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龙门会馆,留给自己的最深印象,也就是和王师长的那一点说是风流却不是风流,而是正常的生理需求的那点事情。其它的真的没有什么。此刻看着从眼前飘过的一棵棵树木,周金丰先前又浮现了周浩洋那壮实的躯体和有些色色的微笑。他的心里有一种期盼,这种期盼不光是想念,还有这周浩洋能够帮助自己洗刷冤区的渴望。
第二十一章 03 集中营和周浩洋
息烽集中营,就是军统为之自豪的大学,那是一个一听到名字就会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亡也没什么可怕,不过是一个子弹一刀割去脖子,有的时候你只是惊慌哪一个瞬间,就不再有任何的感觉。只要你在短时间内有自己的信仰和意志,你就可以英勇就义流芳千古或者遗臭万年。
息烽集中营绝对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都知道一下子了解痛快,那不就显示不出息烽的残酷了吗,一般的人提起息烽都会感到脊梁骨冒凉风。是这样的,反动派习惯了用尽唷企鹅的残酷手法来把活生生的人慢慢的折磨致死。似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扭曲的心才会得到一种相当快乐的满足,真是令人发指。
息烽集中营,这个处于深山峻谷中的人间炼狱,被囚禁的人都被折磨的精神失常,浮肿夜盲,记忆力衰退乃至残废,最后免不了一死,被送到这里的人都是他们说的属于案情严重,判三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的,以及还有一种叫做不定期的也就是长期无休止关押的仁人志士。当然只里面不定期的最多,几乎占了一半以上。
在望龙门会馆的时候王兆槐就说过,望龙门的修养人是以日来计算自己的囚禁时间的,属于短期所以叫小学。白公馆的修养人士已越来计算囚禁时间的所以叫中学,而息烽集中营是以年来计算囚禁时间的所以才叫大学。所以,和周金丰一切坐在车上的人,都很消沉,望龙门的经历已经让他们感到了恐怖,想一想息烽集中营,他们怎能不绝望。
仔细想一想,人的一生能够有多少个“年”,许许多多的人竟被万恶的反动派长年累月的剥夺了自由生存的权利,不仅仅是剥夺,还要忍受着非人的酷刑,和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屠杀,大批的集体屠杀,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仔细想一想那个年代存活下来的人,已经被他们折磨过的英雄烈士,就不免得要发出一声感慨。
凡是被送来息烽集中营的人,都首先要把自己随身的现款,首饰手表钢笔以及书信等自己交出;然后再进行严密的搜身,搜出问题先记着进去后一起算账。这道程序过去后,就要给你编一个号码,因为在这里你不需要有名字,只要记住自己的号码就可以。如违反了这个规定,直呼姓名或者相互打听对方的案情,那将受到追加的处分。
先进来集中营的人,不准向后进来的人说这里的情况,当然后进来的人也不允许说外面的情况,隔绝一切消息的传递是这里的霸王条款。如果你侥幸获得了释放,那更是要检查搜身的,穿的棉衣外衣要脱下,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的进行捏摸,若发现有信件地址之类的碎纸片藏匿,那就立刻在关押回去,还要加重你的监禁时间或者直接枪决。
进入息烽集中营的修养人,终日的劳动和审讯,所吃的饭水分很大,煮的又不烂沙石和椑子极多,饭的颜色又黑又黄,被称作黄金饭和蛋炒饭,你要是有胃病的话吃了以后根本消化不了。饭是如此菜更不用说了,白水煮老白菜每人一瓢,贵州这地方缺盐,物以稀为贵,规定是每人每天二钱五的盐,早已经被贪污掉了,这样的伙食没有盐,长此下去,没有人不生病的,虽然这里有医官每天巡诊,那也只是形式而已。
集中营里的修养人所穿的衣服全是破乱不堪的,那是因为被捕以后,不准与外界联系,就不可能获得自己的衣物,只有随身穿的一套衣服,冬天了会发给棉衣,所谓的棉衣就是军统局每年发给军统分子新棉衣后收回来的旧棉衣,就是这些脏烂破臭的棉衣,每个修养人也只发一件,被监禁的年头长了,这些面已经过审讯的抽打和自然的磨损,已经是捉襟见肘,棉花硬撑了铁板板,别说是御寒就是穿着都露东露西的。
