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第十四节
时间能改变一切。
谢磊和张捷的生活像日历一样滑过,宁静而平淡。谢磊干刑侦工作,早晚没个准,还常常出差。张捷在局机关搞内勤,按时上下班,家务全落在张捷一人身上。
一年以后,儿子呱呱落地,谢磊为儿子取名为谢小名。有了儿子,日子就忙碌多了。谢磊一下班就往家赶,还专门买了一个DV,将儿子生活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待儿子长大时放给他看,那是很有纪念意义的。童年是人回忆最多的一个时期,童年的记忆总是深刻的。有时,他也会想起一个叫王大名的人,可是儿子的哭声很快将他又拉回现实。慢慢地,生活的琐事让他淡忘了王大名。
有了张捷的照应,谢磊的工作很顺利,案件一个接一个的破。二十九岁那年,谢磊成为刑侦大队主持工作的副大队长。同事们见了张捷都会夸他眼光好,回到家,张捷料理家务的劲头更大了。再苦几年,只要谢磊坐到局长的位置上,她就不用卖命地干了。和母亲说着说着,张捷就是一阵开心的笑。母亲说,这是你前世修来的福啊。
看着身边的同事们为了丈夫在外包二奶、玩小姐,哭得那个惨呀,闹得那个劲啊,真让人惨不忍睹。情人方面,不夸张地说,张捷对谢磊一百个放心。英俊的谢磊,怎么看怎么让人爱,说句实话吧,谢磊一进学样的大门,张捷就喜欢上了他。有一次还偷偷把谢磊的相片拿给闺中密友看,密友看了之后说好啊好啊,可是人家会不会看上你呢?这话才没说几天,谢磊就约了她去看电影。密友说,你有福气。现在看看,这句话真有先见之明。要不是密友长得太漂亮了,非把她拉来做伴娘不可。
看着她和谢磊成双成对出现在不同场合,亲戚同事们都夸她。她表面上说哪里哪里,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和谢磊在一起真得能体验到做女人的幸福吗?笑过之后,张捷心还是有一点不好受。
托尔斯泰有一句经典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张捷的难受不是说谢磊一整天就是忙工作,回家就上网看电视,不帮她做家务,如果真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她反而不喜欢——男人就是在外边干事业的嘛。
困扰她的是性。
在谢磊之前,张捷不是没有谈过男朋友,不敢说有性经验吧,但还是有那么几次,可和谢磊却来的不那么强烈。以前的男朋友,没有开始之前,就会有惹火的眼神过来,射得她心里直跳腾,身子压过来时,就能感受到气息是多么的火辣。谢磊没有,谈恋爱时也没有过,只是象征性地吻一下。每次张捷想把自己交给他时,谢磊就停止不前了,搞得张捷还为自己的主动不好意思。张捷不但没对谢磊有想法,反而觉得谢磊在心中的形象更高大了,最起码能看出谢磊和前任男朋友是不在一个道德水平线上的。
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用自己的衣服把一个受冻的女子裹在怀里,整整坐了一夜,没有越雷池一步——“坐怀不乱”,这让张捷赞许不已。虽然现在生活作风正派的人在这个社会少见了,但还是有的,谢磊不就是一个例子嘛。
真的是吗?
