚万状,有的朝生暮死,或数年而死者,或多年而死者,都不能自己作主,故须凭佛陀的慈悲主义,才有办法。
  因佛与菩萨,有慈悲喜舍等行愿力量,能够令我们出离苦海,达到光明的彼岸。慈悲者,见一切众生有甚痛苦,以怜悯爱护之心去救度,令其离苦得乐;喜舍者,见一切众生做一切功德,或发一念好心,都要随喜赞叹,对一切众生有所需求者,都要随其所需而施与之。世尊在因地修行时,总是行的舍头脑骨髓的菩萨道。所以他老人家曾说:“三千大干世界,无有一芥子许地,不是我舍身埋骨的地方。”
  今天诸位要努力把话头看住,不要把光阴空过了。

修证一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解七开示,3月8日)
  恭喜诸位两个禅七圆满,功德已毕,马上就要解七,要与诸位庆贺了。以古人来说,本没有什么结七解七,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现在你们悟了未悟,我们总依规矩而做。
  在这半月中,诸位不分昼夜,而目的是为开悟,是为佛门中培植人才,如果是打混把光阴空过,那是辜负了这段时光。今天常住上的大和尚与各位班首师父,依古人规则,来考察你们的功夫,希望不要乱说,只要真实将自己的功夫见地,当众答一句,相当者常住为你们证明。
  古人说:“修行三大劫,悟在刹那间。”功夫得力,一弹指顷,就悟过来了。昔者琅琊觉禅师,有一女弟子亲近他参禅,琅琊禅师叫她参“随他去”。这女子依而行之不退,一日家中起火,其女曰:“随他去。”又一次她的儿子掉在水中,旁人叫她,她曰:“随他去。”万缘放下,依教行之。又一日,在家中炸油条,其夫在烧火,她将面条向锅中一抛,炸声一响,当下悟道,即将油锅向地下一倒,拍手而笑。其夫以为疯了,骂曰:“你如此作甚么,不是疯了吗?”曰:“随他去。”即往觉禅师处求证,觉禅师为之证明,已成圣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