息烽集中营既然是有名的大学,他的警卫方面自然是相当的严格。大围墙外碉堡林立,二道围墙是武装站岗,各斋房还各有一道围墙,门口的守卫虎视眈眈,斋房的内外还有混杂在其中的便衣和看守以及管理员日夜的巡逻不停。周浩洋曾经在给周金丰讲述他们的警卫的时候这样说过。“他们这些人住在大圈圈内的小圈圈里,小圈圈之内又有黄金圈,(黄金圈就是土围墙)。黄金圈里又有黄金屋,还有人保护,不愁吃不愁穿的,简直就是我给他们营造的世外桃源。”当初周金丰还真是很佩服周浩洋的仁慈,因为他并不知道里面的实际情况。
周浩洋有三大爱好。第一喜欢钱,第二喜欢风流,第三喜欢杀人,这是他骨子里的东西,从表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表面上的周浩洋,笑呵呵的看上去像个笑面虎,白净的皮肤中等的身材稍微有些发福,被一审军装包裹着,显得人模人样的很有魅力,这就是他留给周金丰的好印象,当然他留给周金丰的印象里还有他强壮的生理机能。
周浩洋接手息烽集中营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暴敛钱财,不过他知道自己不是多大的官,上面还有人管着他,不过这不耽误他敛财,只需要变换一个名字和手法而已,这些多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他的办法很是冠冕堂皇,他用的名字叫狱政改革。先把一些有名望的任何知识分子集合起来,迫使他们参加讨论所谓新的狱政办法。
办法也很简单,成立生产机构,把一些修养人从斋房里提出来工作,叫做工作修养人发个极少的津贴,与监狱里的职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尽量的剥削修养人,以填饱自己的腰包。他把这些修养人成立了十三个生产单位,每个单位5…10人不等,这些人的劳动所得完全不计入集中营的收支里面,也就是说这些人在为他一个人干活。
这些人主要从事的生产有以下内容。第一:复活工厂,周浩洋的集中营没有铅印,石印,雕刻,糕点,缝纫,草鞋,布鞋,卷烟等八个生产单位统称复活工厂。修养人充当生产工人,每个人必须参加一种或者数种的劳动,计件给以极少的报酬美其名曰“赏与金”这种赏与金少到什么程度。少到全月最高的赏与金只能买点肥皂草纸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可是复活工厂的利润确实很丰厚,尤其是铅印和卷烟,畅销贵阳重庆的“四一牌”香烟就是息烽集中营复活工厂的产品。
第二,商业:开设了“正宜商店”和“四一合作社”两个商店。这一商店对外,位于阳 坝的正街,铺面是三大间的楼房,那是杨 坝之最,派人从重庆贵阳等地运来日用百货布匹,以及官家的盐巴,再以高价卖给当地的居民,收的是通用的货币。“四一合作社”对内建在集中营的里面,除了销售百货外,还有糕点烟酒冷菜等食品,主要是针对修养人和工作修养人,收的是集中营的代用。
第三,煤矿厂和农场:地理所在,集中营附近有一个可以开采的小煤矿,组织人力挖煤自用,节省了购买的开支,但是这煤矿不能弄大,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够自用即可。同时修建炭密四五个。秋季的时候派人四处砍筏青网树,烧成网炭,到了严寒的时候,运送到贵阳待价而沽。在山谷开辟农场种植蔬菜,饲养鸡鸭鹅猪数百,少部分自用,其它的同样在贵阳重庆出售。
第四,汽车运输:和现在一样,周浩洋经济来源最大最主要的一部分还是来自汽车运输。这部分由他的两姨小舅子郑积文来掌管。息烽集中营的大卡车,有一部分是以押送“修养人的名义想军统局请求后援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拦截过往的货车进行非法检查后,以各种名义扣押使用的。经常有四部大卡车在外日夜的运行,初代运走私货物收取高额运费外,多半是自运生猪,菜油,粮食大大城市销售。
这些生猪,菜油,粮食的来源,是由周浩洋特别指定的警卫特务,到四乡向农民平价收购的。愿意卖的,自行送到集中营来,不愿意卖的,到了夜间派上他三个彪形大汉持枪逼购,不卖也得卖。四乡的农民被搜刮得一贫如洗,食无粮,灯无油,圈无猪,真是怒声载道,无可奈何。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装鬼,可谓是想