到婚床上,在老婆赤裸的身体面前还保持一副作风正派的架势,就不能不让人吃惊了。每次都是她急急地等着他的到来,而等待她的是没有粗粗喘气的平静,好像是在众人面前观摩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一样的安静。没有敏感处的触摸,久了,她顾不得矜持,她去摸他,然后再。谢磊兴奋了,就直奔主题,三两分钟便结束。她这边才刚刚有点知觉,那边就倒下了。和前任男朋友的排山倒海的感受在谢磊身上一次也没有体验过。
结婚以来的性生活次数,掰着手就能算过来。性在婚姻里不占主导位置,张捷也不是需求很旺盛的人,但生活就此少了些色彩,用个通俗的比喻来说,就如炒菜不放盐一样,让人没滋没味。为了性而离婚的家庭屡见不鲜,张捷当然不会。任何家庭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再说了,为性而离的,多是一方有生理缺陷,她不相信谢磊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他是有性的需求的。有一次她看见谢磊在,她想问题出在她。母亲说过,一个聪明的女人,要学会用心留住男人,家才会长久,对一个成功的男人更是如此。
如何把男人的心留住?性上不行,就来点别的吧,有了孩子就会栓住他的心。
可每一次,他都会用安全套。她多了个心眼,在安全套扎了一个眼,不到三次,张捷就有反应了。谢磊不想过早要孩子,可张捷说,早要晚要都得要,再说妈身体还好,还能帮我们带,万一打掉的是儿子不就可惜了吗?说到儿子,谢磊就动心了。
生了儿子,张捷照料谢磊的生活更细心、更周到了。谢磊只要在家,他的内衣裤每天都能换上新的,饭菜也从来都是一天一个样,家里还一尘不染。儿子长得白白胖胖的,人见人爱。谢磊一进家门,热饭立即端上桌。吃过晚饭,谢磊把嘴一抹,逗逗儿子,就是儿子尿了,也是张捷从厨房赶出来换尿布。
这些家务活张捷从来不让谢磊做。儿了睡了,谢磊就看一会儿电视,看着看着就睡了。张捷洗完衣服出来,就会从卧室拿出被子蹑手蹑脚给谢磊轻轻盖上,然后静静地回到卧室,把闹钟调到做早饭的点上。等谢磊吃过早饭,再管儿子吃,忙完一切,上班的点也到了,把儿子送母亲哪儿,再去单位。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
十年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不算短,也不长,在谢磊即将要完完全全忘记一个叫王大名的人时,王大名出现了。童年经常扮演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又一次显现,而且成为了现实,不同的是角色变了,位置颠了个。
谢磊平静的生活因为王大名的重新出现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第二章 第一节
王大名第一次从监狱大门走出来,获得的新生感特别强烈,他感到自由就像空气一样珍贵。
监狱里思念最多的是母亲和谢磊。要不了多久,就能见到母亲,再慢慢告诉她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求得她原凉,再不行就向她跪下,对天发誓要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干事。至于谢磊,那就以后吧。谢磊父亲拿给他的那条玉溪烟一直没拆封,待谢磊大学毕业了,他发达了,再拿着烟去找那小子,问问他还被人打不?还问问他大学里的生活,一定要让他源源本本地告诉他,他太想听了。最后问问这小子,信咋不回呢?他一定不好意思解释。没关系,那就和女朋友来个接吻。谢磊的父亲得知情况后也一定会十分感动,那就上盘大饼吧,好久没吃了。
衣服旧了一点,但洗得很干净,一点也不像在外头受到委屈。他整得越轻松,他的事母亲就会越淡。
飞快回到家。一年多的时间,早已物是人非。
母亲是在他出事的那个下午,得到消息后心脏病突发,走了。他呆呆傻傻地跪在母亲的遗像前,三天三夜,谁拉也不起来。
家空空荡荡,什么都没了,只有父亲。父亲沉默地坐着,这个仅比自己大十九岁的男人,烟一支接着一支的抽,最后他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打击对他太大了,比坐牢还大。这个世界上他最对不起的人是母亲哪!他有些挺不住了,一个人关在屋里,不吃不喝,谁叫都不开,又是三天三夜,仿佛死了一般。母亲对他的好以及那些生活的片断,一次又一次地滑入他脑海,好像放电影。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往哪走?
在家里,他一句话也没和父亲说,他有点责怪父亲。母亲的死,起因是他,结果是父亲。他在,不会是这样的结局,绝对不会。
家庭的不和,他早就觉察,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他曾经对母亲说过:不行就离呗,没了他,还有我呢。现在母亲一样也没有得到。他想哭,可泪早就干了。
他和父亲很冷,从小就一直这样的冷。
童年记忆最深的就是父亲的打。一生中,他没有和父亲长谈过一次,对父亲的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字眼上。母亲从小很娇惯他,只要他想干什么,就能干成,没有他干不了的。让母亲办的事,要是不同意,就以不吃饭来要挟,最终他要求的事母亲全办了。从小到大只要他想办的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办。从这一点来说,他的性格不能不说有母亲娇惯的因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